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瓊
近年來,在社會的發(fā)展之下,剖宮產的指征也逐漸放寬,剖宮產率也呈現出一種逐年上升的趨勢。隨之而來的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瘢痕子宮很容易出現破裂的情況,這就會對母嬰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術后再次妊娠分娩也逐漸受到產科醫(yī)生的關注,這一問題已然成為產科中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本文對瘢痕子宮再次分娩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回顧性分析了本院自2012年1-12月收治的689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婦女的臨床資料,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2年1-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689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0~45歲,孕次2~5次,產次2~4次,孕周(38.00±1.22)周,距上次剖宮產間隔時間為2~8年。將689例產婦按分娩方式的不同分成行再次剖宮產組538例,行陰道分娩組151例。兩組產婦年齡、孕次、產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前次剖宮產指征 (1)社會因素316例,占45.86%;(2)胎兒宮內窘迫131例,占19.01%;(3)頭盆不稱85例,占12.34%;(4)妊娠期高血壓疾病50例,占7.26%;(5)臀位妊娠46例,占6.68%;(6)前置胎盤31例,占4.50%;(7)其他30例,占4.35%。另選取本院同期首次剖宮產1398例和再次剖宮產538例孕婦進行對照,對分娩方式、分娩結局等進行比較分析。
1.3 分娩方式
1.3.1 剖宮產指征 前次剖宮產切口是古典式切口;產婦有2次剖宮產史;現階段出現了顯著的產科指征。有內外科合并癥存在,不適宜陰道分娩;距離上次生產時間不到2年;恥骨出現自發(fā)痛和壓痛,B超顯示子宮下段菲薄,自漿膜楔形突出;其他因素。
1.3.2 陰道分娩指征 前次剖宮產手術部位位于子宮下段,術后無感染情況的發(fā)生;子宮下段延續(xù)性好;分娩時間距上次分娩時間超過2年,且試產過程產程進展順利;前次剖宮產指征消失,沒有新的手術指征出現;醫(yī)療監(jiān)護設備完善,若發(fā)現異常,可立即行剖宮產[2]。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分娩方式的選擇 按產婦需求有170例選擇行陰道分娩,其中有151例陰道分娩成功,成功率達88.82%,19例產婦陰道分娩失敗改行剖宮產術,最后538例產婦行剖宮產。剖宮產組與陰道分娩組均未出現子宮破裂的情況。
2.2 剖宮產組與陰道分娩組新生兒情況比較 剖宮產組和陰道分娩組在新生兒Apgar評分、體重、感染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未出現新生兒死亡的情況。見表1。
2.3 剖宮產組與陰道分娩組產婦情況 陰道分娩組的產婦出血量、發(fā)熱例數、平均住院時間、費用數據均小于剖宮產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首次剖宮產組和再次剖宮產組術中、術后情況比較再次剖宮產組在開剖至胎兒娩出時間、產后出血量、嚴重粘連率等方面均大于首次剖宮產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分娩方式的新生兒情況

表2 兩組分娩方式的產婦情況

表3 首次剖宮產組與二次剖宮產術組術中、術后情況比較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分娩選擇何種方式,一直以來都有著較大的差異。為了保證母嬰安全性,大部分醫(yī)生都會選擇剖宮產,在分娩前也會將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告知產婦或者家屬。因此,多數產婦與家屬也會傾向于選擇剖宮產。雖然在醫(yī)療技術的進步下,剖宮產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但是在此剖宮會出現較大的風險,常見的如羊水栓塞、麻醉意外以及術中大出血等。此外,再次剖宮的難度也較大,這也對醫(yī)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4]。本次調查結果也顯示,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與首次剖宮產在開腹至胎兒娩出時間、產出血量、嚴重粘連等方面比較,再次剖宮產明顯多于或者高于首次剖宮產組(P<0.05)。
然而,隨著子宮收縮技術和分娩后抗感染技術的發(fā)展,剖宮產瘢痕子宮愈合情況也得到了一定的進步,這就為陰道分娩在瘢痕子宮再次妊娠中的應用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有文獻指出,對于有剖宮產史的產婦,若前次剖宮產指征消失,并且子宮下段為橫切口,即可進行陰道分娩,陰道分娩的成功率能夠達到79%~90.1%。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單純瘢痕子宮并非再次剖宮產的絕對指征[5-6]。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陰道分娩成功率達到了88.82%,且無一例產婦出現子宮破裂的情況,可以表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在一定條件下實施陰道分娩是可行的。
本研究結果顯示,689例孕婦有151例試產成功,占21.92%,再次剖宮產538例,占78.08%,剖宮產組和陰道分娩組的產婦出血量、發(fā)熱例數、平均住院時間、費用數據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剖宮產組和陰道分娩組在新生兒Apgar評分、體重、感染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本組研究數據顯示,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使用陰道分娩效果良好。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各個地區(qū)醫(yī)療水平不盡相同,由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產婦使用陰道分娩對于醫(yī)療設備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在設備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才可以行陰道分娩[7-9]。有關文獻指出,前次剖宮產指征為胎兒宮內窘迫、前置胎盤、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位不正的產婦,再次妊娠后陰道分娩的成功率較為理想,能夠達到85%;但是前次剖宮產指征為頭盆不稱者,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成功率僅僅為40%[10]。考慮到這一點,臨床可以選擇前次剖宮產指征為前置胎盤、胎位不正、羊水過少、胎兒宮內窘迫等并且滿足其他陰道分娩試產者進行試產。在妊娠時間方面,要求本次妊娠時間與上次手術時間相差超過兩年,當然,并非相差時間越長越理想。有關文獻顯示,本次妊娠時間與上次手術時間相差2~3年是最佳的傷口愈合時間,此時使用陰道分娩的成功率較高。此外,進行陰道分娩要求產婦無相關的妊娠并發(fā)癥與原發(fā)性疾病,胎兒發(fā)育情況正常,胎位正常。在分娩時,要配備好急救與監(jiān)護設備,并由專業(yè)的產護人員實施全程監(jiān)控,保證分娩的成功率,如若出現特殊情況,則立即行剖宮產[11-12]。
綜上所述,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應針對產婦的具體情況,要從多方面綜合考慮評估。
[1]蔣俐華.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方式選擇的臨床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1,15(7):3290.
[2]殷善行.瘢痕子宮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臨床比較(附210例報道)[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25(9):65-66.
[3]周素琴.瘢痕子宮再次足月妊娠陰道試產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8,10(7):904.
[4]陳艷輝.兩種手術方式應用于二次剖宮產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1,47(4):142.
[5]陳群.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144例臨床分析[J].中外婦兒健康,2001,19(4):77-78.
[6]杜邦鳳.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的產科處理(附31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22):121-122.
[7]白萍,馬瑩.少見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化療[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9):253-254.
[8]姚嘉斐,王亞軍,武藝.新輔助化療在婦科惡性腫瘤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9):269-271.
[9]崔滿華,許天敏,賈妍.婦科惡性腫瘤化療的耐藥問題及其處理[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9):289-292.
[10]吳海靜,張國楠.化療的副反應及其防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9):295-296.
[11]高敏,曹崑,辛芳,等.磁共振成像對子宮內膜癌術前評估的價值[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9):298-299.
[12]顧永忠,張向寧.婦科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淋巴囊腫的防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9):3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