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學斌 柯鑫
【摘 要】 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改革的持續進行,“營改增”成為我國產業升級的必經之路,“營改增”稅制改革以來,大部分企業的稅負都有所下降,但是交通運輸業整個行業的稅負呈現出上升趨勢,文章就以交通運輸業為例,分析了“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稅負和利潤的影響,進一步探究了交通運輸業稅負不減反增的原因,并對交通運輸企業面對這些影響應采取措施提出建議。
【關鍵詞】 營改增; 交通運輸業; 企業稅負
中圖分類號:F812.42;F5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22-0119-03
一、“營改增”前后現狀對比分析
從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至此,貨物勞務稅收制度的改革拉開序幕。“營改增”前,營業稅由于無法抵扣上一環節的進項稅額,按收入的全額繳納營業稅,經濟中專業化活動越多,營業稅的重復征收頻率就越高,由此將影響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和企業的稅負。實行“營改增”,后,不僅克服了重復征稅問題,還降低了大部分企業的稅負。上海市國家稅務局、上海市地方稅務局網站上公布的2013年上半年各試點行業稅負變動調查情況,調查共涉及259家“營改增”試點企業,涵蓋“營改增”試點的研發和技術服務業、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創意服務業、物流輔助服務業、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業、簽證咨詢服務業6個行業和交通運輸業。調查中,61.6%的受訪企業表示,2013年上半年涉及“營改增”試點實際繳納稅額有所減輕或基本不變,其中43.2%的企業稅負下降20%以上。各試點行業稅負變化情況如表1所示。
“營改增”是我國稅制改革與增值稅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稅收模式將越來越被人所認同,并愿意接受和實施該稅收制度。當該稅收制度實行的程度越深,對企業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從表1中不難看出,“營改增”確實起到減輕企業稅負的作用,大部分企業的稅負明顯下降,但是交通運輸行業的稅負卻不減反增,“營改增”后,交通運輸業稅負不降反升,將大大阻礙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并且與我國實行“營改增”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馳。本文以交通運輸行業為例,分析“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的影響以及交通運輸企業稅負不減反增的原因,并給出建議。
二、“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稅負的影響
“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影響較大,但行業中的小規模納稅人在“營改增”后稅負大體是下降的。交通運輸業中小規模納稅人在“營改增”后的征收率是3%,與稅改前的稅率一樣,但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如果企業營業收入為A,稅改后企業的收入減為A/(1+i),稅收負擔必然會下降,再加上以營業稅和增值稅為計稅基礎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也會減少,企業稅負會下降更多。
交通運輸業中被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稅負有增有減。實行“營改增”之后,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新增11%和6%這兩種低稅率。原來交通運輸業的營業稅率為3%,“營改增”之后,交通運輸業稅率為11%。假設以A為營業收入(含稅),可以抵扣的不含稅的進項為B。(假設進項稅額為17%,且B都計入當期成本或者費用),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的稅率分別為7%和3%。“營改增”之后企業稅負的差別具體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在不考慮個人所得稅的情況下,當 0.033A=0.109A-0.187B時,即在A/B=187/76時,營業稅和增值稅對企業的稅負沒有影響。在A/B>187/76時,企業的稅負會在“營改增”后變高,反之,則企業的稅負變低,而A與B的比例反映的是企業收入和外購的原材料、固定資產等的比例,因此,在企業外購原材料、固定投資較多的情況下,企業的稅負減少得越明顯。
(二)“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利潤的影響
“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利潤的影響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1)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原來交通運輸業的營業額要換成不含稅收入,如果企業營業收入為A,稅改后企業的收入減為A/(1+i)。(2)“營改增”后,企業由原來交營業稅改交增值稅,由于營業稅在利潤表的營業稅金及附加中核算,營業稅的減少會使營業稅金及附加金額減少。(3)增值稅和營業稅的變動對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有影響。(4)原來外購的原材料、固定資產等進項稅額不可抵扣,“營改增”后就可以抵扣了。具體影響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當0.967A-B=0.891A-0.813B時,即在A/B=187/76時,營業稅和增值稅對企業的利潤沒有影響。在A/B>187/76時,企業的利潤增加得越多,反之則利潤變小。
三、交通運輸業稅負不減反增的原因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營改增”前后企業稅負和利潤的變化不僅與稅率、可抵扣進項稅額有關,還與A與B的比值有關,而A與B的比反映的是企業收入和外購的原材料、固定資產等的比例。因此,“營改增”后交通運輸業稅負不減反增的原因可以歸納為:
(一)增值稅稅率過高
“營改增”后,稅率的變動給交通運輸業帶來了增稅效應,交通運輸業原來按3%的稅率交營業稅,“營改增”之后,交通運輸業按11%的稅率交增值稅,稅率上升了8%,稅率的提升是交通運輸業稅負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交通運輸業中的小規模納稅人,雖然不能抵扣進項稅額,但是使用3%的征收率,和原來營業稅的稅率一樣,因此基本上沒有出現稅負增加現象。
(二)固定資產更新周期較長
“營改增”后,企業購進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但是交通運輸企業的固定資產主要為汽車、飛機、輪船等,它們的使用壽命一般比較長,短時間不會更新換代,如果交通運輸企業沒有新的固定資產購置行為,那么一段時間內,企業將沒有購進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抵扣,企業稅負將有所上升。endprint
(三)獲得增值稅抵扣的發票存在困難
“營改增”后,企業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實際業務中,只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才能抵扣,但企業在很多情況下很難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交通運輸業日常的維修是由小規模納稅人提供的,那么就無法直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就無法抵扣,而且很多加油站現在還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交通運輸企業在實際的很多業務中很難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四)進項稅額抵扣不足
“營改增”試點范圍有限,試點地區的企業在非試點地區的購進和支出無法抵扣進項稅,另外,交通運輸企業中,過路費、折舊費和保險費在企業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這些又屬于不能抵扣的進項。因此,交通運輸企業的進項稅額抵扣不足。
(五)企業經營模式的影響
營業稅是對營業收入征稅,營業收入相同的企業,即便經營模式不同,稅負也會相同。“營改增”后,企業的中間投入和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但是許多企業的經營模式并不適應增值稅的征收機制,就會導致稅負上升。如采取內設修理車間的交通運輸企業在“營改增”后,稅負會增加較多。
四、交通運輸企業應對“營改增”的幾點建議
