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生活壓力的加大,心理咨詢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需要,心理咨詢業的發展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除了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之外,其心理健康狀況也是影響心理咨詢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筆者通過以南充市為例,對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以及心理咨詢業的發展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心理咨詢業的發展存在發展不均勻、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此外,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但受到專業背景、工作性質、年齡、性別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特點。
【關鍵詞】心理咨詢從業人員;心理咨詢業;SCL-90
一、研究背景
我國社會心理咨詢業的前期研究集中于行業發展狀況、困境及對策,咨詢對象構成,從業人員的數量及專業素質、勝任資格,而較少關注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心理健康狀況對于工作效果影響重大,同理,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也會直接影響心理咨詢的效果,進而影響心理咨詢業的發展,關系著心理咨詢業的未來。
本研究主要探討以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為研究對象,以其心理健康水平為研究內容,探究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與非從業人員存在顯著性差異,是否存在現代人共有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這樣的健康狀況對心理咨詢業的發展有何相關性,對心理咨詢業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并借助結果提出針對性的措施。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本研究以SCL-90為測量工具,因其考察內容的豐富性和良好的癥狀鑒別性,能較好的反映對象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輔以年齡、性別、家庭狀況、學歷等人口學資料及專業背景、工作性質、從事心理咨詢的年限等從業基本情況,以便后續的數據分析。隨機抽取南充市5家心理咨詢中心的30位心理咨詢從業人員進行了測量。此外,還對南充市3所高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老師以及實際也在從事心理輔導工作的輔導員老師進行了隨機抽取測量,以供數據對比。共發放問卷100分,最終回收有效問卷87份,有效率為87%。最后對測量結果使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南充市心理咨詢業發展狀況
1. 機構較少,發展不均衡,設置不符合規范。我國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心理咨詢才真正開始。起步較晚,且各地方發展步伐不同,存在嚴重的地域差異及城鄉差異。南充市僅有5家心理咨詢從業中心,且所處位置偏僻不易尋找。此外,機構規模小,從業人員從1到6名不等,人員較少,且女性居多。機構成立數量和質量上普遍較低。
2. 人員缺乏規范、系統、扎實的教育培訓。南充市心理咨詢中心的大多數從業人員沒有醫學或心理學學科背景,只是經過短期培訓。雖然大多數從業人員持有心理咨詢師資格證,但是從此證的考試內容來看,大多是理論知識的考核,實際操作非常少,只要能記住就可以通過考試;從考試通過率來看,不少機構只認錢,只要交錢肯定過類考試。許多從業人員只是通過了考試,并沒有嚴格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這使得心理咨詢的危險性加大。
3. 高校內的心理咨詢思想政治化。由于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很多學校成立了相應的心理咨詢機構,由于參與咨詢人員大多是曾經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咨詢過程中將心理咨詢與思想教育混為一談,視來訪者的心理問題為思想問題,并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來對待處理,影響了學生對心理咨詢的認同,對心理咨詢業存在諸多誤解,也不能完成一個良好的咨詢。
(二)調查對象的人口學資料及從業基本情況
被試平均年齡32.33±2.84歲;其中,有1-5年從業經歷的被試30名,平均年齡30.42±2.11歲;有5-10年從業經歷的被試40名,平均年齡38.16±2.37歲;有10以上年從業經歷的被試17名,平均年齡43.56±4.37歲。
(三)調查對象SCL-90各因子得分情況
以SCL-90的因子分為評定指標,因子分≥2分為陽性指標,因子分≥3分說明已有較明顯的心理問題。心理咨詢從業人員SCL-90中9個因子任意一個因子≥2分的檢出率為36.4%;9個因子中任意一個因子≥3分的檢出率為7.12%;其癥狀主要表現為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見表2)。
(四)調查對象SCL-90各因子得分比較
1. 把社會心理咨詢中心、高校心理咨詢教師與輔導員三組對象的SCL-90各因子得分進行方差分析比較差異的顯著性。心理咨詢中心從業者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好于高校心理咨詢教師及輔導員,其中輔導員的各因子總分顯著高于另兩組從業人員。(見表3)
2. 根據調查對象的人口學資料,對SCL-90各因子得分進行方差分析比較差異的顯著性。其中:性別方面,女性的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這5個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男性。(見表4)
婚姻狀況方面,已婚有子組在軀體化和焦慮2個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其他組。(見表5)
