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果
【摘 要】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大學生心理問題備受重視,普及心理學知識、加強大學生心理教育已成為當前高校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為了達到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的目標,我們有必要加深對中國心理教育的認識,對其在高校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解決對策,盡快將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納入正軌。
【關鍵詞】中國心理教育;大學生;心理問題;家校合作
所謂健康指的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這是現代人才的必備條件。大學生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群體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要求都比較高,成才的欲望也非常強烈,但是縱觀中國高校實際情況,大生心理問題增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普遍存在,這些都不利于促進學生身心的協調成長,為此,必須對我國大學生心理教育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找出其問題所在,以構建中國心理教育新模式。
一、中國心理教育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
當前,中國心理教育呈現著蓬勃發展的態勢,黨和政府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日益提高,與心理教育相關的機構或組織相繼成立,大學生心理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初見成效,高校的相關實踐活動蓬勃開展起來,中國心理教育理論研究和學術活動也日趨活躍,這些都極大方便和滿足了學生需求。然而面對新形勢,中國心理教育與大學生還呈現著不適應、相矛盾的情況,一些問題的存在都阻礙了中國心理教育在高校的實施和發展。
(一)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危害。當代大學生大部分是90后,他們從小在父母的保護下長大,在性格方面或多或少會表現出一些叛逆與自私,同時又有著自己強烈的自尊,當他們脫離父母步入校園,又會出現其他問題,比如個性張揚渴望交友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卻沉默寡言、思想上較為成熟但是處理問題的時候卻顯得力不從心等,眾多因素交織在一起對大學生的心理造成了不小沖擊。另外,大學生面臨著很多重要的人生課題,會遇到各種挫折、困惑與矛盾,加上高校教育體制的轉變,學生面臨著學習壓力、擇業壓力、人際壓力等,這些都可能導致其在心理上出現不適,若不及時處理,很有可能發展成各種心理健康問題,比如抑郁癥、恐懼癥等,這些心理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成才。
(二)中國心理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中國心理教育在高校開展的目的不僅是幫助學生處理心理問題,還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調整自我、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同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成才。然而由于觀念滯后,心理教育管理不夠規范,一些心理教育工作者往往混淆了心理教育和品德教育,將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看成品德問題,心理教育卻流于形式,學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加上心理教育課程建設力度不強、內容不系統、學生心理測驗以及檔案建設不規范、心理教育機構的設置不盡合理、缺乏完善的心理教育體制、家校配合不密切等,大大阻礙了中國心理教育在高校中的有效開展。
二、關于學生心理問題教育的對策研究
(一)建立健全心理教育機制。首先,政府應對中國心理教育給予支持,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和組織機構,比如教育部門可組織成立全國性的高校心理教育與服務機構以及相應的主管機構,對高校心理教育工作進行宏觀的規劃、指導和監督;政府可提高對心理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視,盡快頒布心理衛生法,對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開展進行指導和檢查。其次,學校應增加現有臨床心理學課程,建立相應的心理危機工作干預機制和自殺預防機制,積極開展預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構建包括學校、學院、班級、醫院在內的四級心理防護網絡,實施動態管理,力爭做到早發現、早評估、早預防、早干預,防患于未然,增強中國心理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再次,進一步完善心理教育保障機制和評價體系,在保障機制方面,應加大專業性師資力量建設,增加教育投入,加強硬件建設,優化教育環境,并積極推進相關工作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推動中國高校的心理教育朝著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方向發展;在評價體系方面,可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心理素質評價方面的內容,注重對科學評價工具和技術的運用,切實提高高校心理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完善中國心理教育內容體系。中國心理教育的內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具體化,內容體系是否完善直接關系著心理教育成敗,為此,高校在開設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還明確目標,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進一步豐富教育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計劃,系統的進行認知教育、情感調適教育、意志力教育、人格教育、人際關系教育、適應教育等,比如可建立多位一體的教育形式,開展專題講座、組織現場咨詢、開通心理網絡咨詢、開展朋輩輔導或團體輔導、開展心理行為訓練或團體訓練等,爭取將心理教育工作做細做實,讓學生學會認識自我,認識社會,提高學生意志力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人格品質,讓學生學會與人和諧相處、團結合作,在群體中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進而去適應社會,適應環境,并始終保持心理健康。
(三)開展家校合作。加強家校合作也是拓展中國心理教育的途徑與方法,通常家校合作在幼兒園、中小學比較常見,事實上,家庭對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生的心理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高校心理教育中實施家校合作是可行的,各個高校都應將家庭心理教育作為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家校合作最大的優點是學校在進行心理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這樣以來學校教育功能和家庭教育功能融合在一起,對于大學生面臨的心理障礙或心理困擾,預防和改善起來才會更容易,有利于提高大學生整體心理素質。眾所周知,家長對學生心理的影響非常深刻,家長只有與高校配合,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相關培訓活動,才能掌握更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才能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這樣以來家長對孩子心理問題的根源才能更透徹,孩子面臨的心理問題才能更容易得到解決。
三、結語
總之,中國大學生心理教育是一項系統且復雜的工程,我們必須認清現實,找出問題,準確定位,進一步健全中國心理教育機制,完善中國心理教育內容體系,學校和家長之間要密切關注與配合,力爭實現心理教育與德育的有機結合,為大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慧瑩,李一鳴,徐經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濟師,2012(6):105-106.
[2] 楊靖.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1(2):58-59.
[3] 李悅.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 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