實施“營改增”,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從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出發作出的重要決策,“營改增”實施以來,不僅優化了稅制而且還減輕了部分企業的稅負,而交通運輸企業稅負不減反增,對于“營改增”后,交通運輸企業出現的稅負增加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良好的納稅環境
很多交通運輸企業原來繳納的一些稅種主要是由地方稅務系統負責征收管理,“營改增”之后,企業繳納的增值稅是由國家稅務系統負責征收管理,因此運輸企業應與主管稅務機關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及時獲得相關信息,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納稅環境。
(二)建立健全的財務核算
營業稅制度改為增值稅制度,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財務審核,由于營業稅中并沒有銷項核算,所以營業稅核算相對比較簡單,僅需要企業收入或收支差額和稅率就可以計算出稅金,對比營業稅,增值稅的計算要復雜一些,收入入賬的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企業會計人員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適應這種新制度。
(三)盡量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營改增”之后,企業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實際業務中,只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才可以抵扣,所以,企業應該盡量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因為小規模納稅人無法直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就要求交通運輸企業在平時的維修時,選擇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合作。另外,由于企業原來交營業稅,不需要索要增值稅專用發票,在“營改增”之后,企業要提高索要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意識。
(四)流程改造
“營改增”前,企業內有些業務流程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重復征稅,“營改增”后,企業改交增值稅,而增值稅是按照增值額征稅,采用稅款抵扣制,所以業務流程設計有很大不同,因此企業需要改造流程,來適應新的征收制度,對企業實施流程管理,可以提高企業的效率,從整體上減輕企業稅負。
總之,“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的影響是深遠的,只有積極面對,合理調整,把握政策,依法納稅,才能使企業在財稅改革中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才能使企業成為“營改增”的受益者。
【參考文獻】
[1] 馬國強.中國稅收[M]第2版.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2] 周敏.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分析[J].現代商業,2012(11).
[3] 錢玲.“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J].中外企業家,2012(17).
[4] 孫鋼.增值稅“擴圍”的方式選擇:基于對行業和體制調整的影響性分析[J].地方財政研究,2011(2):56-59.
[5] 劉軍陽.營業稅改增值稅后對交通運輸企業的影響[J].交通財會,2012(9).endprint
(三)獲得增值稅抵扣的發票存在困難
“營改增”后,企業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實際業務中,只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才能抵扣,但企業在很多情況下很難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交通運輸業日常的維修是由小規模納稅人提供的,那么就無法直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就無法抵扣,而且很多加油站現在還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交通運輸企業在實際的很多業務中很難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四)進項稅額抵扣不足
“營改增”試點范圍有限,試點地區的企業在非試點地區的購進和支出無法抵扣進項稅,另外,交通運輸企業中,過路費、折舊費和保險費在企業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這些又屬于不能抵扣的進項。因此,交通運輸企業的進項稅額抵扣不足。
(五)企業經營模式的影響
營業稅是對營業收入征稅,營業收入相同的企業,即便經營模式不同,稅負也會相同。“營改增”后,企業的中間投入和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但是許多企業的經營模式并不適應增值稅的征收機制,就會導致稅負上升。如采取內設修理車間的交通運輸企業在“營改增”后,稅負會增加較多。
四、交通運輸企業應對“營改增”的幾點建議
實施“營改增”,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從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出發作出的重要決策,“營改增”實施以來,不僅優化了稅制而且還減輕了部分企業的稅負,而交通運輸企業稅負不減反增,對于“營改增”后,交通運輸企業出現的稅負增加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良好的納稅環境
很多交通運輸企業原來繳納的一些稅種主要是由地方稅務系統負責征收管理,“營改增”之后,企業繳納的增值稅是由國家稅務系統負責征收管理,因此運輸企業應與主管稅務機關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及時獲得相關信息,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納稅環境。
(二)建立健全的財務核算
營業稅制度改為增值稅制度,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財務審核,由于營業稅中并沒有銷項核算,所以營業稅核算相對比較簡單,僅需要企業收入或收支差額和稅率就可以計算出稅金,對比營業稅,增值稅的計算要復雜一些,收入入賬的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企業會計人員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適應這種新制度。
(三)盡量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營改增”之后,企業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實際業務中,只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才可以抵扣,所以,企業應該盡量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因為小規模納稅人無法直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就要求交通運輸企業在平時的維修時,選擇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合作。另外,由于企業原來交營業稅,不需要索要增值稅專用發票,在“營改增”之后,企業要提高索要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意識。
(四)流程改造
“營改增”前,企業內有些業務流程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重復征稅,“營改增”后,企業改交增值稅,而增值稅是按照增值額征稅,采用稅款抵扣制,所以業務流程設計有很大不同,因此企業需要改造流程,來適應新的征收制度,對企業實施流程管理,可以提高企業的效率,從整體上減輕企業稅負。
總之,“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的影響是深遠的,只有積極面對,合理調整,把握政策,依法納稅,才能使企業在財稅改革中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才能使企業成為“營改增”的受益者。
【參考文獻】
[1] 馬國強.中國稅收[M]第2版.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2] 周敏.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分析[J].現代商業,2012(11).
