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晶晶
摘 要:中國古詩詞以其精湛的語言、深邃的意境、優美的韻律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燦爛的明星。古詩的誦讀教學活動如果充分憑借傳統文化古韻對孩子進行情感人格培養,既能讓幼兒在品味詩的優美意境中熏陶情懷,啟迪智慧,又能培養幼兒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豪邁開闊的胸襟。
關鍵詞:古典詩歌;人格情感;教學策略
幼兒時期是記憶的黃金時期,古詩有其篇幅短小、工于音韻、句式工整的特點,讀起來朗朗上口,而這個時期閱讀和背誦的東西,真正會刻進腦子里,內化為自己的智慧財富。
一、選擇適宜的誦讀教材,興趣導入,潛移默化,引發幼兒情
感美
1.選擇適宜的、藝術性和情感性較強的為誦讀教材,讓幼兒充分感受古詩的優美音韻、美妙意境
古典詩歌博大精深,歷來受多少文人詩人贊美,有四季中特有的景物景色的詩篇。如,以季節性的古詩為例,春天的《春曉》《詠柳》;秋天的《靜夜思》《秋登宣城謝朓北樓》等。如果借以這些最直觀形象的古詩句巧妙地讓每個幼兒通過學習誦讀,無形中加深對景物的印象,保持了教學的連貫性,還保持了系統性。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從幼兒的實際領悟能力入手,在實施主題教育的過程中選擇與之相關的一些內容,配合教育,如冬季時,梅花開放了,我們和家長一起帶領幼兒去參觀梅花,在認識梅花的外形特征和了解梅花的品性后,學習并誦讀古詩《梅花》,再畫梅花,使幼兒對冬天特有的景物有深刻的印象。
2.選擇與幼兒生活貼近的古詩誦讀教材,讓幼兒易懂、感興趣
與幼兒生活接近的古詩,幼兒誦讀起來易懂、感興趣。如,駱賓王的《詠鵝》,雪白可愛的大白鵝是小朋友們最熟知喜愛的,了解它的外形特征,熟悉它喜好在湖水中嬉水的習性景態。因而理解起來比較容易,詩句也就自然而然地印在腦海里。
二、多樣化的活動模式進行誦讀,激發幼兒誦讀興趣,陶冶幼兒人格情操
1.在自然環境中誦讀古詩
幼兒的生活環境對幼兒的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為此,我靈活利用周圍環境來學習并誦讀古詩,當春天柳樹垂掛時節,和幼兒一起觀察并談談柳枝、柳葉的一些新變化,學習賀知章的《詠柳》:“垂掛的柳枝就像古時候美女垂掛的千萬條精美的絲帶,”我并啟發道,“小朋友們,你可知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的嗎?就是那鋒利如剪刀的二月春風啊!”然后教幼兒朗誦古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接著進行解釋,這樣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情緒下誦讀了古詩。
2.利用電教化手段,誦讀古詩
良好的學習情境是幼兒獲取知識的前提和基礎,然而古詩中的情境、意境如果僅依靠教師語言的描述是遠遠達不到效果的,因為往往很多古詩詞是詩人在此情此景中油然而生有所感悟,并借助語言文字所表達出來抒發自己感情的作品,倘若通過電教多媒體手段,編繪重現詩人當時的情景意境,定會激發幼兒極大的學習興趣,使這種興趣維持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這種良好的學習情境正是教師所追求的。因此,我進行古詩教學時加入多媒體技術,努力通過圖、文、聲等多種功能,給幼兒以適當的感官刺激,由此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誦讀古詩的欲望。
3.進行各類誦讀展示演出,在表演中陶冶幼兒的人格情操
幼兒喜歡表演,喜歡展示自己,那么,如何將停留在字面上的東西,以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來呢?我事先根據幼兒的喜好,挑選一些篇目,準備好與朗讀作品情調相和諧的音樂,營造音響氛圍,誘發情感體驗。幼兒在情境表演誦讀中,搖頭晃腦,閉眼陶醉吟誦的神態,活脫脫一個個小詩仙的樣兒。這對于天性好動的學生來講,會使他們特別興奮,不僅身臨其境,更是加深了他們對詩歌的理解和記憶。
4.將誦讀融入班級文化,通過誦讀接受高尚人格的熏陶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每個幼兒提供學習與表現的機會。環境創設得好可以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為了營造良好的古詩詞教學氛圍,讓幼兒生活學習在濃濃的古詩詞氛圍中,讓教室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詩的芳香,展示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在主題墻上,我特意開辟了“古色中華”專欄,和幼兒一起搜集唐詩宋詞及集美、雅、趣為一體的古詩名畫,在師生通力合作下,充滿著詩
情畫意古色古香的主題墻面,在視覺環境給人極大的賞心悅目
之感。
三、家園配合——親子誦讀
家庭是幼兒生活的重要場所,當家長支持、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時,此時的教育將會變得更為有效,因為家長對詩歌文化的認知程度決定了一定的學習效果。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資源,配合班級開展文學教育活動,對進一步拓展教育空間與氛圍,培養幼兒良好情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經常利用家園欄、聯系冊等與家長溝通,達成教育的共識,構建了家庭學習共同體。
孩子們是未來的希望,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有責任讓傳統文學精華世代傳承,讓綿綿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具有生生不息接納世界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袁行霈.新編千家詩[M].中華書局,1999-05.
[2]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臨海市機關幼兒園大洋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