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電影從誕生之日起,特別是電影音樂的融入,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功能成為電影藝術中的重要部分。本文將從電影音樂的特性研究上來探討其音畫合一的審美意義。
關鍵詞:電影音樂 音畫結合 電影化 特性研究
從藝術的分類及標準來看,通常分為本體論標準和功能性標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體標準與用標準。在電影藝術里,既要研究電影學,又要關注音樂學,電影音樂因其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成為當前電影藝術研究的重點。從概念上來看,電影音樂是“轉為影片創作、編配的音樂。電影綜合以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新的音樂藝術體裁……,在具有一般藝術共性的基礎上,更具有獨特性……”
一、電影音樂是音畫結合的藝術形式
從電影音樂藝術的組成要素來看,一是音樂,二是音響,三是語言,需要強調的是,對于聲音來說,離不開畫面的支持。因此,從電影音樂性質的研究入手,首先要探討音畫合一的性質。周傳基認為:“任何藝術的規律首先決定于它的媒介材料,各種藝術的特點正是由媒材所帶來的局限性和可能性決定的”。從媒介材料的局限性來看,對于電影聲音的本質來說必須建立在媒介材料的基礎上,也就是說,電影音樂的存在在時空構成上是一體的,綜合性的,而時間與空間的融合是電影音樂與生俱來的特性。在無聲電影時期,對于不同構圖的空間鏡頭與時間的拼接組合中,難以發揮畫面的有效連續,而有聲電影的到來,讓聽覺因素得以全面表現。特別是對銀幕空間與聲波、光波的融合中,觀眾能夠從聽覺與視角的共同感受中來體驗電影藝術的獨特魅力。
事實上,從有聲電影對無聲電影的取代是順理成章的,電影作為音畫綜合的藝術形式,必然要從聲音媒介和畫面媒介中來傳遞視聽藝術,同時,對聲音的融入,更從根本上改變了蒙太奇的結構和電影審美觀。在今天的視覺為主的有聲電影世界里,在對電影音樂的認知上仍然徘徊在為電影畫面服務的觀點,而隨著電影工藝技術的不斷革新,電影音樂的功能與形態也會日漸豐富,“工具性、仆從性”的音樂藝術將會淡化,而更多的將凸顯音畫合一的電影音樂觀。周傳基在探討電影媒介元素之間的關系時,將光波和聲波作為共同作用的獨特系統,尤其是在視聽綜合系統中,對于兩者的滲透與補充,從而產生了新的意義。正如一雙筷子,只有在相互協作中才能更好的詮釋電影。由此可見,對于電影音樂來說,畫面的視覺性和聲音的聽覺性構成了電影藝術的獨特審美。
二、電影音樂對視聽審美方式的綜合與演繹
從電影的本體特征來看,時、空演繹來塑造熒幕形象,而聲音和畫面作為兩種不同的媒介材料,又是在協作中來促進欣賞者從中感知視聽藝術魅力。觀眾不僅需要從畫面中來滿足視覺需要,還需要從音樂中來強化對影片的感知,由此形成的電影音樂,將視覺想象與聽覺形象融合為一,達到視聽的和諧。格式塔心理學原理認為,“人們在知覺一個對象時,并不是孤立地去把握一個個構成整體的各元素,而是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的。”由此可知,人作為完整的生命體,其身心活動統攝于大腦,而只有當感覺器官知覺到對象所傳遞的信息時,才能夠將感覺的刺激組成有意義的活動來聯系起來,構成有意義的信息整體。電影音樂在欣賞實踐中,音樂和畫面共同作用于觀眾的視聽器官,并從大腦的調整中將音畫相互聯系形成有意義的審美感知。前蘇聯電影理論家M·切列姆興在探討視聽綜合感受方式上,將電影的視覺鏡頭與音樂鏡頭彼此結合,并從整體上來帶給觀眾新的感受,這些被當做有意義的整體形成綜合視鏡,即音響形象與視覺形象共同展開。鑒于此,從視聽綜合感受中,我們來探討畫面與音樂對于促進人的感官認知中,只有當兩者同時訴諸于觀眾時,視聽器官才能傳遞給大腦,并在大腦的協調、統合中,快速交流、聯想和反饋,以形成更為復雜的、綜合的音畫藝術感受。
三、電影音樂的“電影化”
電影藝術的發展,特別是電影在吸收音樂、戲劇、文學、繪畫、雕塑、建筑等藝術元素的過程中,在表達藝術本性中對傳統藝術手段的質疑由來已久。電影誕生之初,以純粹的模仿等方式來記錄情境,而隨著有聲電影的發展,再加上拍攝技術和拍攝經驗的提升,對電影音樂的改編和創新也隨之豐富。這些機遇創作主導機制上的新的電影音樂,將與歌劇、舞劇、話劇等在聯系中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王西麟在談到電影音樂的創作中談到“電影音樂、電視音樂、戲劇配樂等背景音樂是音樂文化總體結構的邊沿性領域”,對于電影音樂中的音樂主體地位給予突出,尤其是在講到事物的本質特征時,電影音樂是電影藝術的創造性表現,更是必要的、重要的有機部分。王云階在闡述電影綜合藝術時,將藝術表現的特殊性和規律性進行強度,在肯定電影音樂的視聽形式中,成為電影媒體介質的主要元素。翟建農從《什么是電影音樂——關于電影音樂基本理論問題的思辯》中提到:電影音樂藝術是電影音樂界的藝術表現形式,是一種“先入為主”的錯誤傾向,它是將“音樂”作為電影音樂美學領域的內涵,而以“音樂的視角”來構建美學體系。由此得出,“體裁論”電影音樂的特性。電影音樂的性質究竟該如何去理解,對于翟建農的質疑也應該給予其合理性評價。在電影藝術殿堂中,電影作為綜合多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藝術,其“綜合”性被認為是多種藝術元素的“大雜燴”,其實,在電影吸取其他藝術形式的過程中,又從中延伸和創新了古老的藝術法則。不同理論觀點下的電影音樂特性研究,也都從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段和技巧上進行了新的評述。
四、結語
對于音樂融入電影,電影音樂在其應用中也發生了新的變化,特別是電影音樂與電影語言、影像,及音響的全面滲透,在各藝術元素相互錯綜交織中來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可見,對于音樂在電影藝術中的“電影化”,不僅由其獨特的自身特性來表現,更多多是,在電影藝術結構中,電影音樂不再是依附于音樂本身的藝術體裁,而是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從而提升和豐富了電影音樂藝術的獨特審美。
參考文獻:
[1]翟建農.什么是電影音樂——關于電影音樂基本理論問題的思辯[J].當代電影,1990,(05).
[2]朱佑寶,林利珍.電影音樂如何深化電影畫面的深層內涵[J].電影文學,201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