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啟兵
【摘 要】“90”后大學生作為校園的主體,鑒于他們的思想特點有其特殊性。論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借用醫學引導式教育拓展為一種新的教育方法,引導式教育法在90后大學生學生工作中的運用,為高校的學生工作找到更適合的教育方法。
【關鍵詞】引導式教育法;90后高校學生;學生工作
引導式教育是匈牙利Peto教授在1945年為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兒童創立的一種綜合治療法。引導式教育是一種康復治療與教育相結合的體系。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活動,使運動功能障礙的兒童得到包括運動、語言、智能、社交、情感及個性等各方面的發展,以克服身體運動功能障礙及由此而引發的其他問題。也是一種加強兒童日常生活功能和融入社會能力的整體方法。
引導式教育法就是要通過一定的手段誘導出預想和設定的目標,引導受教育者學習各種技能的一種互動教育方法。科學認識和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生工作自身的客觀規律。在對學生施以教育時,從學生內在需要出發,根據學生實際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校輔導員作為開展高校學生工作主要力量,而學生工作承載著教育、管理和服務學生的重要功能。鑒于新生代90后大學生,高校輔導員運用引導式教育法到新時期的高校學生工作之中,引導學生將教育目標內化為自身成長的動力和需求,為追求進步和成長的實際行動,以實現高校學生工作的目標任務。
一、90后大學生的特點
所謂“90后”,是指出生于20世紀90年代的人,在社會的大背景下,已成為大學校園的主體。有研究表明:90后大學生現存的問題:缺乏理性思考;心理承受能力弱,耐挫力差;目標現實性,思想功利性,缺少理想信仰;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精神;缺乏責任感和責任心。“90后”大學生的優點:智商偏高、知識面廣、接受能力強。不足: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精神,缺乏理性思考,心理承受能力弱,抗挫折能力較差,依賴性較強。針對高校學生不斷變化的特點,高校學生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要因人而異。
二、引導式教育法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方法
1.榜樣引導式教育法
榜樣引導式教育法是通過宣傳榜樣使其行為去啟發、引導、激勵大學生使他們踐行社會要求的道德規范,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受教育者接受榜樣教育并不是消極、被動的接收過程,相反是一個積極、能動的過程。因此,榜樣引導式教育法要取得切實的教育效果,在運用榜樣教育的過程中,就必須根據學生的情況,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向榜樣學習,輔導員要培養受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引導學生確定自己的榜樣。
在學生工作的各個方面挖掘典型,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每個環節貫穿“榜樣教育”,并積極開展先進典型教育。例如學生干部、黨員等在學生群體中樹立榜樣,在宿舍、班級甚至到系部都能取到良好的帶頭作用。
2.網絡陣地引導式教育法
有研究表明: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作為新的信息傳播媒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新陣地,引導90后大學生弘揚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氛圍,激發同學們樹立遠大理想和目標。為了開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使高校互聯網真正成為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引導正確輿論的重要陣地,及時把90后大學生需要學習黨的有關理論知識傳輸上網,使之成為90后學生學習理論、提高政治素養的重要陣地。
3.語言引導式教育法
在新的課程理念下,已由過去教師“主導式”到今天的“師生互動式”,而在高校學生工作中,輔導員引導性語言就是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溝通交流與對話。在高校學生工作中,采用巧妙的、啟發性的語言引導,能激發學生的思想共鳴。其中,富于啟發性的語言使學生更易接受教師說教,和藹可親的語言有利于營造和諧的交流氛圍。“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針對90后大學生的新特點,高校學生工作應改變過去的一貫批評教育觀念,取而代之是以朋友的身份與其溝通交流,引導的語言要順著學生思考問題的軌跡,讓學生自己能夠幡然悔悟,引導他們自我反省。
三、引導式教育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側重于引導并內化成為一種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因此,輔導員要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感悟輔導學生。在大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輔導員發揮著重要的教育和引導作用,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學生成長旅途中的引領者。引導式教育法在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這就要求教育者必須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地引導策略和引導方式,實施正確的教育方法,以新的方式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輔導員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只有和學生真正成為知心朋友,才能深刻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活動,才能正確引導他們,才能教學相長,才能做好大學生的人生導師,才能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一)引導式教育法在學風教育方面的運用
從廣義講,包含學生的學習風氣、教師的教學風氣、學校的學術氛圍和學校機關的工作作風,從狹義講,主要指學生學習方面的風氣,包括學習態度、學習風格、學習方法等。鑒于90后大學生知識面廣、接受能力強,但實踐動手能力較弱等特點;在學生工作中,激勵學生利用現代化資源廣泛獲取知識,并鉆研更深的知識,對課堂講授內容進行舉一反三。
(二)引導式教育法在大學生德育教育的運用
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觀點、政治立場、積極情感以及道德素質等方面的教育。有研究表明:學校德育工作方法大都是傳統的“授一受”灌輸式方法,這與時代的學生特點格格不入,嚴重地阻礙了德育教育的實施和學生德育的內化,造成了德育效果欠佳、作用不明顯。有鑒于90后大學生過于自我且抗挫折能力較差,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適用性,運用引導式教育法,引導他們換位思考,并引導他們回顧歷史,把握現在,珍惜未來。
(三)引導式教育法在評先評優中的運用
為了鼓勵學生勤奮學習,督促學生遵章守紀,激勵先進,弘揚正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每一學年都會對優秀學生進行評比,并給予獎勵,并在一定范圍內弘揚優秀三好學生。而運用引導式教育法給其他同學不積極爭取優秀。
(四)引導式教育法在與學生談話中運用
談話是一種語言現象,是人類語言交際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是指交往雙方以語言為中介所進行的交流或會談。具體來說是指輔導員與學生之間就已經發生的或可能發生的,關于學習的或有關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優點或缺點等某一方面問題所進行的專門的對話。談話的媒介是語言,語言是人們交流信息的工具,也是交流情感的工具。針對90后大學生智商偏高、知識面廣、接受能力強等優點,引導他們更加優秀,針對他們的不足:要以朋友的身份去引導他們換位思考,團隊合作,如何去學習,怎么把持好戀愛與學習的度,引導他們要有擔當。
【參考文獻】
[1]范篆玲等.50例腦癱兒童應用引導式教育康復訓練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雜志,2003,15(12):765
[2]何雁梅等.腦癱患兒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引導式教育法[J].職業衛生與病傷,2007,22(3):230
[3]韓棟.90后大學生特點與教育管理方法探析[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0(6):81
[4]楊汝華等.大學精神傳統傳承與優良學風培養[J].文山學院學報,2013,(26)6::95
[5]唐艷婷等.高校輔導員與學生談話有效策略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9月上旬刊:184
(作者單位: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