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蘭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教學成為初中課堂的必然發展趨勢。針對初中語文,探討了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旨在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與時俱進,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的出現為初中語文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拓寬了語文教學的空間,有效地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的生動性。多媒體的現代化技術能提供多種學習方式和進度,以做到因材施教,實現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創造課堂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中,授課方式主要為黑板加粉筆及教師的口頭講述,缺乏新穎性,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初中生年齡較小,好奇心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其興趣是十分必要的。多媒體教學通過聲音、動畫、圖片將語文內容呈現在學生眼前,營造聲聞并茂的活躍課堂,能有效地調動其感官,激發其濃厚的興趣。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現今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查閱和收集大量的相關資料,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直觀地展示,巧設開放性問題,進而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其創新能力。如,在學習《魯濱遜漂流記》時,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展現荒島的環境,提出“如果自己在此島上該如何生活”,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談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三、加強理解,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語文中包含著豐富的教學內容,同時由于里面增添了大量的詩歌和文言文,導致學生在學習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在傳統的教學中,板書占據了大量的課時,多媒體有著強大的信息容量,能夠有效地加快信息傳播和接收的速度,同時提前做好課件能節省課時,提高效率。特別是針對文言文,由于其發生的時間較為久遠,理解難度較大,如,在學習《唐雎不辱使命》時,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視頻短片,幫助學生理解當時的情形,降低學習的難度。
四、優化教學模式,營造和諧課堂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地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實質。在多媒體教學中,文本、音樂、圖像的應用能有機地將教師和學生結合起來,營造互動和諧的課堂氛圍。如,學習《蘇州園林》時,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引導學生進行園林景致的欣賞,實現多媒體、教師、學生間的三者互動,進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其整體語文素養。
多媒體教學通過將文字和形象有機的結合統一,使初中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遵循多媒體的特點,合理加以利用,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以發揮其優勢的最大化,使教學達到優勢互補、相得益彰的最終目的。
(作者單位 青海省大通二中)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