心理學專業背景方面,無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心理咨詢從業者在各因子得分上均高于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心理咨詢從業者,且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偏執這6個個因子上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見表6)
從業年限方面,從業年限短的從業者在各因子的得分上均高于從業年限長的心理咨詢從業者,且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5個因子上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見表7)
工作性質方面,兼職組高于專職組,且在人際關系敏感和焦慮2個因子上差異顯著。(見表8)
此外,受教育程度方面與每周進行心理咨詢和治療的時間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四、討論
(一)心理咨詢從業者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較好。但在軀體化、焦慮、抑郁、強迫癥狀、軀體化及人際關系上仍存在輕微癥狀,嚴重癥狀的為極少數。雖然心理咨詢從業者會從來訪者那里接收負面情緒,卻因為了解情緒調節、壓力應對等心理學知識,可以將這些負面情緒抒發轉換,從而恢復良好的心理狀態。
(二)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心理咨詢從業者較無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心理咨詢從業者心理健康狀況更好。因為對心理學知識的了解,情緒調節與壓力能力會更強。
(三)隨著從業年限的增長,心理健康狀況有變好趨勢。剛進入心理咨詢行業時,從業者會出現情感衰竭和低個人成就感的職業倦怠與不適應狀況。這是行業新人的普遍現象,隨著對行業的了解和適應,加上心理學知識的運用,這種狀況可以得到較快緩解。
(四)心理咨詢從業者的負面情緒與壓力來源主要在于生活中和工作中除來訪者以
外的繁瑣事務,以及與自身人格特征有關,心理咨詢本身并不會導致心理健康狀況不佳。
(五)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值得關注。由于一大部分的輔導員并不具備專業的心理咨詢與心理學知識,在遇到相關事宜時缺少專業知識的支撐,導致心理健康狀況受到負面影響。加之輔導員事物繁重,更加重心理問題。
五、建議
(一)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值得關注。應多向其培訓心理學及心理咨詢的相關專業知識。
(二)加強對心理咨詢機構的規范管理。南充市的心理咨詢業雖有所發展,但規模很小,且管理混亂,對從業人員沒有嚴格的監管。
(三)加強對心理學的正面宣傳。民眾中還是存在對心理咨詢的誤解,對市場及其氛圍有很大的影響。應加大正確的價值引導及心理學知識的普及,使市民對心理學有更正確的認識。
參考文獻
[1] 鄭日昌,張杉杉,張雯.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在中國的發展現狀[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14(1):68.
基金項目:南充市社科聯青年課題,南社聯[2013]13號 NC2012C032 2013項目。
作者簡介:周欣(1987.05- ),女, 四川廣安人,應用心理學碩士,川北醫學院,助教。endprint
【摘 要】隨著生活壓力的加大,心理咨詢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需要,心理咨詢業的發展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除了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之外,其心理健康狀況也是影響心理咨詢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筆者通過以南充市為例,對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以及心理咨詢業的發展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心理咨詢業的發展存在發展不均勻、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此外,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但受到專業背景、工作性質、年齡、性別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特點。
【關鍵詞】心理咨詢從業人員;心理咨詢業;SCL-90
一、研究背景
我國社會心理咨詢業的前期研究集中于行業發展狀況、困境及對策,咨詢對象構成,從業人員的數量及專業素質、勝任資格,而較少關注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心理健康狀況對于工作效果影響重大,同理,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也會直接影響心理咨詢的效果,進而影響心理咨詢業的發展,關系著心理咨詢業的未來。
本研究主要探討以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為研究對象,以其心理健康水平為研究內容,探究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與非從業人員存在顯著性差異,是否存在現代人共有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這樣的健康狀況對心理咨詢業的發展有何相關性,對心理咨詢業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并借助結果提出針對性的措施。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本研究以SCL-90為測量工具,因其考察內容的豐富性和良好的癥狀鑒別性,能較好的反映對象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輔以年齡、性別、家庭狀況、學歷等人口學資料及專業背景、工作性質、從事心理咨詢的年限等從業基本情況,以便后續的數據分析。隨機抽取南充市5家心理咨詢中心的30位心理咨詢從業人員進行了測量。此外,還對南充市3所高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老師以及實際也在從事心理輔導工作的輔導員老師進行了隨機抽取測量,以供數據對比。共發放問卷100分,最終回收有效問卷87份,有效率為87%。最后對測量結果使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南充市心理咨詢業發展狀況
