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蒙
一、指導思想
當今世界,千萬計的教師、億萬計的家長都在關注同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讓孩子考出好成績?每當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們會發現,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都很聰明,但真正學習成績優秀的卻是少數。這是為什么?其實,在孩子成績與聰明之間,還有一條重要的通道:那就是專注力。
專注力,簡單講就是“精神集中,專心一致”,就是聚精會神的學習能力,就是專心致志的做事能力。它是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活動的組織者和協調者,是學生有效學習一切知識的基礎。
專注力教育專家曹云昌認為: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不取決于他的智商,根本的區別在于他在課堂上是否專心聽講。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必須從專注力抓起!
二、.實施策略
根據專家分析,學生專注力缺失的原因主要有遺傳、垃圾食品、缺營養、沒責任、運動少、無目標、填鴨式等22種之多,其中既有先天遺傳因素,也有學生自身因素,更有我們教師教學方法不當的因素。因此,不管是家長、學生還是教師,都要端正態度,高度重視對專注力的培養。基于實際,現僅從教師層面談談對學生專注力訓練的實施策略。
(一)端正態度、思想重視、強化責任意識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學生專注力缺失對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造成的危害,端正態度,充分認識到提高學生專注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們要把責任心放在第一位,不管是什么樣的學生,在課堂上我們都是責任人,要盡職盡責,盡最大努力,讓每一個學生盡可能多的去學習知識,掌握本領,健康成長。
(二)注重課前組織,做好收心工作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學期或節假日開學的時候,同學們受假期各種活動的影響,往往不能很好地進入學習狀態。所以,在每學期開始時,都要對學生做收心工作,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另外,要注重課前組織和準備工作,保證學生在每節課的起始階段高度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為完成一節高效的課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提出要求,為學生提高專注力提供方向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方向或目標,才容易成功。因此,教師要根據專注力的外在特征,提出上課要求:如目光要追隨教師或發言者的一舉一動;有機會開口說一定要開口說;翻書、拿筆的動作要快;回答要針對所問;傾聽要全神貫注,對別人的回答有異議馬上舉手補充,做到口到、心到、手到。并在每節課最后一、兩分鐘讓學生以此為標準來評價自己這節課是否認真聽課。這些要求為學生集中注意力提供方向,使學生操作起來有章可循。
(四)依托學科教學,激發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專注
課堂教學要提高學生的專注力,最基本的還是要提高授課的吸引力,注意講課藝術,盡最大努力把課講得生動精彩。當我們講公開課時,學生幾乎沒有不注意聽的。有人說這是因為有其他老師在聽課,學生不敢分心。有這方面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公開課準備充分、老師講的精彩。學生喜歡“質量好”的課,這就要求老師要在備課上下功夫,在講課時重方法,能讓學生樂學的,就不要讓學生苦學,能在課堂上學會的,就不要放在課下。總之,課備得精,講得好,學生自然就喜歡學,何愁他們不專注。
(五)增強情感溝通,保持學生的專注力
高爾基曾經說過:“誰最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日常教學中,老師應該親近學生,“蹲”下來與學生交流溝通、拉拉家常,征詢學生的意見,尊重學生的情感、看法、自尊心等。學生被尊重,就有了被提升的感覺。否則,他(她)就會有被冷落的感覺,做小動作、搞惡作劇就成了課堂的常規項目。親其師樂其道的學生必定懷著熱情去聽課,當然專注力保持也會長久,學習效果也會突出。
(六)運用語言魅力,轉移學生的專注力
在傳遞和延續人類文化知識的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具有特殊的作用。美國心理學家艾帕爾說:“人的感情表達由三個方面組成:55%的體態,38%的聲調,7%的語氣調。”對于有聲語言而言,無聲語言無疑是對其表達信息量的重要補充。
教師要根據引起注意事物的強度規律,在教學中巧妙運用語言,適當地控制聲音,使教學語言強弱分明,調動學生的聽覺。其次,運用好教師無聲語言:目光、手勢、姿態、距離等同樣可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七)恰當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專注力
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成為培養學生專注力、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運用能夠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高專注力。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應注意信息技術運用要恰當,如果在課堂上過度依賴信息技術,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只集中在“多媒體課件”上,而不是關注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在課堂上的學習活動就得不到好的效果。
(八)激勵性評價產生不竭動力,保持學生的專注力
一節課40分鐘,如果讓學生時時保持專注力的集中,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作為老師,采取怎樣的措施來盡量保持學生專注力集中呢?就是通過激勵性課堂評價產生動力,保持學生的專注力。教師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只要評到點子上,不僅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有了了解和判斷,同時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在這種欣賞、激勵、贊美的評價形式之下,學生會產生仔細傾聽的不竭動力。
當然,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具體實施方法也不盡相同。教師要根據學生專注力的特點,根據學科內容和進程,采取適當的方法,有計劃、有目的地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專注力。培養學生的專注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時時處處注意培養,直到學生真正成為習慣為止。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開發區香江路第三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