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勝廣
摘 要:以“基礎知識”與“思維能力”兩個大的方面為切入點,并結合部分湖南卷高考真題,就高中生語文高考的備考過程提出了一些認識與看法。
關鍵詞:湖南語文高考;備考建議;基礎知識
語文學科知識具有較強的深度與廣度,這就使無數莘莘學子在語文高考前感到彷徨無措,促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復習規律與備考技巧,從而為他們語文高考中的更好發揮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與儲備
一個人的語文知識儲備是其自身語文文化修養及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更是影響其思維能力、認識水平以及思考深度的關鍵性元素。高考作為一場以衡量高中生學業成績與實際水平為主的考試,相對于難度較大的拔高性題目,其更側重于學生語文學科基礎知識的考查與考核。例如,2013年湖南卷的第10小題: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目。(8分)
釣船歸
賀鑄
綠凈春深好染衣。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
1.“鱖魚肥”三字讓人聯想起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句。(1分)
再如,接下來的第12小題:古詩文默寫。(8分)
(1)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詩經·氓》)
(2) ,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賈誼《過秦論》)
(3) ,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2014年湖南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在其命題指導思想中明確指出“命題側重于考查考生的語文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和語文應用能力,以及基本的審美、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這都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高考備考階段應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與儲備。
鑒于這種情況,我個人認為,高三學生在高考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與儲備工作:首先,學生應以《語文考試大綱》及《2014年湖南高考語文考試說明》為主要理論依據,率先對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所要扎實掌握的字音字形、文言知識、鑒賞知識等基礎內容進行摸底,在形成大致了解的情況下初步構建起一個較為完整的基礎知識框架與體系;其次,便要根據自身的學習基礎、學習速度等實際情況制訂科學而合理的積累計劃,切忌心浮氣躁、存在“一口吃個胖子”的錯誤心理,而應當將計劃落實到每月、每周、每日的具體復習安排與計劃之中,這樣才能保證在穩步前進的基礎上實現語文基礎知識質的飛躍;最后,學生自身應當建立嚴格的監督措施,以此督促自己能將很好地完成既定的復習與積累任務。
二、注重自身思維能力的訓練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的獨立閱讀水平與鑒賞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能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能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理解結構復雜、含義豐富的語句,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能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
湖南語文高考試卷就新課標對學生的這一要求體現得淋漓盡致:如,2011年湖南卷的第15小題和第17小題:
15.簡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寫云雀的原因。(4分)
答: 。
17.談談文中畫波浪線句子運用第二人稱的好處。(4分)
答: 。
再如,2012年湖南卷的第20小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1)請為上述消息擬一個標題并闡述理由。(6分)
(2)根據上述消息,自選角度,寫一段新聞短評。(6分)
上述題目都需要考生在對文章形成足夠認識與深刻理解的同時,真正深入到文學作品之中,去探究作者背后的創作思路以及精神情感,并結合自身嚴謹的思維以及科學合理的言語組織,對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
為此,我給高中生語文備考的建議為:在日常的閱讀訓練過程中,不能僅僅只核對答案是否正確、自己又能得多少分;而應當在結合題目參考答案的基礎之上,嘗試對自己的答案進行認真且科學的評價與分析,例如,答案是否完整、全面,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與認識是否到位,是否存在著一定的出入與偏差……長此以往,相信必定能在學生反復的自我訓練與練習中,著重提高其自身全面理解文章主旨、正確審題、嚴謹作答的水平與能力,真正促進其思維品質的極大提高與發展。
以上謹為我個人關于2014年湖南語文高考備考建議的粗淺認識與看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良好效果,同時也希望廣大高三學生能勇于拼搏、奮力攀登,爭取在2014年的高考中贏取最終的輝煌與成功。
(作者單位 湖南省華容縣懷鄉中學)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