[3] 錢玲.“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J].中外企業家,2012(17).
[4] 孫鋼.增值稅“擴圍”的方式選擇:基于對行業和體制調整的影響性分析[J].地方財政研究,2011(2):56-59.
[5] 劉軍陽.營業稅改增值稅后對交通運輸企業的影響[J].交通財會,2012(9).endprint
(三)獲得增值稅抵扣的發票存在困難
“營改增”后,企業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實際業務中,只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才能抵扣,但企業在很多情況下很難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交通運輸業日常的維修是由小規模納稅人提供的,那么就無法直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就無法抵扣,而且很多加油站現在還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交通運輸企業在實際的很多業務中很難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四)進項稅額抵扣不足
“營改增”試點范圍有限,試點地區的企業在非試點地區的購進和支出無法抵扣進項稅,另外,交通運輸企業中,過路費、折舊費和保險費在企業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這些又屬于不能抵扣的進項。因此,交通運輸企業的進項稅額抵扣不足。
(五)企業經營模式的影響
營業稅是對營業收入征稅,營業收入相同的企業,即便經營模式不同,稅負也會相同。“營改增”后,企業的中間投入和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但是許多企業的經營模式并不適應增值稅的征收機制,就會導致稅負上升。如采取內設修理車間的交通運輸企業在“營改增”后,稅負會增加較多。
四、交通運輸企業應對“營改增”的幾點建議
實施“營改增”,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從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出發作出的重要決策,“營改增”實施以來,不僅優化了稅制而且還減輕了部分企業的稅負,而交通運輸企業稅負不減反增,對于“營改增”后,交通運輸企業出現的稅負增加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良好的納稅環境
很多交通運輸企業原來繳納的一些稅種主要是由地方稅務系統負責征收管理,“營改增”之后,企業繳納的增值稅是由國家稅務系統負責征收管理,因此運輸企業應與主管稅務機關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及時獲得相關信息,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納稅環境。
(二)建立健全的財務核算
營業稅制度改為增值稅制度,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財務審核,由于營業稅中并沒有銷項核算,所以營業稅核算相對比較簡單,僅需要企業收入或收支差額和稅率就可以計算出稅金,對比營業稅,增值稅的計算要復雜一些,收入入賬的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企業會計人員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適應這種新制度。
(三)盡量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營改增”之后,企業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實際業務中,只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才可以抵扣,所以,企業應該盡量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因為小規模納稅人無法直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就要求交通運輸企業在平時的維修時,選擇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合作。另外,由于企業原來交營業稅,不需要索要增值稅專用發票,在“營改增”之后,企業要提高索要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意識。
(四)流程改造
“營改增”前,企業內有些業務流程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重復征稅,“營改增”后,企業改交增值稅,而增值稅是按照增值額征稅,采用稅款抵扣制,所以業務流程設計有很大不同,因此企業需要改造流程,來適應新的征收制度,對企業實施流程管理,可以提高企業的效率,從整體上減輕企業稅負。
總之,“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的影響是深遠的,只有積極面對,合理調整,把握政策,依法納稅,才能使企業在財稅改革中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才能使企業成為“營改增”的受益者。
【參考文獻】
[1] 馬國強.中國稅收[M]第2版.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2] 周敏.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分析[J].現代商業,2012(11).
[3] 錢玲.“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J].中外企業家,2012(17).
[4] 孫鋼.增值稅“擴圍”的方式選擇:基于對行業和體制調整的影響性分析[J].地方財政研究,2011(2):56-59.
[5] 劉軍陽.營業稅改增值稅后對交通運輸企業的影響[J].交通財會,20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