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東周時期銅劍改制現象初探

2014-08-27 20:55:38李健
文物春秋 2014年3期
關鍵詞:改制

李健

【關鍵詞】東周;青銅器;銅劍;改制

【摘 要】通過對部分館藏及私人收藏東周青銅劍的觀察整理,筆者發現在存世東周青銅劍中存在一些經過改制加工的個體,故認識到東周時期對殘損銅劍進行改制加工、再次利用的現象并非個別或偶然情況,而是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和代表性。對東周銅劍改制現象及其相關問題,筆者進行了初步探析。

器物改制,是指古代工匠對于損毀或利用價值不高的器物進行修改加工,使之實現新的使用價值的實踐行為。經過古人重新修改加工后“變廢為用”的器物,可稱為改制器。器物改制不同于器物的“修治”“修整”等,后者通常指經過修理復原,使損壞的器物在外形、功用方面恢復本來面目;而前者之義重在“修改”,即對殘損嚴重、無法復原的器物采取某些補救加工措施,使殘器的使用價值重新實現。但器物經過修改加工后,其原本外形通常已無法恢復,甚至有些器物的功用亦發生改變。本文所討論的改制,其范疇不包括古代個別的、偶然的、孤立的有關器物改制的個體行為,而是特指對某種或某類器物的改制現象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形成了一定規模與傳統,具有一定的群體性和普遍性,已上升為一種社會現象。在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發展史上,器物改制現象最典型的例證無疑體現于玉器的改制。玉器改制在中國古代玉器的制作、傳承與使用上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傳統,目前存世的古代改制玉器的實物資料極為豐富,“玉器改制”早已成為當今相關領域研究者熟諳的專業稱謂。

古代器物改制現象的存在,與器物自身質地的珍貴程度、構成材質的物理屬性以及器物的制作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與古代玉器改制現象的群體性和普遍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它質地的古代文物存在大規模改制加工現象的情況卻并不突出。筆者在首都博物館館藏青銅文物的整理過程中發現,作為東周時期青銅兵器的大宗——青銅劍,其折斷后經改制加工、再次利用的情況在同時期存世銅劍中占有相當的比例,并非個別或偶然現象,而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為查找這一現象的更多例證并尋求合理解釋,筆者曾查閱相關籍刊資料,但論及者付之闕如。為此,筆者不揣淺陋,試以首都博物館館藏及部分民間私人收藏的銅劍等有限實物資料為基礎,對東周時期銅劍改制現象的整體特征作概括總結,并就相關問題略陳拙見。不妥之處,期待指正。

一、東周改制銅劍實物舉例

青銅作為古代鑄造青銅器的金屬原料,具有熔點低、液態流動性強的物理特性,適于鑄制各類外形復雜的青銅器具、器皿。青銅原料本身價值較高,是青銅時代重要的財富象征物,因此對于在使用過程中嚴重毀損的青銅禮器、兵器、工具等,其所有者不會隨意丟棄,一般會采取集中回爐熔化、另鑄新器的方法重新利用。另外,從存世的大量古代青銅器上可以看到,對于因鑄造或使用等原因造成的器物瑕疵,如不嚴重的破損、斷裂等,多會采取補鑄、鑄接、焊接等方法加以修補、修復。以上兩種情況是今人對古時再次利用或修復青銅器方法的通常認識。然而以實物資料來看,青銅時代對殘損青銅器進行再利用的方式似乎并不局限于以上兩種情況。

筆者在館藏青銅器的整理中發現,有部分東周銅劍不是最初鑄造成型后的原始形態,而是利用殘斷銅劍經后期加工改制而成。這些銅劍的后期加工方式不完全一致,但從外形上看與東周時期的一類扁莖劍相似,因此通常被納入后者范疇,未單獨引起重視。從首都博物館館藏情況來看,這批銅劍的絕對數量雖不大,但在所藏東周銅劍中仍占相當比例,有一定的代表性,至少可證明東周時期銅劍改制現象的客觀存在。據不完全統計,首都博物館收藏此類改制銅劍至少有四柄,其具體情況如下:

1.編號為1535的銅劍,長29.7厘米,寬3.7厘米,具體來源不詳。劍柄較短,系后期磨制,四周有明顯的打磨痕跡,首端磨出一凸榫。劍柄的頂端有斷裂面,應是最初銅劍的折斷處(圖一)。