1. 機構較少,發展不均衡,設置不符合規范。我國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心理咨詢才真正開始。起步較晚,且各地方發展步伐不同,存在嚴重的地域差異及城鄉差異。南充市僅有5家心理咨詢從業中心,且所處位置偏僻不易尋找。此外,機構規模小,從業人員從1到6名不等,人員較少,且女性居多。機構成立數量和質量上普遍較低。
2. 人員缺乏規范、系統、扎實的教育培訓。南充市心理咨詢中心的大多數從業人員沒有醫學或心理學學科背景,只是經過短期培訓。雖然大多數從業人員持有心理咨詢師資格證,但是從此證的考試內容來看,大多是理論知識的考核,實際操作非常少,只要能記住就可以通過考試;從考試通過率來看,不少機構只認錢,只要交錢肯定過類考試。許多從業人員只是通過了考試,并沒有嚴格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這使得心理咨詢的危險性加大。
3. 高校內的心理咨詢思想政治化。由于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很多學校成立了相應的心理咨詢機構,由于參與咨詢人員大多是曾經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咨詢過程中將心理咨詢與思想教育混為一談,視來訪者的心理問題為思想問題,并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來對待處理,影響了學生對心理咨詢的認同,對心理咨詢業存在諸多誤解,也不能完成一個良好的咨詢。
(二)調查對象的人口學資料及從業基本情況
被試平均年齡32.33±2.84歲;其中,有1-5年從業經歷的被試30名,平均年齡30.42±2.11歲;有5-10年從業經歷的被試40名,平均年齡38.16±2.37歲;有10以上年從業經歷的被試17名,平均年齡43.56±4.37歲。
(三)調查對象SCL-90各因子得分情況
以SCL-90的因子分為評定指標,因子分≥2分為陽性指標,因子分≥3分說明已有較明顯的心理問題。心理咨詢從業人員SCL-90中9個因子任意一個因子≥2分的檢出率為36.4%;9個因子中任意一個因子≥3分的檢出率為7.12%;其癥狀主要表現為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見表2)。
(四)調查對象SCL-90各因子得分比較
1. 把社會心理咨詢中心、高校心理咨詢教師與輔導員三組對象的SCL-90各因子得分進行方差分析比較差異的顯著性。心理咨詢中心從業者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好于高校心理咨詢教師及輔導員,其中輔導員的各因子總分顯著高于另兩組從業人員。(見表3)
2. 根據調查對象的人口學資料,對SCL-90各因子得分進行方差分析比較差異的顯著性。其中:性別方面,女性的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這5個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男性。(見表4)
婚姻狀況方面,已婚有子組在軀體化和焦慮2個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其他組。(見表5)
心理學專業背景方面,無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心理咨詢從業者在各因子得分上均高于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心理咨詢從業者,且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偏執這6個個因子上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見表6)
從業年限方面,從業年限短的從業者在各因子的得分上均高于從業年限長的心理咨詢從業者,且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5個因子上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見表7)
工作性質方面,兼職組高于專職組,且在人際關系敏感和焦慮2個因子上差異顯著。(見表8)
此外,受教育程度方面與每周進行心理咨詢和治療的時間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四、討論
(一)心理咨詢從業者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較好。但在軀體化、焦慮、抑郁、強迫癥狀、軀體化及人際關系上仍存在輕微癥狀,嚴重癥狀的為極少數。雖然心理咨詢從業者會從來訪者那里接收負面情緒,卻因為了解情緒調節、壓力應對等心理學知識,可以將這些負面情緒抒發轉換,從而恢復良好的心理狀態。
(二)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心理咨詢從業者較無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心理咨詢從業者心理健康狀況更好。因為對心理學知識的了解,情緒調節與壓力能力會更強。
(三)隨著從業年限的增長,心理健康狀況有變好趨勢。剛進入心理咨詢行業時,從業者會出現情感衰竭和低個人成就感的職業倦怠與不適應狀況。這是行業新人的普遍現象,隨著對行業的了解和適應,加上心理學知識的運用,這種狀況可以得到較快緩解。
(四)心理咨詢從業者的負面情緒與壓力來源主要在于生活中和工作中除來訪者以
外的繁瑣事務,以及與自身人格特征有關,心理咨詢本身并不會導致心理健康狀況不佳。
(五)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值得關注。由于一大部分的輔導員并不具備專業的心理咨詢與心理學知識,在遇到相關事宜時缺少專業知識的支撐,導致心理健康狀況受到負面影響。加之輔導員事物繁重,更加重心理問題。
五、建議
(一)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值得關注。應多向其培訓心理學及心理咨詢的相關專業知識。
(二)加強對心理咨詢機構的規范管理。南充市的心理咨詢業雖有所發展,但規模很小,且管理混亂,對從業人員沒有嚴格的監管。
(三)加強對心理學的正面宣傳。民眾中還是存在對心理咨詢的誤解,對市場及其氛圍有很大的影響。應加大正確的價值引導及心理學知識的普及,使市民對心理學有更正確的認識。
參考文獻
[1] 鄭日昌,張杉杉,張雯.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在中國的發展現狀[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14(1):68.
