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萬志
摘 要:初中語文(語文版)教材有著豐富的插圖,這些插圖的本質目的就是讓語文知識更加直觀化、形象化。在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記憶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審美情趣。然而在現實教學中我們老師常常習慣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而忽略了書本中插圖的積極教學作用。有的老師甚至花費大量時間在教學課件的美觀制作上,卻對書本中現有的插圖視而不用。這就使得教材中插圖的最初教學目的無法有效落實。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插圖
現階段由于國家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進入了大多數教學課堂。老師們花費很多精力在課堂PPT的制作上,卻往往忽略了課本中的插圖。打開新課本,首先吸引眼球的就是每一張多彩有趣的插圖。它們形象直觀地表現課文知識,同時又將原本枯燥蒼白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有趣、更加生動。而且很多初中生在看到課文插圖時都會很激動地說:“真漂亮的圖片啊!它們是什么意思呢?圖中的人物在干嘛?這是什么東西啊?……”這就給學生們設疑,激發思考,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帶著問題去學習。本文中筆者就如何有效利用教材插圖教學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做出探微。
一、借助插圖做好課前預習
眾所周知,初中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前都有著豐富生動的插圖。這些插圖可以形象地表現課文內容,同時也將枯燥的知識點變得更加有趣,讓學生容易接受,那么老師就要在教授新課前利用插圖做好課前導入。課前導入環節直接關系著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所以好的課前導入就十分重要。[1]例如,學生學習《春》《濟南的冬天》這兩篇課文時,可能不太了解作者眼中的春和冬。但是教師可以借助文中插圖讓真實情景再現,更好地進行新課的教學。在預習說明文時,學生可能對文中所解說的事物感到陌生。但是課文中的插圖就有很好地解說作用,讓文中的事物更加直觀。還有一些游記和寫景散文的預習,課文中的插圖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對作者所描寫、記錄的游景大體上有一個認識。這樣我們在學習中才不會盲目的。
二、借助插圖有效導入新課
教材中的插圖憑借著直接的視覺藝術,具體可感的形象設計、給文字形象直接帶來視覺的沖擊,造成鮮明的感受的優勢給我們教學中做好課前導入帶來極大幫助。文圖的銜接不僅可以為學生迅速有效建立語文快速學習通道,而且還可以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熱情。[2]例如,我在教《白楊禮贊》這篇課文時,很多學生來自城市,對白楊樹的概念比較模糊。所以我并沒有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而是讓他們先熟悉這篇課文的插圖。然后我再分組讓學生討論,插圖中白楊樹的特征,反映了什么,表達了什么,我們應該學習白楊樹的那些精神。這就給學生拋出問題,讓學生積極討論。在討論中,學生不僅興趣濃厚,而且鍛煉了合作學習能力,同時也為新課的教學奠定了基調。
三、借助教材插圖,豐富教學過程
初中生很難長時間對某一事物保持注意力,而且對一切有色彩、有動作的東西非常感興趣。那么我們在教學中就要借助教材插圖來豐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有效地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整個枯燥的課堂教學中往往已經疲憊不堪,精神也無法保持亢奮,這時我們教師就可以利用教材中豐富多彩的插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一課時,我們就可以借助插圖教學,更好地體現文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魯智深那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氣概。
四、借助插圖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做到讓學生用審美的眼光欣賞這些插圖,作出自己的評價:看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讓給插圖配上詩文名句、文字說明等,也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例如,我們教學《愛蓮說》這一課時,就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插圖。讓每一組仔細欣賞插圖,給插圖配上一首自己喜愛的古詩。也可以學生根據插圖中的蓮花談談自己的人生感悟。然后讓各組派出代表回答分享學習成果,其余成員補充。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也培養了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
總之,課文插圖不是一種簡單的圖文擺設,其可以使教科書更有生命力,不能單純地止于畫面本身。[3]我們老師要借助插圖教學作為教學的突破口、關鍵點來構建高效課堂。較好的利用插圖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無疑是新課改實驗教材教學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1]曾天山.教材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2]范印哲.教材設計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黃煜峰,雷 靂.初中生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單位:貴州省綏陽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