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靜
【摘 要】2010年7月,廣西開始實施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以下簡稱“專本銜接”)試點工作。近年來,“專本銜接”因其學習成本低、學習實踐短、政策優惠等特點,學生的報名率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大量報名的學生流失,本文將從學生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專本銜接”學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學工視角 “專本銜接” 流失率 對策
2010年7月,廣西開始實施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以下簡稱“專本銜接”)試點工作。《關于在我區開展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專本銜接”試點工作,是指符合條件的高職高專院校組織在校學生,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主考高校的指導下實施助學輔導,參加高等教育自學本科專業的考試,為高職高專在校生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取得高一層次學歷或第二專業學歷的機會。“專本銜接”試點工作對于加快復合型人才培養、拓寬就業渠道、構建人才培養立交橋,形成學習型社會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近年來,“專本銜接”因其學習成本低、學習時間短、政策優惠等特點,學生的報名率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大量報名的學生流失,為了究其原因,本文作者從學生工作者的角度制作了一份關于“專本銜接”若干問題的調查問卷,分別對340名2011級學生和280名2012級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在被抽樣的學生中,超過60%的學生報讀了或者報讀過“專本銜接”課程。而導致學生放棄“專本銜接”的原因分布如下。
一、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承擔“專本銜接”的費用
相當大一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放棄了“專本銜接”,占到報讀人數的42%。盡管“專本銜接”本身的費用并不高,但是報讀“專本銜接”的學生要同時負擔專科階段的費用和“專本銜接”報名、考試、論文答辯等費用,種種費用累加下來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二、課程太難,學習難以維系
由于課程太難而放棄“專本銜接”的學生也不在少數,占到報讀人數的30%。高職院校的學生整體素質不高,教育周期短,學生需要同時攻讀專科階段課程和“專本銜接”課程,學習壓力大,不少學生難以應對難度遠遠超過專科階段課程的“專本銜接”課程,為了不浪費時間和金錢,不得不放棄“專本銜接”。
三、學習風氣不佳,無心繼續深造
“專本銜接”的學生學習難度大,學習強度高,需要比普通同學付出更多的努力,這需要強大的心理支持。如果周圍的學習風氣不佳,“專本銜接”的學生就必須一面抵制外來的誘惑一面孤軍奮戰,不少學生因為意志不夠堅定而敗下陣來,這部分學生占到報讀人數的15%。
四、家里已經安排好畢業的出路,無需再提升自己的學歷
也有少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環境較好,父母已經安排好畢業后的出路,不擔心就業,無需再通過“專本銜接”提升學歷,占到報讀人數的5%。
五、沒有明確目標,缺乏學習動力
盡管“專本銜接”維持在一個較高的報名率,但是不得不承認部分學生是“隨大流”報名的,因為老師一直在宣傳、同學都在報名,其實自己本身并沒有計劃和目標。這樣的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在“專本銜接”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就很容易放棄了,這部分學生占報讀人數的3%。
盡管“專本銜接”屬于教學活動,但是從調查結果不難看出,對學生進行引導、監督、鼓勵,明確學生學習目標,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心,減少學生流失率,仍需要學生工作部門的大力配合。作為一名學生工作者,作者根據自己的實際工作經歷對如何降低“專本銜接”學生流失率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和建議。
一、多為貧困學生創造受資助的機會
據統計,目前全國在校大學生中,貧困生占40%,特困生在10%~15%之間,且這兩個數字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國家對于高校貧困生的資助力度正在逐年加大。對于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資助力度可以適當向這類學生傾斜。同時,學生工作者要為學有余力的學生多創造勤工助學的機會,既能讓學生學以致用,也能適當減輕學生經濟方面的壓力。
二、轉變“專本銜接”教學方法
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密切的學生工作者,往往能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情況。教務部門和學生工作部門要聯合起來,針對“專本銜接”學生遇到的學習困難靈活轉變教學方式,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參與的情況,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自我構建知識體系為主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與獨立學習能力。
三、加強“專本銜接”學風建設
