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蓉
摘 要:“小學階段背誦古今優秀詩文16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這些都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的,足見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因此,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的任務。那么,怎么指導孩子們課外閱讀,并進行閱讀評價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合理選擇;興趣;課外閱讀
一、興趣引入殿堂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因此,教師首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兒童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
1.質疑激趣,點燃閱讀熱情
孩子們對有所興趣的事總是有無限的探索欲望。小學生對小動物、植物大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常會奇思妙想地向老師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螞蟻為什么不會迷路?水仙為什么只喝水也能開花?……每當這時,我就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有關課外書,如,《植物王國》《動物之謎》等,讓學生通過閱讀來滿足自己的探究欲望,從而體會到讀課外書的樂趣。
2.師生共勉,推進閱讀動力
不管哪個學段,老師積極參與很重要,這是學生快樂閱讀的動力。課外時間我經常和孩子們一起讀書,一起誦讀古詩和名著,這對孩子是一種無聲的教育。老師閱讀時所流露出來的熱情、趣味和歡樂之情,對孩子們有一種強烈的感染力,孩子在這種濃濃的讀書氛圍中,體會到老師對閱讀的重視,從而自覺地進行閱讀活動。我想教師與學生結成書友,對師生雙方的閱讀都能產生激勵和監督作用,那么有了這種濃郁的書香,引領學生踏上與書為友的人生之路也就可能成為現實。
二、合理選擇書籍
課外讀物浩如煙海,小學生對課外閱讀書目的選擇還處于懵懂階段,加上年齡不同,心理特點也不同,其閱讀的傾向、閱讀的興趣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因此,老師要針對學生年齡特征和教學實際,指導不同年段的學生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來閱讀。低年級的孩子識字量少,圖文并茂、情節生動、淺顯易懂、篇幅短小的繪本和童話、寓言故事很貼切他們的需求;中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推薦一些兒童文學、科普讀物等;而高年級的孩子可根據興趣愛好自主地選擇閱讀內容,從中長篇文章、人物傳記、青少年版的名著等入手。
依托教材推薦讀物,這有利于知識的遷移和語文課堂的延伸。在作業的布置上,盡量減少低效作業,增加閱讀量。例如,在學了《海上的日出》這一課后,推薦學生讀讀巴金的《海上雜記》或者是其代表作愛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
三、傳授讀書方法
所謂“得法者如魚得水,無法者如瞎子點燈”,使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就好比給了學生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面對浩瀚的課外閱讀信息,學生如何高效地汲取營養,擴大知識面,積累語言,提高寫作能力呢?這需要教師在閱讀方法上加以適當地指導。
1.摘錄批注法
“不動筆墨不讀書”,鼓勵學生多讀書、勤動筆,在閱讀時將關鍵的或特別優美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段進行圈點勾畫,以加深印象,并摘抄到筆記本上,經常翻閱,從中學到作者遣詞造句和描寫事物的方法,對自己的寫作大有益處。也可以邊讀邊思考,在特別有感觸之處,進行批注,甚至寫寫體會,這樣既能加深對原文的理解,又練了筆,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2.精讀與速讀
對閱讀材料,我們有選擇地閱讀,特別是閱讀長篇大作時,不必逐字逐句地推敲、去斟酌,只需要快速瀏覽,把握整體;讀到精彩處,則放慢速度精研細讀,認真領會。
3.讀寫相結合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與寫是相輔相成的,大量的閱讀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大量的寫作能促使學生多去閱讀。低年級可以從寫一句話開始,中高年級寫寫日記、讀后感。這樣通過長期的讀寫訓練,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編賞手抄報也是一種不錯的做法。手抄報中圖文并茂,學生不僅會愛上讀書,而且會愛讀好書。平時,我結合各種假日,特別是每單元的教學主題以及本班學生的閱讀情況,指導學生編制有主題的手抄報,并進行評選、頒獎,展示獲獎作品供學生欣賞。
四、活動持續熱情
當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激發以后,為了穩定和保持這種興趣,也為了獲取他們課外閱讀效果的反饋信息,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成果展示活動。
1.定量定性評價體制
量達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有質的飛躍。所以,在班中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可以自定考級的制度,如,閱讀5本書為閱讀一級,10本書為閱讀二級,50本書為閱讀十級,以此類推,并且與書面作業量的多少掛鉤,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光有一些定量的評價還不夠,定性的評價更為關鍵。為了激發學生邊讀邊思考,提高閱讀質量,我設計了閱讀記錄卡,以3年級為例,設有閱讀的篇目、好詞、佳句、印象最深的地方、主要內容、體會與感受等項目,根據學生上交的記錄卡的數量和質量進行評分。
2.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
如,摘錄名人名言,舉辦名人名言展;以課本劇的形式表演自己的童話、故事;舉行講故事、演講比賽;給童話添上插圖;每學期期末舉行“我喜愛的一本課外書”介紹會、評選閱讀明星等。通過領略成功的喜悅,學生充分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在活動中礪煉閱讀品質,提升閱讀品位,從而進入閱讀的良性循環。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學生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其意義也就更加深遠了。
我們可以“天高任鳥飛”地讓學生隨意挑選喜愛的書籍,“萬紫千紅總是春”地讓學生暢談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創造性的見解,“春風又綠江南岸”式地營造濃厚的氛圍。語文教育要追趕時代,就得超越課堂,去開辟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讓孩子們在青草更深處——浩瀚的書海里漫溯,才能“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涂寨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