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學文
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學要求我們樹立“大生物觀”,啟發引導學生在曾經學習過的祖國優秀古詩中覓到千姿百態的生物學知識。事實證明,教者適時適度地把蘊含生物知識的古詩引入教學中是有效幫助學生拓展、鞏固和運用生物知識的又一資源與途徑。為此,我談談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引入古詩的一些體會。
一、新課伊始引入——激發學趣
在不少教師眼中,生物是一門枯燥單調、乏味無趣的學科,概念繁多難懂,敘述紛繁復雜,要想在新課伊始就引發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不亞于登珠峰。其實不然,問題很可能出在教者沒有很好地利用舊知喚起學生對新知的追求,導致學生學趣淡化,提不起學勁。例如,學習新課“生態系統類型”伊始,我對學生說:“今天學習新課前,老師恭請各位同學復習曾經學習過的一首古詩,然后告訴老師這首古詩中蘊含著什么樣的生物知識?”接著播放有聲課件,大屏幕依次出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字幕和一幅碩大的藍天、草原、牛羊圖。伴隨著優美動聽的旋律和美輪美奐的草原畫面,學生笑了,被曾經學過的古詩吸引住了,想急于說出古詩中蘊含的知識,卻又揚言欲止,說不出所以然,急得撓耳抓頭。我見學生窘態狀,莞爾一笑,親切地對學生說:“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生物知識就蘊含在古詩中,讓我們一起踏上愉快學習之旅吧!”然后迅速在大屏幕上拋出問題:1.古詩中描寫了哪種生態系統?2.這種生態系統中的動物和植物有什么特征?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欣然批文入境,孜孜追求答案,整堂課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下課后,學生團團圍著我就古詩中透露出來的點點滴滴生物知識信息侃侃而談,不愿散去。
二、學習過程引入——加深理解
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解讀領會掌握運用的程度因人而異,不盡相同。為解決學生個體差異問題,我借用古詩幫助學生理解,彌補學生對生活中呈現出來的生物知識的不足,教給學生獲取生物新知的金鑰匙。例如,在講授“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時,為使大多數學生較好地走進文本、對話文本、理解文本、運用文本,我引入了諸多學生倒背如流的古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等來耐心引導學生溫故知新,從古詩中尋找蘊含的大量生物知識內容。通過反復誦讀思考,學生恍然大悟,終于“嗅”出了這些古詩句其實從另一側面告訴后人們,不管是春天梨花的開放,還是山寺桃花四月才綻放,或是鴨知春水暖,其實都形象科學地都揭示了溫度、光照、水分、氣候、地域等非生物因素差異對動植物的生長、分布、開花的聯系與影響,進一步使學生懂得了要辯證地看待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的科學道理。
三、結課環節引入——鞏固知識
“編筐編簍,重在收口。”生物課堂教學亦然。教者重視利用學生熟悉的古詩句設計生物課結課,有利于學生梳理小結本堂課內容,理清知識脈絡,鞏固新知,為學生后續的學習提供強有力的幫助。例如,學習完“植物莖的向光性”,我引用“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來結束:紅杏之所以出墻,是因為單側陽光照射引發了植物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導致了紅杏的根莖具有向光性。又如,講完“細胞的結構”后,我引用“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來告訴學生:被秋霜打過的楓葉之所以比二月春花還艷麗耐看,夏天的荷葉荷花之所以碧綠粉紅好看,皆是因為這兩種植物的液泡中的花青素含量增加導致的。隨著夏秋交替、春夏更迭,氣候氣溫發生了變化,而植物的花青素也隨之變化,導致了植物的花或葉的色彩也隨著改變。實踐證明,在生物課結課環節引入古詩,能進一步延伸和拓展學生的生物知識,較好地落實義務教育生物課標倡導的新理念。
四、復習階段引入——培養能力
鑒于近年來初中生物段考、期考、月考、模擬考、中考都出現了拿古詩句命題作答的趨勢,我在生物復習階段也模仿擬題,出示一兩句古詩后,給出四個答案供學生選項作答。一是考查學生掌握運用生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三是從學生答題中獲取信息,以便改進教法。例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反映了植物的開花受哪種因素影響:()。a.水分,b.溫度,c.光照,d.光照與溫度;“兒童疾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黃蝶的活動不能用哪種特性解釋:()。a.變異性,b.適應性,c.應激性,d.遺傳性;“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江水泛綠是因哪類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a.裸子植物,b.苔蘚植物,c.蕨類植物,d.藻類植物;“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描述了生物生命現象的哪種特征()。a.生物能夠由小長大,b.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c.生物能夠繁衍后代,d.生物能夠適應環境。從歷次考試答題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對這類題型選項全對,得分率高,達到了預期目標。
總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引入古詩,一方面能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到豐富多彩的生物知識,樹立生物知識無處不在的理念;另一方面能讓學生溫故而知新,進一步感悟古詩的色彩斑斕與無窮魅力。
(責任編輯黃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