在“專本銜接”流失的學生中,不乏因為課程難難以繼續學習和因為學習風氣不佳紀律渙散無心再讀的,所以,加強“專本銜接”學風建設顯得尤為必要。學生工作者可以組織“專本銜接”學生成立專門的自律委員會,負責課堂檢查和紀律監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監督和帶動自考學生中的落后和消極分子。同時,學生工作者要作為學生和任課教師溝通的橋梁,主動發現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
四、加大“專本銜接”宣傳力度
在調查中,沒有報名“專本銜接”的學生和因目標不明確而放棄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因為對“專本銜接”不夠了解,因此,讓“專本銜接”的宣傳更透徹、更全面是很有必要的。可通過專題講座、開辟宣傳專欄等形式,針對學生和家長關心的報名方式、就讀形式、修讀課程、文憑類型、就業前景等問題作詳細講解,突出“專本銜接”的優勢,打消學生和家長的疑慮,讓“專本銜接”不再神秘。
五、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針對被家長要求參加“專本銜接”,沒有明確目標的這部分學生,開設就業指導課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工作者應熟悉國家相關政策和當前就業形勢,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學生有目標才有繼續學習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朱向麗.高職院校“專本銜接”工作探索[J].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2]史凌芳.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中價值觀教育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453.
[3]孫永清.關于高職高專“專本銜接”的思考[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endprint
【摘 要】2010年7月,廣西開始實施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以下簡稱“專本銜接”)試點工作。近年來,“專本銜接”因其學習成本低、學習實踐短、政策優惠等特點,學生的報名率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大量報名的學生流失,本文將從學生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專本銜接”學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學工視角 “專本銜接” 流失率 對策
2010年7月,廣西開始實施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以下簡稱“專本銜接”)試點工作。《關于在我區開展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專本銜接”試點工作,是指符合條件的高職高專院校組織在校學生,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主考高校的指導下實施助學輔導,參加高等教育自學本科專業的考試,為高職高專在校生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取得高一層次學歷或第二專業學歷的機會。“專本銜接”試點工作對于加快復合型人才培養、拓寬就業渠道、構建人才培養立交橋,形成學習型社會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近年來,“專本銜接”因其學習成本低、學習時間短、政策優惠等特點,學生的報名率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大量報名的學生流失,為了究其原因,本文作者從學生工作者的角度制作了一份關于“專本銜接”若干問題的調查問卷,分別對340名2011級學生和280名2012級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在被抽樣的學生中,超過60%的學生報讀了或者報讀過“專本銜接”課程。而導致學生放棄“專本銜接”的原因分布如下。
一、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承擔“專本銜接”的費用
相當大一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放棄了“專本銜接”,占到報讀人數的42%。盡管“專本銜接”本身的費用并不高,但是報讀“專本銜接”的學生要同時負擔專科階段的費用和“專本銜接”報名、考試、論文答辯等費用,種種費用累加下來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二、課程太難,學習難以維系
由于課程太難而放棄“專本銜接”的學生也不在少數,占到報讀人數的30%。高職院校的學生整體素質不高,教育周期短,學生需要同時攻讀專科階段課程和“專本銜接”課程,學習壓力大,不少學生難以應對難度遠遠超過專科階段課程的“專本銜接”課程,為了不浪費時間和金錢,不得不放棄“專本銜接”。
三、學習風氣不佳,無心繼續深造
“專本銜接”的學生學習難度大,學習強度高,需要比普通同學付出更多的努力,這需要強大的心理支持。如果周圍的學習風氣不佳,“專本銜接”的學生就必須一面抵制外來的誘惑一面孤軍奮戰,不少學生因為意志不夠堅定而敗下陣來,這部分學生占到報讀人數的15%。
四、家里已經安排好畢業的出路,無需再提升自己的學歷
也有少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環境較好,父母已經安排好畢業后的出路,不擔心就業,無需再通過“專本銜接”提升學歷,占到報讀人數的5%。
五、沒有明確目標,缺乏學習動力
盡管“專本銜接”維持在一個較高的報名率,但是不得不承認部分學生是“隨大流”報名的,因為老師一直在宣傳、同學都在報名,其實自己本身并沒有計劃和目標。這樣的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在“專本銜接”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就很容易放棄了,這部分學生占報讀人數的3%。