2.編號為2270的銅劍,長37.6厘米,寬4.5厘米,北京順義英各莊北戰國墓葬區出土。劍柄的兩側(劍刃的延長線上)及頂端均為斷裂面,局部有輕微打磨痕跡。劍柄頂端應為最初銅劍的折斷處,劍柄是借殘劍的斷端稍經加工而成。分析其加工方式系以敲擊、砍斫的方法將殘劍斷端兩側的部分劍刃削去,再稍經打磨,僅留中脊部分形成短柄(圖二)。

3.編號為3367的銅劍,長35.8厘米,寬3.6厘米,廢品收購站揀選。劍柄兩側(劍刃的延長線上)及頂端均為斷裂面,局部有少許打磨痕跡。劍柄的改制加工方法與劍2270類似(圖三)。

4.編號為3868的銅劍,長41厘米,寬4厘米,密云新城公社蔡家店出土。劍柄為后期磨制,兩側邊緣有明顯的打磨痕跡,劍柄上對鉆一圓穿。劍柄頂端有斷裂面,此處應為最初銅劍的折斷處(圖四)。

此外,筆者曾在重慶三峽博物館展廳內見到一柄標準的改制銅劍(圖五),涪陵小田溪出土,劍柄為后期磨制加工,劍身與莖的交界處呈斜折肩狀,制作整飭嚴謹,形制殊為規范。

筆者所見東周改制銅劍的實物,除上述博物館藏品外,亦有部分民間私人藏品,現擇其中4件介紹如下:

劍1,北京私人收藏,長25厘米。劍柄頂端有斷痕,劍柄兩側打磨痕跡明顯,顯然系原劍折斷后,自頂端將兩側劍刃磨去,使形成新的劍柄(圖六)。

劍2,北京私人收藏,長35厘米。劍柄及劍首的整體形狀呈凸字,為后期改制形成。劍柄及劍首的邊緣處均為斷裂面,加工痕跡明顯(圖七)。從加工痕跡分析,其改制方法可能是:先以鏨刻工具在斷劍兩側的劍身上鏨刻出劍柄及劍首的輪廓,使劍身兩側表面形成對應的刻槽,再用類似鉗子的工具將邊緣需去掉的部分掰除(或以敲擊、砍斫的方法將需去掉的部分削去),留下部分即形成新的劍柄與劍首。

劍3,北京私人收藏,長28厘米。劍身上滿布暗格斜線紋,劍柄較短,兩側(劍刃延長線上)打磨痕跡清晰,為磨制加工而成。劍柄頂端為斷裂面(圖八)。

劍4,河北私人收藏,長33厘米。形制與前舉首都博物館藏劍3868接近,劍柄兩側邊緣有明顯的打磨痕跡,劍柄上有一磨制圓穿。劍柄頂端有斷痕,稍經打磨(圖九)。

以上所舉公私收藏的東周改制銅劍,只是筆者接觸過并可確認的部分實物資料,其數量雖有限,但代表意義突出,能夠反映東周時期銅劍改制現象的客觀存在,亦可從中管窺東周改制銅劍制作的概況。相信這些只是目前存世的東周改制銅劍中的極小一部分。

從對實物的觀察來看,東周時期銅劍改制現象的整體特征可簡單概括為:1.銅劍改制通常采取利用斷劍的鋒刃端,在折斷處重新加工制作劍柄的方式進行。2.加工方法不統一,既有磨制法(如劍1535、劍3868、三峽博物館改制劍、劍1、劍3、劍4),又有切削法(如劍2270、劍3367、劍2),但磨制法更為多見,且制作相對精巧、規范。同時,一些以切削法加工的改制劍也有再經磨制修整的現象,可見磨制法是發展較為成熟且最普遍的改制方法。3.改制銅劍在外形上沒有嚴格的規范,主要表現在劍柄形制無統一的形式約束,隨意性較大,但劍莖與劍身的交界處呈弧曲狀內收者占多數,可能亦是發展至后期相對成熟的形制。

二、東周改制銅劍與扁莖式劍

的區分及依據

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的中原銅劍,形式比較統一,根據劍格、劍莖、劍首各部位的形態差異,可大致分為三個基本類型,林壽晉先生將其中扁莖的一類編為Ⅰ式劍[1]。Ⅰ式劍的劍首、劍格與劍身非整體合鑄,而是分鑄合裝,其劍身形制的基本特征為:莖作扁條形,上常有穿孔,劍身與莖的交界處呈折肩狀,劍刃前部向內側收束弧曲。首都博物館收藏有一件編號為3975的東周銅劍,是中原Ⅰ式劍即扁莖式劍的標準樣式(圖一○),可資參照比較。

