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晚間,上海電視臺曝光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過期變質肉類原料的行為。這家公司被曝通過過期食品回鍋重做、更改保質期標印等手段加工過期劣質肉類,再將生產的麥樂雞塊、牛排、漢堡肉等售給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大部分快餐連鎖店。
媒體曝光后,上海食藥監部門要求該市所有肯德基、麥當勞問題產品全部下架,警方依法對5名涉案人員刑事拘留。肯德基、麥當勞于7月21日向消費者道歉。
餐飲業觀察家趙天亮指出,麥當勞、肯德基等品牌業績增長的空間已經被擠壓,眼下這一事件勢必影響涉事品牌的業績。亦有觀點指出,一旦出現問題,企業基于對供應鏈把控的需要,要么停產要么舍棄,供應鏈動蕩導致成本增加。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認為,2013年速生雞事件以及如今的上海福喜“問題肉”事件都表明洋快餐對上游原材料把控不嚴,這次波及的洋快餐品牌較多,因此會引發消費者對洋快餐的信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