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忠
摘 要:新課改提倡的小組合作學習是與“個體學習”相對應的一種教學策略。是通過學生平等地參與學習的互助性學習,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究,讓學生的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得到較好的強化,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發展。因為其新穎的教學形式,目前備受廣大師生的青睞。與此同時,教師發現在大班額情況下,課堂上的合作學習大多流于形式,學生湊在一起,幾分鐘熱鬧的喧嘩后就結束了,合作缺乏有效性,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當小組合作學習遇到大班額時,教師該怎么辦,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大班額;問題;策略
《學記》中指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算是一種較早的古人提倡的合作學習吧。新課程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要主動引導學生建立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為特征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在新課改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學生的合作學習得到了大力倡導。很多一線教師也在積極嘗試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課堂的氛圍有了極大的改觀。但是,我們也發現在大班額情況下,很多學校課堂上的合作學習只是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合作學習的優勢并沒有真正得到發揮,合作學習效果也完全不盡如人意。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合作流于形式,解決問題的實效性不強
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下達小組合作學習的指令后,全班學生只是按照預先分好的小組圍坐在一起,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感覺好像氣氛熱烈,整個課堂鬧哄哄一片,但實際上小組成員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工,什么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有時候教師也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計劃趕進度,不會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去發言、補充、自查和更正,每個學生更沒有發言的機會,只是為走形式、走過場,做樣子給人看。
2.教師缺乏指導,學生的合作意識不強
在日常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在給學生發出“下面進行小組討論”的指令后,大多放任自流,不聞不問,缺乏對學生交流活動的有效指導。教師沒有提供必要的啟發和幫助,更沒有參與其中,而將自己作為一個討論學習的局外人,造成“放羊式”的小組交流形式。
3.合作過于頻繁,結果解決不了問題
現在很多教師把小組合作學習當成了公開課必備的萬能鑰匙,不管教學內容是否需要,為了順應潮流,動不動就叫學生展開小組討論,放棄了傳統教學的便利和使用價值。這樣做既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影響了教學目標的達成,使課堂變成了小組合作討論的展示課、作秀課,失去了小組合作的本來面目。特別是在大班額情況下,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合作任務后,好學生在討論中基本占據了一種表演者的角色,發言的總是那些學優生,部分學困生幾乎處于一種無所事事、無話可說的狀態,他們只能成為被動的聽眾。他們根本得不到獨立思考和發表觀點的機會,因為他們的觀點在小組內根本沒人會采納。
二、應對策略
1.科學分組,明確任務和責任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覺得在大班額教學中宜采用兼顧學困生和學優生相結合的分組方法。大班額學生人數多,學生之間差異大,如果我們采取學困生和學優生搭配分組,就會避免出現某一組很優秀但另一組卻很差的情況。我認為可以從班上選出幾位學優生當小組長,然后把剩下的學生按成績依次搭配分組。每一組的學生既有學困生也有學優生,各組之間水平差不多,這樣就消除了競爭中的不公平因素。課堂討論中,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參與各種活動。每個小組要不同程度地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組長負責主持小組學習活動,記錄員、發言員、紀律員、材料保管員等職務要分工明確,輪流擔任。這樣既有了明確的角色分工,又增強了責任意識,不僅使小組成員形成了角色的互相依賴,同時,也使每位學生感覺到到自己在小組內的不可或缺性、重要性,從而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求全體成員共同努力,不能出現組內個別成員無所事事,搭便車,共享別人的成果。教師幫助學困生通過口頭、寫作或其他方式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想法,使學困生也逐步建立起個體責任意識來。
2.加強指導,使合作學習更具實效
(1)要指導學生學會傾聽。在別的同學發言時,要求學生神情專注地聽,不能隨意插話,不可打斷別的同學的發言,要把話聽完整。要學會換位思考,體會發言人的看法和感受。(2)要指導學生學會表達。在合作學習中需要學生向小組成員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這就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先準備后發言的習慣。在表述自己觀點時可以通過手勢、表情等手段來彌補口語表達的不足。(3)要指導學生學會贊賞和幫助別人。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指導學生主動、熱情地幫助他人,在小組成員回答問題時要善用激勵的語言給予鼓勵,讓回答問題者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
3.精心設計,合理安排小組合作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精心選擇安排合作學習的具體內容。在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出現爭議時,教師就要不失時機地精心篩選出有合作價值的問題和學生共同合作、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另外,還要留出時間由教師來講解,以保證學生有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時間。合作次數不宜過多,合作時間不宜過長,以杜絕在大班額情況下有合作之形、無合作之效的現象發生。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如果教師能在教學中將合作學習和其他學習尤其是獨立學習有機的結合,巧妙的使用,讓學生真正能夠在課堂上各抒己見,取長補短,集思廣益,那么相信每位教師的課堂將會煥發生命活力。
(作者單位 甘肅省榆中縣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