從前文所舉的9件改制銅劍實物看,除劍2的劍柄及劍首形制稍異于Ⅰ式劍外,其余8件銅劍的劍柄形制均呈扁平條狀,與Ⅰ式劍接近。僅從外形分類而言,將上述8件改制銅劍歸入Ⅰ式劍的類型中,或直接稱其為扁莖劍,并無不當;但若將二者混同,以考古學研究力求透過事物現象反映本質的初衷而言,是極不嚴謹和極不科學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學者在對東周銅劍進行類型區分及相應年代譜系排列、地區分布的考察研究中,由于通常情況下看不到實物,而多以公開發表資料中的照片、線圖或文字描述作為形制區分的依據,因此在分類時將部分改制銅劍歸入Ⅰ式劍類型的情況在所難免,而這會對研究結論的科學性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畢竟經使用后折斷的銅劍再經改造,其劍首、劍莖、劍格的初始形態已無從考查,均呈現扁莖式銅劍的外形特點,如對二者不加區分、混為一談,將使研究者對所涉銅劍的形制類型、尺寸規格等基本信息的采集工作失準,進而誤導對銅劍的年代分期、國別族屬等問題的推斷,最終影響整體研究結論的科學性。因此,以科學的方法、嚴謹的態度將二者加以區分,其重要性不可小覷。

改制銅劍一般是在劍的折斷處加工制作出新的劍柄,而扁莖劍的劍柄與劍身為整體鑄造成型,二者劍柄部位的制作方法不同,因此通過觀察判別不同制作方法在劍柄上留下的不同痕跡,是將二者進行區分的關鍵。據筆者對有限的實物資料做觀察和對比,可大致將改制銅劍與扁莖式劍做以下具體區分:

(一)改制銅劍扁莖部分的邊緣呈打磨加工狀態(如圖四),或斷裂狀態(如圖三),不見鑄造披縫(即范線);而扁莖劍的扁莖周緣一圈均可看到清晰、連貫的鑄造披縫,由于銅劍范鑄時的澆口設在劍柄上,因此還可在劍柄范線上看到鑄造澆口(如圖一○)。

(二)由于改制銅劍的劍柄是后期打磨或以外力切削、砍斫而成,為加工操作便利,改制銅劍的劍莖與劍身的交界處多呈弧曲狀內收(如圖三、四、八、九),劍莖與劍身之間的過渡不甚明顯;而扁莖劍為整體鑄造,劍莖與劍身之間過渡分明,交界處多呈規整的平肩狀(如圖一○),便于銅劍鑄成后在此處安裝分鑄的劍格。

(三)改制劍的劍莖頂端即是原來銅劍的折斷處,因此這里既非鑄態,亦非打磨加工態,通常為斷裂面,呈現自然的斷裂狀態,故常被人誤斷為該劍的劍首部分殘斷缺失;扁莖劍的劍莖末端通常呈鑄態,可看到范線。

(四)由于改制銅劍系利用斷劍加工而成,故其長度普遍較短,同時劍的各部分比例失衡,主要表現為劍柄過短,劍鋒至兩從收窄處的距離占銅劍整體長度的比例過重等;而扁莖式劍整體長度適中,各部分比例勻稱,大體符合《考工記》中關于銅劍尺寸比例的相關記載[2]。此亦可作為二者區分的參考依據。

三、對改制銅劍相關問題的

初步蠡測與分析

(一)銅劍改制的機械加工方式及其技術背景

前文已分別就具體實物對東周改制銅劍的加工方法有所討論,于此不再贅述。在東周改制銅劍中,采用磨制法加工制作的情況較普遍。筆者認為,東周時期以磨制法對銅劍進行改制時,可能采用了機械磨制的加工方式,而非人工。所謂機械磨制加工方式,是指人力借助機械工具對器物進行打磨加工,屬利用機械工具的半手工操作。

關于銅劍的制作,《荀子·強國篇》提到:“刑范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剝脫,不砥厲,則不可以斷繩;剝脫之,砥厲之,則盤盂、刎牛馬,忽然耳?!盵3]所謂“剝脫”“砥厲”,指的應是銅劍鑄成后,對劍身、劍刃采取的磨錯加工工藝。東周銅劍劍刃的寬度掌握極為規范精準,每柄銅劍自劍鋒至劍格處,劍刃的寬度始終保持一致;東周銅劍劍刃部常見有與劍身方向縱向垂直的磨痕[4],這種打磨痕跡規則齊整,絕少凌亂。這些特征說明,在對東周銅劍進行磨礪開刃時,磨具與劍刃的夾角掌握極為精確,且磨具的打磨方向始終與劍刃保持垂直,同時打磨力度均勻。東周銅劍的磨錯工藝能達到如此水平,絕非手工方式所能及,必是使用了設計成熟的具備傳動與固定裝置的整套機械磨制床具。既然銅劍的磨錯工藝如此,那么在對折損銅劍進行改制加工時,憑借同樣的機械工具完成磨制工序,應是順理成章的。東周時期機械工具應用的范例尚有許多,僅以琢玉行業為例,春秋戰國時期玉器制作水平空前發展,鉈床等機械生產工具的改良,鐵制鉈具的革新應用[5],為琢玉技術的提升飛躍打下了物質與技術基礎?!肮び破涫拢叵壤淦鳌?,可以說,機械加工工具的廣泛應用,已成為東周時期手工業生產的突出特征。東周改制銅劍采用機械磨制方式加工制作,是這一背景下不爭的事實。

