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宏永
現代社會已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教學改革以及其他教育教學活動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目前,教育界正經歷著一場由信息技術帶來的從形式、內容到觀念上的重大變革。當然,地理學科也不例外,信息技術正以其技術特性和功能優勢,在地理學科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學地理學科包羅萬象,而信息技術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通過圖像、聲音、色彩、動畫等將地理教學所涉及的地理事物、形象、過程、分布、聯系等直觀地展示出來,使學生一目了然,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信息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手段,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供了新的教學情境。
新課改需要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作保證。隨著以計算機為中心的信息技術走進課堂,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地理教學成為地理教師在新課改中研究的重要課題。那么,在地理學科的新課改中如何應用信息技術?
1.創設地理教學新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如在講授《我國的火山地震》一課時,首先讓學生觀看視聽結合的火山、地震三維動畫演示,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般感受到火山、地震的場景及其巨大的破壞力。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火山、地震是怎樣形成的?我國為什么多火山、地震?
火山、地震的巨大能量能否為人類利用?這樣,學生馬上進入了學習狀態,開始積極踴躍地思考、討論有關問題??梢姡暵牻Y合的信息傳輸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使枯燥 的文本生動化。
在地理教學中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巧設問題情境,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在感知體驗中產生了強烈的自主探究愿望。
2.應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利用信息技術結合課程目標,創設地理教學新情境,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通過設計恰當的探究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可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在講授《地球的公轉運動》一課時,可以設計成視聽結合的虛擬三維動畫“地球的公轉運動”情境,讓學生仔細觀察,并提出以下問題:
地球公轉過程中地軸的傾向有沒有變化?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怎樣變化?
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正午太陽高度怎樣變化? 地球的自轉、公轉方向怎樣?
通過一系列的設問,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學生在獲取生動感知的基礎上探究問題,不但獲取了知識,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地理學科是開放的學科,有很多資源需要到課外去挖掘。而internet擁有豐富的資源庫,為地理學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學生在探究問題過程中,通過網絡搜索地理信息、分析整理信息、相互交流信息等,可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借助信息平臺,培養學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社會,在地理學科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平臺,讓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培養學生搜集、處理、加工信息的能力。新課改要求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就是要求把信息技術融入學科教學,通過學科教學來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通過信息系統檢索、提取地理信息、加工地理信息,并用地理學的觀點和原理來認識和評價有關社會熱點或焦點問題,認識學生身邊的地理問題和現象,學習生活中的地理。
4.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是培養熟練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
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與學科教學的高效課堂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學需要技術,信息時代的學科需要信息技術,但是任何先進的技術都不能取代教師。現代教學要求教師不但要了解、掌握現代教學資源,學會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同時還要不斷提高應用電教媒體的水平。處在學校教學第一線的教師是學校開展現代教學技術實驗、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主力軍,讓他們掌握應用電教媒體的方法,多給他們提供培訓的機會,使他們通過校內外的培訓,盡快提高現代教學思想和教學技術素質是十分必要的。在地理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聯想習慣,發散機智,采用一話多說、一圖多問、一題多變、一問多答等辦法,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在講述《氣溫和降水》一章節時,教師出示課件《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后,學生仔細觀察,可發現哪些問題?(1. 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等;2. 氣溫低緯度;3. 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等溫線更為平直;4. 同緯度陸地和海洋氣溫不一樣等)。第二,經常啟發和培養學生從多方向、多角度、多層次的發展思維能力。開拓學生的科學視野和思維境界,在地理知識傳授中,將相關內容聯想起來,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由同求果,或由果溯源。開拓新知識,發掘學生潛能,激發創造性思維。
當前信息技術正逐步介入和滲透到地理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給地理教學增添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要跟上時代的要求,地理教師必須及時了解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科中的最新成果,如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及地理信息系統(GIS)等,要了解它們在生產生活、社會、軍事、科技等領域的應用,并要學習、掌握和應用相關技術,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在新課改中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輔助地理教學和指導學生應用信息技術。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科中的廣泛應用,必將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更和諧的發展,并使地理學科的新課改獲得更高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吳君,何開進. 地理學科新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實驗研究[J]. 龍巖學院學報, 2005 (S1).
[2]禹飚. 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課程整合——實踐和體會[L].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課程整合,2005.
[3]張劍平. 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應[M]. 高等教育出版社,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