盡管“專本銜接”屬于教學活動,但是從調查結果不難看出,對學生進行引導、監督、鼓勵,明確學生學習目標,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心,減少學生流失率,仍需要學生工作部門的大力配合。作為一名學生工作者,作者根據自己的實際工作經歷對如何降低“專本銜接”學生流失率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和建議。
一、多為貧困學生創造受資助的機會
據統計,目前全國在校大學生中,貧困生占40%,特困生在10%~15%之間,且這兩個數字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國家對于高校貧困生的資助力度正在逐年加大。對于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資助力度可以適當向這類學生傾斜。同時,學生工作者要為學有余力的學生多創造勤工助學的機會,既能讓學生學以致用,也能適當減輕學生經濟方面的壓力。
二、轉變“專本銜接”教學方法
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密切的學生工作者,往往能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情況。教務部門和學生工作部門要聯合起來,針對“專本銜接”學生遇到的學習困難靈活轉變教學方式,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參與的情況,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自我構建知識體系為主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與獨立學習能力。
三、加強“專本銜接”學風建設
在“專本銜接”流失的學生中,不乏因為課程難難以繼續學習和因為學習風氣不佳紀律渙散無心再讀的,所以,加強“專本銜接”學風建設顯得尤為必要。學生工作者可以組織“專本銜接”學生成立專門的自律委員會,負責課堂檢查和紀律監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監督和帶動自考學生中的落后和消極分子。同時,學生工作者要作為學生和任課教師溝通的橋梁,主動發現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
四、加大“專本銜接”宣傳力度
在調查中,沒有報名“專本銜接”的學生和因目標不明確而放棄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因為對“專本銜接”不夠了解,因此,讓“專本銜接”的宣傳更透徹、更全面是很有必要的。可通過專題講座、開辟宣傳專欄等形式,針對學生和家長關心的報名方式、就讀形式、修讀課程、文憑類型、就業前景等問題作詳細講解,突出“專本銜接”的優勢,打消學生和家長的疑慮,讓“專本銜接”不再神秘。
五、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針對被家長要求參加“專本銜接”,沒有明確目標的這部分學生,開設就業指導課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工作者應熟悉國家相關政策和當前就業形勢,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學生有目標才有繼續學習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朱向麗.高職院校“專本銜接”工作探索[J].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2]史凌芳.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中價值觀教育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453.
[3]孫永清.關于高職高專“專本銜接”的思考[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endprint
【摘 要】2010年7月,廣西開始實施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以下簡稱“專本銜接”)試點工作。近年來,“專本銜接”因其學習成本低、學習實踐短、政策優惠等特點,學生的報名率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大量報名的學生流失,本文將從學生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專本銜接”學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學工視角 “專本銜接” 流失率 對策
2010年7月,廣西開始實施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以下簡稱“專本銜接”)試點工作。《關于在我區開展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銜接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專本銜接”試點工作,是指符合條件的高職高專院校組織在校學生,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主考高校的指導下實施助學輔導,參加高等教育自學本科專業的考試,為高職高專在校生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取得高一層次學歷或第二專業學歷的機會。“專本銜接”試點工作對于加快復合型人才培養、拓寬就業渠道、構建人才培養立交橋,形成學習型社會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近年來,“專本銜接”因其學習成本低、學習時間短、政策優惠等特點,學生的報名率始終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大量報名的學生流失,為了究其原因,本文作者從學生工作者的角度制作了一份關于“專本銜接”若干問題的調查問卷,分別對340名2011級學生和280名2012級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在被抽樣的學生中,超過60%的學生報讀了或者報讀過“專本銜接”課程。而導致學生放棄“專本銜接”的原因分布如下。