(二)改制銅劍的外裝和使用

東周時期的銅劍在鑄制成型、砥礪磨錯后,尚需經過一定的外裝工序,方能達到使用和美觀的需要。外裝工序是中原式銅劍制作過程中重要的內容和程序之一,銅劍如不經外裝而直接拿來使用,是不符合中原地區銅劍制作和使用的傳統習慣的。因劍首、劍格、劍莖的形制不一,對三類東周式銅劍進行外裝的方式亦有區別。Ⅰ式劍的劍首、劍格與劍身非整體合鑄,為分鑄合裝,因此Ⅰ式劍的外裝最為復雜繁瑣,通常包括以下幾項:1.制鞘;2.裝配鞘飾,即劍、劍;3.裝配劍格與劍首;4.在劍莖上包夾木片、纏裹絲繩。對于改制銅劍,由于劍柄通常較薄較短,如不加裝配,則難以握持使用,因此其它外裝環節的繁簡、有無且不論,在劍莖上包夾木片、纏裹絲繩卻是必需的程序。對于一些在柄上制作出穿孔的改制銅劍,可能還須以細釘鉚合的方法裝配劍首??傮w而言,改制銅劍與東周Ⅰ式劍在外裝方式上是大體一致的。鑒于東周Ⅰ式劍與改制銅劍在外形上的接近,從某種程度來說,戰國時盛行的銅劍外裝的傳統,恰為銅劍改制現象的流行提供了技術操作上的可行性與便利性。

至于銅劍改制后如何使用,筆者有兩種推測。其一,如前文所述,與Ⅰ式東周扁莖劍略同,使用時以木片包裹劍莖,外纏絲繩,作為短兵握持使用(可能不安裝劍格,下文將提到)。其二,改制后的銅劍亦不排除有改為安裝長、作為長柄兵器——鈹而使用的可能。鈹是有的長兵器,鋒刃部分似劍,有前鋒且有雙邊刃,或有鐔[6]?!墩f文解字》有“鎩”,釋為“鈹有鐔也”。鐔即格,因此有格的鈹又稱“鎩”。改制銅劍或作為鈹使用,理由有三:其一,以通常中原銅劍的規格來看,改制劍的整體長度過于短小,而與存世的東周鈹的尺寸卻較為接近??紤]若在劍莖上安裝固定長,二者在外觀上幾無差異。其二,東周時期Ⅰ式扁莖劍的劍莖與劍身交界處多為折肩狀,使用時需在此處安裝分鑄的“凹”字形或“一”字形劍格;而改制銅劍的劍莖通常較短,制作多簡陋,無統一規格,隨意性很大,同時劍莖與劍身的分界不明顯,交界處多呈弧曲內收狀,因此較難加裝通常具有固定規格的分鑄式銅格(或玉格等),故推測一般是不安裝劍格使用的。存世的鈹既有帶格者,亦有無格者,而東周時期中原式銅劍通常均有格。劍格主要起護手及美觀作用。銅劍改制后如不安裝劍格,不符合中原式劍佩帶和使用的習慣,其在中原地區作為短兵使用的可能性不大,而改為安裝長、作為長兵使用似乎更為合理。其三,筆者注意到,在已發表的考古資料中,有個別將銅劍改制品稱作“鈹”的情況[7],發掘者如此定名,或是依據器物出土時具體埋藏情況而有所考慮。總之,東周銅劍經改制后,究竟是作為銅劍、還是作為鈹使用,似乎皆存可能,或者兩種使用方式互為并存、兼而有之,亦未嘗不可。

