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求銘
【摘 要】在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學生的學習方式應具有多樣性,在師生平等的前提下,教師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問題導學方法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教學相長,符合高中物理新課程要求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物理 問題導學 方法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教學中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單向、單一的教學方式,探索符合高中物理新課程要求的教學方式。根據認知理論,物理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以不斷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方式來獲取新知識的問題性思維過程。解決問題首先要提出問題,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應該十分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創設問題情境的實質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體內心的沖突,動搖主體已有的認知結構的平衡狀態,從而喚起思維,激發其內驅力,使學生進入問題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參與到物理學習活動之中,達到掌握知識、訓練思維能力、培養科學素養的目的。
一、高中物理課堂問題導學方法特點
所謂問題教學法,就是教師通過創設情景,善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努力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由此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學習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完成一個教學過程的教學方法。它以問題作為一根主線,以問題引入,以問題歸結,又以新的問題引入新的學習,問題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問題是問題教學法的主要特征。它具有如下特點:
(一)問題是教學的開端。問題存在本身就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這對教學的開展和創造性思維的啟動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伊始應首先創設問題情景,促使學生頭腦中產生有指向性的疑問。
(二)問題是教學的主線。問題不僅是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創造沖動的前提,而且是學生吸收知識、鍛煉思維能力的前提。問題應存在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應使教學活動自始至終圍繞著問題的探究和解決展開。
(三)問題是教學的歸宿。教學的最終結果不應是用所授知識消滅問題,而應是在初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引發新的問題。這些問題出現的意義,不僅在于它能使教學延伸到課外,而且還在于它能最終把學生引上創造之路。
二、高中物理課堂問題創設要點
教師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是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動因,其目的在于引發探究和思維的火花,為問題的探究和解決播下思維的種子。教師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可讓學生從對問題情境的感知中激發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求動機,然后通過積極的探究解決問題,從而發展其思維能力的創造性。因此創設問題情境在探究式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創設好針對性強、易于操作、科學合理的問題對于成功進行物理課堂問題導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說來,主要遵循以下幾個方面:
(一)深挖教材巧設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觀點轉化為問題,以展現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借助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問題設計,促使學生思考,逐步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物理學的理論體系主要由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等組成。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現象和過程的本質屬性,而物理規律描述了物理現象和過程在一定條件下必然發生的本質聯系。這些知識的聯系也往往是物理教學時創設問題情境的素材。因此,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深挖教材內容,結合教學實際,利用物理知識的聯系來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推理,以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同時,積極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積極思考,不斷啟發學生在學習中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努力運用科學原理與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
(二)貼近生活創設問題。要使學生喜歡物理,就要讓他們感到物理有用,無用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是沒有持久的吸引力的。這就要求在基于問題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所設置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實性。所設問題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面臨;所設問題要與時代氣息和社會需求聯系起來。如此,方能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價值和意義。能直接解決一定的問題,有一定的用途,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家庭、學校、社會中都有大量學生感興趣的物理問題。在生活中,學生已經接觸劍許多與物理有關的生活事件,形成了物理學習的前概念和相應的認知結構。教師在教學時要使物理貼近學生生活,聯系社會實際,恰到好處地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事件來創設物理問題情境。
(三)設置問題應該把握好度,考慮到學生的參與程度。在高中物理問題導學課堂上,一般將設置的問題通過認知水平的高低分為三類:第一類:知識方面的問題(屬于較低認知水平),第二類:理解和運用方面的問題(屬于中等認知水平),第三類:綜合、分析、評價方面的問題(屬于高等認知水平)。在高中物理問題的設計上,要把握一定的難度梯度,照顧到多數學生,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問題的探究中來,從而擴大學生的參與面。在這一階段,物理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合理地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問題。提出的問題太難,學生會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問題太簡單,學生沒有探究的空間,難以激發興趣,會使下一階段的探究動力不足。
【參考文獻】
[1]閻金鐸.物理典型課示例[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2]王錦輝.實施“問題驅動課堂”的教學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2012,19(12).
[3]李宏圖.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2(06).
[4]李傳華.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