基金項目:南充市社科聯青年課題,南社聯[2013]13號 NC2012C032 2013項目。
作者簡介:周欣(1987.05- ),女, 四川廣安人,應用心理學碩士,川北醫學院,助教。endprint
【摘 要】隨著生活壓力的加大,心理咨詢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需要,心理咨詢業的發展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除了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之外,其心理健康狀況也是影響心理咨詢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筆者通過以南充市為例,對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以及心理咨詢業的發展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心理咨詢業的發展存在發展不均勻、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此外,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但受到專業背景、工作性質、年齡、性別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特點。
【關鍵詞】心理咨詢從業人員;心理咨詢業;SCL-90
一、研究背景
我國社會心理咨詢業的前期研究集中于行業發展狀況、困境及對策,咨詢對象構成,從業人員的數量及專業素質、勝任資格,而較少關注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心理健康狀況對于工作效果影響重大,同理,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也會直接影響心理咨詢的效果,進而影響心理咨詢業的發展,關系著心理咨詢業的未來。
本研究主要探討以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為研究對象,以其心理健康水平為研究內容,探究心理咨詢從業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與非從業人員存在顯著性差異,是否存在現代人共有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這樣的健康狀況對心理咨詢業的發展有何相關性,對心理咨詢業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并借助結果提出針對性的措施。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本研究以SCL-90為測量工具,因其考察內容的豐富性和良好的癥狀鑒別性,能較好的反映對象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輔以年齡、性別、家庭狀況、學歷等人口學資料及專業背景、工作性質、從事心理咨詢的年限等從業基本情況,以便后續的數據分析。隨機抽取南充市5家心理咨詢中心的30位心理咨詢從業人員進行了測量。此外,還對南充市3所高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老師以及實際也在從事心理輔導工作的輔導員老師進行了隨機抽取測量,以供數據對比。共發放問卷100分,最終回收有效問卷87份,有效率為87%。最后對測量結果使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南充市心理咨詢業發展狀況
1. 機構較少,發展不均衡,設置不符合規范。我國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心理咨詢才真正開始。起步較晚,且各地方發展步伐不同,存在嚴重的地域差異及城鄉差異。南充市僅有5家心理咨詢從業中心,且所處位置偏僻不易尋找。此外,機構規模小,從業人員從1到6名不等,人員較少,且女性居多。機構成立數量和質量上普遍較低。
2. 人員缺乏規范、系統、扎實的教育培訓。南充市心理咨詢中心的大多數從業人員沒有醫學或心理學學科背景,只是經過短期培訓。雖然大多數從業人員持有心理咨詢師資格證,但是從此證的考試內容來看,大多是理論知識的考核,實際操作非常少,只要能記住就可以通過考試;從考試通過率來看,不少機構只認錢,只要交錢肯定過類考試。許多從業人員只是通過了考試,并沒有嚴格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這使得心理咨詢的危險性加大。
3. 高校內的心理咨詢思想政治化。由于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很多學校成立了相應的心理咨詢機構,由于參與咨詢人員大多是曾經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咨詢過程中將心理咨詢與思想教育混為一談,視來訪者的心理問題為思想問題,并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來對待處理,影響了學生對心理咨詢的認同,對心理咨詢業存在諸多誤解,也不能完成一個良好的咨詢。
(二)調查對象的人口學資料及從業基本情況
