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得慶
摘 要:按照我國對小學英語教學課程標準的基本設計思路,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多元評價主要從情感評價、課堂觀察、檔案袋評價、家長觀察、階段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六個方面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多元評價
1.情感評價。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采用激勵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可以獎勵小星星或卡通貼紙,從年齡層面上講,這些小獎勵都是小學生所喜歡的。這樣一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就會提高,且更積極主動些。同時,每一個學生之間也會形成一種相互監督、相互促進的關系,從而為期終評價提供更為真實與可靠的參考依據。
2.課堂觀察。課堂觀察是評價學生學習過程的一種方式,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直接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課堂表現。例如,觀察開展課堂分組活動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協作表現、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程度等。通過課堂觀察,教師的任務是利用這四十分鐘的時間了解學生學會了多少、哪些教學策略可促進學習效率,也可利用記錄表格的形式來調查與分析。
3.檔案袋評價。檔案袋評價的主要形式是收集學生完成質量較好的作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不定時從學生完成的作業中收集質量較好的展示給其他學生,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航者也可通過檔案袋評價來思考學生如何學習的問題,鼓勵學生努力學習、認真學習,激勵學生對自身能力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4.家長觀察。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在教育評價中也是重要主體。家長是教育活動的直接參與人,同時也作為對孩子完成教育成果的關鍵責任人。家長可以對孩子、學校或整個教育過程做出主觀的價值評判,也可為孩子對小學英語學習做出經常性的評價。
5.階段性評價。每個學期中期可對學生前半學期的學習成效進行一次總結與檢驗,總結成績和尋找問題,從而為下半學期中教師的教學安排和學生的學習計劃提供參考。因此,階段性評價也是關鍵的。其中總結與檢驗可根據學生的情感態度選擇,如,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等形式,多方面綜合評價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6.終結性評價。合理的終結性評價可引起學生適度的焦慮,對于提升學習效率是有益處的。作為檢驗學生對語言綜合運用水平的重要辦法,基于真實的評價結果可較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在終結性評價實際運作中,比較常見的形式有口語測試、聽寫考試等。
參考文獻:
馬婷娟.《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
(作者單位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李家山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