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6月6日 中央音樂學院
2014年6月6日晚,在中央音樂學院成功舉辦了“王澤愷中提琴獨奏音樂會”。這場震撼人心的音樂會讓觀眾再一次領略到中提琴的魅力。中央音樂學院作為中華民族最神圣的音樂殿堂培育出了大量優秀的音樂人才,王澤愷的音樂天賦不僅讓他成為這座音樂殿堂里的佼佼者,也讓他手中的中提琴仿佛具有了靈性一般,將中提琴的音樂魅力發揮到了極致。
說到王澤愷,這個年輕的中提琴演奏者,你可能會略感遲疑,迅速在腦海中搜尋有關他的相關訊息。如果將時針撥回到2012年,在全國各大的媒體的報道中,時時會看到與王澤愷相關的消息:6歲學習小提琴的王澤愷,10歲時師從于中央音樂學院中提琴教授王昌海學習中提琴,音樂方面的潛能被徹底激發,2012年4月,獲得了俄羅斯文化部舉辦的第七屆符拉迪沃斯托克國際音樂比賽中提琴少年組第一名。對于初出茅廬的王澤愷來說,這是他第一次以一個初三學生的身份站在國際比賽的舞臺上,而且取得了最好的成績;隨后,又參加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舉辦的第二屆室內樂比賽,并獲得了三等獎;緊接著又代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到韓國進行訪問演出,在這年秋天,他又參加了四川音樂學院的秋季演出季,在“大師與未來的大師”的音樂會中同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合作了霍夫曼斯特D大調協奏曲……我們無法揣測這一系列經歷在這位少年演奏家心中留下了怎樣的深刻印象,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經歷都為他積累了大量的舞臺演奏經驗,以至于能夠勝任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室內樂團中提琴首席,到香港、澳門、臺灣等兩岸三地參加青少年交流演出活動。
而此次獨奏音樂會的契機一方面正是源于對過去所學的總結,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王澤愷是中央音樂學院第三屆“拔尖創新人才”計劃的入選者之一。在眾多的參賽候選人中,王澤愷依舊憑借自身出色的專業水平在大賽中脫穎而出,順利拿到了“拔尖創新人才”計劃的一個名額,也為他的中提琴演奏生涯增添了光輝的一筆。
此次中提琴獨奏音樂會在舒曼的《童話音詩》中拉開序幕,這是舒曼浪漫主義時期的中提琴代表作之一,旋律時而婉轉悠揚,時而激昂高亢,聽眾們都陶醉于美妙的旋律之中。隨后演奏的施塔米茨:D大調中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這是一首古典意味非常濃的作品,不能不說王澤愷在作品的掌握上非常到位,將不同時期的作品的特色彰顯無遺,音樂表現也非常完整、細膩,再加上超強的樂感把控,無不用琴弦在訴說音樂給予他的靈感和體悟。
音樂會下半場以突顯近現代作品為主,其中保羅·亨德米特的中提琴無伴奏奏鳴曲,作品31,No.4.是中提琴作品中技術要求比較高的作品,包含三個樂章,將近二十分鐘的演出,王澤愷都完成得十分出色,音樂方面的表現幾近完美,充分顯示了扎實的基本功以及他嫻熟的演奏技巧。在此次音樂會的最后一個樂章,王澤愷選擇了根據普羅科菲耶夫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改編的組曲,在演奏上充分體現了王澤愷的發音功夫和音樂表現技巧,直至此時,現場觀眾的情緒也徹底被點燃,一曲完結,音樂會的現場更是報以熱烈的掌聲,細心的觀眾掌聲整整持續了五分鐘之久。
這次獨奏音樂會只是王澤愷中提琴音樂會中的其中一場,在以后的音樂征程中,還將有更多、更好、更精彩紛呈的中提琴獨奏音樂會的上演,這只是他走向音樂殿堂的其中一個臺階,相信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以及恩師的諄諄教誨,我們也衷心期盼這個初試啼音的中提琴演奏者能以這次音樂會為新的起點,執著的去追尋更加廣闊的音樂征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