被試平均年齡32.33±2.84歲;其中,有1-5年從業經歷的被試30名,平均年齡30.42±2.11歲;有5-10年從業經歷的被試40名,平均年齡38.16±2.37歲;有10以上年從業經歷的被試17名,平均年齡43.56±4.37歲。
(三)調查對象SCL-90各因子得分情況
以SCL-90的因子分為評定指標,因子分≥2分為陽性指標,因子分≥3分說明已有較明顯的心理問題。心理咨詢從業人員SCL-90中9個因子任意一個因子≥2分的檢出率為36.4%;9個因子中任意一個因子≥3分的檢出率為7.12%;其癥狀主要表現為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見表2)。
(四)調查對象SCL-90各因子得分比較
1. 把社會心理咨詢中心、高校心理咨詢教師與輔導員三組對象的SCL-90各因子得分進行方差分析比較差異的顯著性。心理咨詢中心從業者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好于高校心理咨詢教師及輔導員,其中輔導員的各因子總分顯著高于另兩組從業人員。(見表3)
2. 根據調查對象的人口學資料,對SCL-90各因子得分進行方差分析比較差異的顯著性。其中:性別方面,女性的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這5個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男性。(見表4)
婚姻狀況方面,已婚有子組在軀體化和焦慮2個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其他組。(見表5)
心理學專業背景方面,無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心理咨詢從業者在各因子得分上均高于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心理咨詢從業者,且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偏執這6個個因子上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見表6)
從業年限方面,從業年限短的從業者在各因子的得分上均高于從業年限長的心理咨詢從業者,且在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5個因子上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見表7)
工作性質方面,兼職組高于專職組,且在人際關系敏感和焦慮2個因子上差異顯著。(見表8)
此外,受教育程度方面與每周進行心理咨詢和治療的時間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四、討論
(一)心理咨詢從業者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較好。但在軀體化、焦慮、抑郁、強迫癥狀、軀體化及人際關系上仍存在輕微癥狀,嚴重癥狀的為極少數。雖然心理咨詢從業者會從來訪者那里接收負面情緒,卻因為了解情緒調節、壓力應對等心理學知識,可以將這些負面情緒抒發轉換,從而恢復良好的心理狀態。
(二)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心理咨詢從業者較無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心理咨詢從業者心理健康狀況更好。因為對心理學知識的了解,情緒調節與壓力能力會更強。
(三)隨著從業年限的增長,心理健康狀況有變好趨勢。剛進入心理咨詢行業時,從業者會出現情感衰竭和低個人成就感的職業倦怠與不適應狀況。這是行業新人的普遍現象,隨著對行業的了解和適應,加上心理學知識的運用,這種狀況可以得到較快緩解。
(四)心理咨詢從業者的負面情緒與壓力來源主要在于生活中和工作中除來訪者以
外的繁瑣事務,以及與自身人格特征有關,心理咨詢本身并不會導致心理健康狀況不佳。
(五)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值得關注。由于一大部分的輔導員并不具備專業的心理咨詢與心理學知識,在遇到相關事宜時缺少專業知識的支撐,導致心理健康狀況受到負面影響。加之輔導員事物繁重,更加重心理問題。
五、建議
(一)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值得關注。應多向其培訓心理學及心理咨詢的相關專業知識。
(二)加強對心理咨詢機構的規范管理。南充市的心理咨詢業雖有所發展,但規模很小,且管理混亂,對從業人員沒有嚴格的監管。
(三)加強對心理學的正面宣傳。民眾中還是存在對心理咨詢的誤解,對市場及其氛圍有很大的影響。應加大正確的價值引導及心理學知識的普及,使市民對心理學有更正確的認識。
參考文獻
[1] 鄭日昌,張杉杉,張雯.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在中國的發展現狀[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14(1):68.
基金項目:南充市社科聯青年課題,南社聯[2013]13號 NC2012C032 2013項目。
作者簡介:周欣(1987.05- ),女, 四川廣安人,應用心理學碩士,川北醫學院,助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