郭格秀
一、教材分析
代數式是蘇科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的內容,本章主要包含字母表示數、代數式、代數式的值、合并同類項、去括號、整式加減及教學活動——月歷中的數學。通過代數式表達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體會模型的思想,建立符號意識,以利于學生逐步理解符號的使用是數學表達和數學思考的重要形式。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雖然在小學已經接觸過簡單的代數式。但是對它的認識比較膚淺,并且用字母表示數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所以,要提高學生對字母表示數的價值的理解,讓學生在探索規律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價值,感悟“從具體到一般”的數學思考策略,逐步獲得函數的感性認識。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進一步理解本章節的相關概念,熟練掌握合并同類項的法則和去括號法則
2.能分析簡單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不斷感悟數學模型的價值,感悟函數的數學思想
重點:代數式、整式的概念及其加減運算。
難點:代數式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四、教學過程
1.用字母表示數的簡單問題
(1)a kg大米售價P元,則6 kg大米的售價為 元。
(2)長是寬的3/2倍,長是a cm的長方形周長是 cm。
(3)拿100元錢去買鋼筆,買了單價為10元的鋼筆n支,則剩下的錢為 元。
設計意圖:運用生活中的實例引入課題,使學生感悟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生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欲望。
2.概念復習與運用
(1)下列代數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單項式?哪些是多項式?
①πr2 ②■ ③■ ④■ ⑤-2xyz ⑥a ⑦2ab+■πa2 ⑧0
單項式集合:{ …}
多項式集合:{ …}
整式集合:{ …}
設計意圖:通過此練習深入了解單項式與多項式的概念,了解整式與代數式的區別,還能讓學生學會觀察、辨析,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填空:多項式-3x2y+2x2-1是一個 次 項式,其中次數最高項是 ;二次項系數是 ;其中常數項是 。
設計意圖:復習了單項式的系數、次數,進一步了解多項式是由幾個單項式的和組成的,同時復習鞏固多項式的次數及名稱,常數項等概念。
(3)選擇:下列整式中,不是同類項的是( )
A.5m2n與-m2n B.a4b與ab4
C.xyz與7zyx D.-4x2y與x2y
(4)如果2x3yn+1與-3xm-1y2是同類項,則m= ,n= 。
設計意圖:進一步掌握同類項的概念及學會辨析和應用,讓學生感受仔細觀察的重要性,同時考查學生整體思想的應用。
(5)觀察一個運算程序,若輸入x=5,則輸出結果是 。
設計意圖:針對常見考題,利用程序求代數式的值,當代數式的值不滿足條件時,則應把結果看成新的數據重新輸入計算。
(6)已知a-b=3,則3a-3b+2= 。
設計意圖:求代數式的值時除了嚴格按照“代入”“計算”兩步的方法外,還要注意選擇整體代入,滲透“整體”的數學思想方法。
3.綜合應用
(1)植樹節,小明種植的棵數是小紅的3倍,小芳種植的棵數比小紅少10棵,設小紅種植的棵數為x棵,問他們一共種植了多少棵樹?
設計意圖:先進行較簡單的應用訓練,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變式訓練:某班分男女生進行植樹,去年男生種植的棵數是女生種植棵數的2倍,今年男生種植的棵數減少了10%,女生種植的棵數增加了20%,問今年種植的棵數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設計意圖:進一步培養學生讀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利用作差法比較代數式的大小,滲透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
(2)某城市自來水收費實現階梯水價,收費標準如下表:
設計意圖:意在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尋找用水量和水費之間的關系,滲透數學的分類思想。
五、課后反思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在的數學課堂應關注學生數學方法的獲得和知識結構的建立。數學復習課的教學,教師不應只是直接提供條條框框的知識結構,或做幾道習題,而應通過有啟發性、目的性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去發現知識,去解決問題,學會說明解決問題的依據,從而建構知識系統,在解決問題中體驗應用的過程,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的意義,發展應用數學的意識,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愿望與信心。
本節是代數式的復習課,教學設計主要分兩個環節,環節一:通過簡單的問題情境回顧實際問題中用代數式表示的知識,滲透學生的符號意識。環節二:概念復習與應用。培養學生觀察辨析的能力,滲透分類等數學思想。環節一中利用一道學生熟悉的求面積、周長的問題,設計問題串,引導學生回憶、思考,復習了代數式中有關的單項式、多項式、整式、系數、次數、同類項、合并同類項等概念。概念的復習不是教師直接灌輸給學生的,而是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解決而獲得的,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這環節設計的亮點:(1)利用一道數學題把學生已學過的、分散的知識點串成一條線,讓學生更系統地理解所學過的概念。(2)典型的復習題型,能結合中考要求,使復習課達到真正的目的,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既復習了相關概念,又掌握了解題方法。(3)本人平時在批改作業時比較注重收集學生的典型錯誤,在復習課上通過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引起重視,對習慣不好或基礎較差的學生有很大的幫助。環節二中,注重層次教學,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較好的發展,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讓學困生吃得了,優等生吃得飽,我在應用中設計了變式訓練題。應用1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有能力去解決,應用2讓優等生吃得飽。注重解題方法的滲透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利用列表的方法把復雜的數量關系簡單化,使學生通過表格很清晰地知道數量與數量間的關系,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養成分析問題的能力。數學教學的過程是思維過程不斷展開的過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及時追問:“這個有哪些量?”“你是根據哪句話得到的”“這些量如何表示?”從而在訓練學生雙基的同時,達到培養學生能力、訓練學生思維、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的目的。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小河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