一、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承擔“專本銜接”的費用
相當大一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放棄了“專本銜接”,占到報讀人數的42%。盡管“專本銜接”本身的費用并不高,但是報讀“專本銜接”的學生要同時負擔專科階段的費用和“專本銜接”報名、考試、論文答辯等費用,種種費用累加下來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二、課程太難,學習難以維系
由于課程太難而放棄“專本銜接”的學生也不在少數,占到報讀人數的30%。高職院校的學生整體素質不高,教育周期短,學生需要同時攻讀專科階段課程和“專本銜接”課程,學習壓力大,不少學生難以應對難度遠遠超過專科階段課程的“專本銜接”課程,為了不浪費時間和金錢,不得不放棄“專本銜接”。
三、學習風氣不佳,無心繼續深造
“專本銜接”的學生學習難度大,學習強度高,需要比普通同學付出更多的努力,這需要強大的心理支持。如果周圍的學習風氣不佳,“專本銜接”的學生就必須一面抵制外來的誘惑一面孤軍奮戰,不少學生因為意志不夠堅定而敗下陣來,這部分學生占到報讀人數的15%。
四、家里已經安排好畢業的出路,無需再提升自己的學歷
也有少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環境較好,父母已經安排好畢業后的出路,不擔心就業,無需再通過“專本銜接”提升學歷,占到報讀人數的5%。
五、沒有明確目標,缺乏學習動力
盡管“專本銜接”維持在一個較高的報名率,但是不得不承認部分學生是“隨大流”報名的,因為老師一直在宣傳、同學都在報名,其實自己本身并沒有計劃和目標。這樣的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在“專本銜接”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就很容易放棄了,這部分學生占報讀人數的3%。
盡管“專本銜接”屬于教學活動,但是從調查結果不難看出,對學生進行引導、監督、鼓勵,明確學生學習目標,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心,減少學生流失率,仍需要學生工作部門的大力配合。作為一名學生工作者,作者根據自己的實際工作經歷對如何降低“專本銜接”學生流失率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和建議。
一、多為貧困學生創造受資助的機會
據統計,目前全國在校大學生中,貧困生占40%,特困生在10%~15%之間,且這兩個數字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國家對于高校貧困生的資助力度正在逐年加大。對于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資助力度可以適當向這類學生傾斜。同時,學生工作者要為學有余力的學生多創造勤工助學的機會,既能讓學生學以致用,也能適當減輕學生經濟方面的壓力。
二、轉變“專本銜接”教學方法
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密切的學生工作者,往往能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情況。教務部門和學生工作部門要聯合起來,針對“專本銜接”學生遇到的學習困難靈活轉變教學方式,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參與的情況,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自我構建知識體系為主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與獨立學習能力。
三、加強“專本銜接”學風建設
在“專本銜接”流失的學生中,不乏因為課程難難以繼續學習和因為學習風氣不佳紀律渙散無心再讀的,所以,加強“專本銜接”學風建設顯得尤為必要。學生工作者可以組織“專本銜接”學生成立專門的自律委員會,負責課堂檢查和紀律監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監督和帶動自考學生中的落后和消極分子。同時,學生工作者要作為學生和任課教師溝通的橋梁,主動發現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
四、加大“專本銜接”宣傳力度
在調查中,沒有報名“專本銜接”的學生和因目標不明確而放棄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因為對“專本銜接”不夠了解,因此,讓“專本銜接”的宣傳更透徹、更全面是很有必要的。可通過專題講座、開辟宣傳專欄等形式,針對學生和家長關心的報名方式、就讀形式、修讀課程、文憑類型、就業前景等問題作詳細講解,突出“專本銜接”的優勢,打消學生和家長的疑慮,讓“專本銜接”不再神秘。
五、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針對被家長要求參加“專本銜接”,沒有明確目標的這部分學生,開設就業指導課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工作者應熟悉國家相關政策和當前就業形勢,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學生有目標才有繼續學習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朱向麗.高職院校“專本銜接”工作探索[J].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2]史凌芳.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中價值觀教育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453.
[3]孫永清.關于高職高專“專本銜接”的思考[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