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富艷
高效課堂具體指的是以有效課堂為基礎,進一步完成教學目標,加快教學進度,收獲更好的教學成果,對社會及教學都有著積極作用的課堂。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初級中學,一百多位教師,每級每科至少四位教師平行授課。同樣的每天兩節課,每節四十分鐘,但各班的成績總有差距,甚至越拉越大。為什么呢?教學的效率導致。現在的中學,按國家課程要求開足課程后,每天根本沒有多余的上課時間,所以教學效率只能靠課堂來實現。為此,我也常常觀察和思考如何提高課堂的效率。
語文在各個學科中扮演著基礎和決定性作用,蘇聯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想開發一個人的智力,必先培養一個人的閱讀”。可見,語文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重要性。那么究竟該怎樣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呢?
我是一位語文教師,常琢磨著語言這玩藝兒——它太神奇美妙了。理論上講,世上的一切都在語言的囊中;每一種事物——無論是客觀、宏觀的大千世界,還是主觀、微觀的人類情感——都必有一種語言形式與之對應。語言,簡直可以說它沒邊沒沿,浩如煙海。因此,語文學習絕不是一蹴而就、短期見效的容易事,不可平時不努力,考前抱佛腳的。高效的語文學習的過程,一定要緊緊圍繞語文的特點找方法,有針對性的指引、指導、激發。
作為教師,首先至少平時應該指引學生做到多讀、多想、多問、多用,積累一切同語文有關——甚至看似無關的知識,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也許有人問了:“那語文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雞毛蒜皮,我實在是老虎吃天,無處下口啊!”簡單的做法,學生應該有一個“零存整取”的語言存折(摘錄本),把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所有美妙有趣的語言素材統統存將進去,使之“滾雪球”般日漸膨脹、壯大、豐富、充實,到時候“錢包”鼓了,自然“財大氣粗”、左右逢源,諒不至于“捉襟見肘”吧? 針對學生課業負擔大的現狀,摘錄可以作為作業來完成。結合具體的教學進度,課文內語法、修辭、章法、邏輯上比較獨特的句段是摘錄內容(其實摘錄的過程也達到了一定的復習目的)。每一單元的綜合性學習的資料(相關的古詩文、俗稱、民間傳說)應是必摘錄的。與課文相關的課外文章(同一作者的、風格相似的、主題相似寫法迥然的)教師也應精選供學生摘錄。摘錄的知識還得鼓勵學生多讀,力求多使用化為自己的。如果摘錄的內容字字珠璣、妙語迭出,充滿哲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下,學生至少可以從中學到或借來一兩種表情達意的方法技巧吧?至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科學知識的拓展或思想感情的啟發和熏陶吧?當思維被激活,你總會有想寫點什么的沖動吧?馬上動筆記下那些稍縱即逝的思想情感的碎片或火花——這便是語文學習的較高境界了。
其次,注重對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使課前預習的效度要高。“成就在課內,工夫在課外。”預習時,最基本的字詞解決后,應讓學生明白本課的重難點,做到有的放矢。學生在初步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帶有疑問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是探究式的預習方法。如果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就會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更為自主地進行知識探索。
最關鍵的一點,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字詞、段落、中心思想一一講解,學生不停的記筆記,課外背誦知識點,教學進度緩慢,效果較差,同時禁錮了學生們的思想。在當前教學背景中,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具有清晰的文本意識。語文課本是由專家依據課程標準、課程知識點進行編寫而成,并不是按照具體的教學情況進行編寫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幫助學生更為快速地掌握更多知識,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綜合素質為教學任務,對課堂中的教學環節進行精心設計。教師應在語文教材的內容挖掘及設計上下功夫。比如字詞的讀音意思完全可以放在預習中解決。某一文體的固定知識(記敘文的六要素、記敘類的文章里各種描寫的句子,說明方法)在預習時教師隨機根據學習情況指定在預習解決。課堂的時間集中精力解決學生一人獨立解決不了的難點。對于一個問題的提出,我們要抓住一個學生輻射整體,引起共鳴,讓大家變“要我說”為“我要說”。借助預習使課堂上解決難點時學生的參與度越來越高,課堂上的生成越來越廣泛,學習的有效性就越強。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他們能夠體會到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學習的主人,能夠感受到學有所獲時的快樂與幸福,學習的興趣會越來越濃,高效的課堂會成為常態,而不是曇花一現。
多鼓勵學生說,用掌聲打造語文課堂。 我在班級中實施“課前十分鐘精美奉送”活動,找出一些書報、雜志精選美文警語,邊讀邊點評,對情感、語言構思、寫作三大要素逐一分析。有時靈感忽現,也會即興給學生來上幾句,一來二去,學生漸漸有了興趣,讀寫筆記的語言慢慢豐富了,思維也有了提高。一段時間后改為學生選讀,并根據教師對文章的分析思路,對文章做簡要分析。按座次輪流來,每人都有份。登臺時掌聲歡迎,回位時掌聲歡送,是向朗讀學生表示贊賞,表示感謝。
現代教育理念認為:我們面對的學生是一個個活蹦亂跳的生命,有理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內心世界都潛伏著積極向上的要求,自我表達和自我表現的欲望。因此,我們應該給學生一個鍛煉自己、表現自己的機會。所以在班級中實施類似活動,堅持一段時間后,學生的語言豐富了,思維活躍了,有的性格開朗了,上課敢回答問題了。
高效課堂的實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期盼著你我共同的觀察思索,能加快它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