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育志
摘 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本次新課程改革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通過對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達成教學的嘗試探索,總結出幾點科學合理的做法,以便幫助教師正確認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內涵并科學合理地達成其目標。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
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其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筆者通過對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達成教學的嘗試探索,總結出幾點科學合理的做法,以便幫助教師正確認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內涵并科學合理地達成其目標。
一、小學科學教學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現狀的分析
造成學生在科學探究學習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未得以有效凸顯的原因是多方因素的綜合結果。其一,社會因素造成學生將學習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語、數、外三個學科的學習上,這主要是受制于現有教育管理體制。其二,小學《科學》教材幾乎是學生開展科學探究學習活動的唯一信息源,教材的部分知識對于學生學習探究相對比較抽象,理論知識的學習相對比較空泛,學生欠缺主動探究的興趣。其三,在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為了按照制定的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組織教學,填寫規定的實驗室大量實驗表冊,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而導致注重于理論學習輕實驗探究活動,導致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溝通不洽,不會合作。此外還有課程的擠占挪用、專業教師的缺乏、教學研究缺失等因素,教師在科學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實驗課堂操作中不注重課前的精心準備和探究操作預設,教學方法的運用和教學策略是否得當等,這就造成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往往只注重于理論學習而缺乏在實驗探究中的情感態度的投入鉆研精神,教學中學生所體現的或能訓練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思維過程大多是教師在備課時候的一個文字環節,而并未真正得以很好的落實并發揮其“育人”的作用。
二、對科學合理地達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教學嘗試
1.創設問題情景,提出探究的實效問題,讓學生的情感態度得到很好的表現
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活動的起點。一個好的問題,既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又能夠引領學生主動、積極地去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同時釋放出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要使學生產生“情感態度”,創設情境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在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一定的生活情景,以便激發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科學探究的學習興趣。當科學探究活動能在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進入常態化活動時,那學生的科學情感就能很好得以發揮,科學探究的態度能在實驗活動中學會活躍于嚴謹的自我操控,在這種情況下其科學學習的價值觀就會自然而然的得以體現。
2.把握教材的目標定向,避免教學的盲目性,讓學生的價值觀適時得以展現
為實現科學學科課程應有的教學價值觀,首先教師應該把握課程標準的性質和基本理念,把握課程目標;其次要對整個小學階段的科學教學有整體性認識;其三應該切實研討教材,把握教學目標,避免教學目標的偏離,避免探究過程的無效重復。比如,我在執教《我看到了什么》這一課時,觀察的對象是一棵大樹,主要目的:“引導學生考慮觀察方法”“并不單純地為了獲得關于這棵樹有根、莖、葉、花、果方面的事實性的知識”,前者是主要教學目標。學生無論是對大樹還是對他們周圍的事物,都已經獲得一定的初步認識或經驗性的感知認識,這是學生憑借著這樣的感知或經驗來認識新鮮事物、探究認識解決新鮮問題的好時機。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利用好觀察實驗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先讓學生自主觀察,在觀察中探討,在探討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開展實驗,在實驗后再次反思探討,從而得出認識結論。
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這就需要教師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反應,及時給予必要的、適當的鼓勵和指導性的評價,讓其個性得以張揚,情感得以發揮,價值得以體現。首先教師要創設評價氛圍,對學生給予正確的評價,對表現較好的學生可以鼓掌贊揚、點頭贊賞等,對表現一般的學生要尋找閃光點,給予鼓勵或者報以一個親切的微笑等,此外教師應該注重教學評價的多元化,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促進科學教育教學和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
總之,我們關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地達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不僅關注知識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真正使其個性得以張揚,情感得以發揮,價值得以體現。
(作者單位:貴州省開陽縣第五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