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十年,那個唱《白樺林》、《生如夏花》的樸樹終于叱咤回歸。做為華語樂壇最受期待、最具關注度的實力原創音樂人,2014年7月,他以韓寒電影《后會無期》主題歌的方式送出《平凡之路》。在樸樹的音樂面前,文字描述已無足輕重。前奏響起,歌聲唱起,“徘徊著的,在路上的,你要走嗎,易碎的,驕傲著,那也曾是我的模樣。”聲聲入耳,字字入心。恍若隔世之后深深慶幸,是的沒錯,這是樸樹。這是不會讓人失望的他,這是期待已久的《平凡之路》。他始終游離于視線之外,但寸步未離你的心間。
作為華語樂壇最受期待、最具關注度的實力原創音樂人,樸樹在2003年的《生如夏花》后,十年來幾乎再無原創新歌推出,叫歌迷望穿秋水。如今,他以《后會無期》主題歌身份送出《平凡之路》,既可謂他真正意義上的回歸,在許多人眼里,該曲也是與韓寒之間最好的合作方式。據悉,早在2012年,韓寒曾在其電子雜志《一個》發表樸樹的采訪,在回答何時出新專輯以及新歌什么樣時,樸樹稱:“事已至此時間不是問題,不知道該是什么樣。”可見,此番真正實現合作,正是在多年惺惺相惜之下,樸樹被韓寒的誠意所打動的結果。
《平凡之路》延續了樸樹一貫的“新民謠”式風格,緩慢抒情的節奏融入其清澈的嗓音及低聲的吟唱,令歌曲充滿淡淡的溫暖及憂傷,同時又有別于先前G.E.M.鄧紫棋為影片演唱的同名主題歌,既能讓聽者沉下心后,在安穩的旋律感中享受平靜與純真,還能透過歌曲的力量,從中體會到青春的直覺,及在傷感和迷茫中找到未來的方向,而這與《后會無期》“告白與告別,幽默與憂傷”的主題也同樣不謀而合。
|推樂隊|The Push推樂隊《發呆》: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The Push推樂隊的新專輯《發呆Dazecovery》同樣是暗色調的音樂。灰色的貝斯與沉重的鼓點,在全部8支歌曲里是無法聽到成功學也無法“飛得更高”。主唱張鐵只顧真實的歌唱“冷靜得讓我悲哀,忙碌得讓我眩暈,虔誠得讓我沉默,精彩得讓我虛弱。”那些繁華背后的蒼涼,金錢背后的膚淺、榮耀背后的孤獨,怎樣才能夠自我抵抗?沒有誰幫得了,也許發呆才能“讓我知道我還活著”。
《發呆Dazecovery》作為一張堅持自我、面向真實、生命綻放的專輯,它歷時2年完成,全部曲目由The Push推樂隊的三位樂手張鐵、王磊、楊健創作完成,這3位老男孩對其傾注了全部心血,因此該專輯帶有“The Push推”烙印標簽式獨樹一幟的音樂風格,包括融入了大量工業和氛圍等音樂元素。專輯后期在美國完成,其聲音品質之高屬國內罕見。
該專輯全部8首歌曲包括《序》、《我知道》、《半支煙》、《發呆》、《在夜里》、《冬天》、《有時跳舞》、《時間不存在》,它們是一個將近40分鐘整體,用一種嚴謹不失輕松、嚴肅不失活躍的態度,帶給聽者一次40分鐘的發呆之旅,相信它能如《平凡之路》一樣,告訴你:平凡、真實的活著,才是生命唯一的答案。
|《奧賽羅》|紀念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系列演出: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奧賽羅》
《奧賽羅》是歌劇大師威爾第創作的一部令人驚嘆的天才作品。歌劇腳本由19世紀著名的詩人博依托根據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奧賽羅》改編而成,1887年2月5日于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首演,轟動全城。歌劇《奧賽羅》被認為是莎士比亞戲劇在歌劇體裁中最完美的體現之一,劇中赤裸裸的對于人心的描寫是一個艱巨的挑戰。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時期,對于那些“黑色”浪漫英雄的崇拜達到了頂峰,不再像文藝復興時期那樣僅僅探討人的內心世界與外表行為之間的差距,而是更直接的關注人的本質,認為人性本惡。
2013年是威爾第兩百年誕辰,國家大劇院制作這部被世人稱為威爾第大師所有歌劇作品中最成熟最完整的代表作《奧賽羅》,以紀念這位“歌劇之王”對世界歌劇所做的杰出貢獻。歌劇集中體現了威爾第幾十年的創作經驗,將威廉·莎士比亞的詩意和人物轉譯成極富天才的音樂。本劇由國際知名導演強卡洛·德·莫納科率領黃金主創團隊再度與大劇院合作。本輪演出,大劇院邀請著名指揮皮埃爾·喬爾喬·莫蘭迪執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