(三)對東周時期銅劍改制現象存在原因的分析

青銅是純銅與錫等金屬的合金。青銅中銅與錫的比例不同,決定了其本身硬度的高低差異,因此《考工記》中關于青銅的合金成份配比有“六齊”之說,即以六種不同比例的銅錫相配,以制作不同使用需要的青銅制品。古人在青銅兵器的制作工藝上采用了科學的銅錫配比方法,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其適用性與牢固度,但由于自身材質無法克服的物理特性,青銅兵器在長度、硬度、韌性三方面始終難以兼顧。銅劍應是《考工記·攻金之工》中所稱的“大刃”,是東周時期青銅兵器中最大型的一類。東周時代諸侯紛爭,由于戰爭使用的需要,銅劍的長度隨時代發展而呈明顯增加的趨勢,戰國時期中原地區銅劍的長度普遍達到五六十厘米甚至更長。作為兼具刺擊與劈砍功能的重要近身格斗兵器,古人對銅劍的長度一味追求,而其強度與韌性的辯證關系卻無法打破,因此銅劍的整體強度隨長度的不斷增加而愈顯脆弱。所以相對于同時期其它尺寸短小的青銅兵器,銅劍在戰爭使用中的毀損率是較高的。為解決這一問題,戰國時期出現了復合銅劍鑄造技術[8]。所謂復合劍,是指劍脊和劍刃采用以不同成份配比的青銅合金分別澆鑄的青銅劍,這種劍的劍脊與劍刃呈現不同的顏色,前者呈紅銅色,而后者呈金黃色,故又俗稱“插心劍”或“銅鑲劍”[9]。復合銅劍的出現,無疑是解決銅劍長且堅利卻易折斷這一矛盾的極佳方案,但由于制作方法復雜,工藝水平較高,復合劍在當時僅有少量制作而難以普及。東周銅劍作為滿足大規模戰爭需要的常備兵器,被列國大量制作生產,但其絕大多數仍是由單一質地青銅、以傳統模范制作工藝制作而成的。在戰爭頻仍、兵器制造量大增、兵器損耗率極高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再次利用大量經戰爭損毀的青銅劍,成為上至統治階層、下至鑄劍工匠都面臨的問題。銅劍是東周時代使用量較大、損耗率較高的常備兵器,對長度尚能達到使用需要的斷劍,經磨制改造后重新利用,可實現快速裝備軍隊,使之能夠在短時間內再次投入戰爭使用。相對于重新鑄劍在材料消耗、用工量、工時周期等多方面的巨大投入與付出,采取對斷劍加以磨制改造、重新利用的方式,在一定戰爭條件下不失為一種合理的選擇。

另外,要考察東周時期銅劍改制現象存在的原因,還必須考慮區域性因素的影響。銅劍經改制后再次利用,是東周時期通行列國的普遍現象,還是某些落后地區的獨特傳統?畢竟在經濟條件落后、青銅制作工藝水平較低的地區,出于成本和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可能會形成制作和使用改制銅劍的傳統,此種解釋亦不乏合理性。然而對該問題的解答,需建立在各地區對本區域內改制銅劍的數量實現精確統計的基礎上,目前下結論為時尚早。

四、結 語

東周銅劍的改制利用是尚未被學者關注的一種特殊現象,該現象的存在,反映出以往對古代青銅器重新利用問題的認識尚有局限性。僅從筆者對部分東周改制銅劍實物的粗淺觀察與統計來看,這一現象并非偶然,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窺斑見豹,筆者估計,目前收藏于國內各博物館、文博機構內的改制銅劍應不在少數,尤其基層博物館的保存數量可能更多,如能將這類銅劍與東周扁莖式劍做甄別區分,極有意義。作為古代器物改制現象的又一代表范例,東周銅劍改制的狀況及其所涉及的相關問題,值得做深入研究與探討。筆者撰文提出這一特殊現象,意在拋磚引玉,期待引起更多學者的研究關注。

————————

[1]林壽晉:《東周式銅劍初論》,《考古學報》1962年2期。

[2]《考工記》中專有“桃氏為劍”一節,對銅劍的形制及其比例關系做了明確規定:“桃氏為劍。臘廣二寸有半寸,兩從半之。以其臘廣為之莖圍,長倍之。中其莖,設其后。叁分其臘廣,去一以為首廣,而圍之。身長五其莖長,重九鋝,謂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長四其莖長,重七鋝,謂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長三其莖長,重五鋝,謂之下制,下士服之?!?/p>

[3]王先謙:《荀子集解》,載《諸子集成》第二冊,中華書局,1954年,第194頁。

[4]華覺明:《中國古代金屬技術——銅和鐵造就的文明》,大象出版社,1999年,第196頁。

[5]徐琳:《中國古代治玉工藝》,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第100—103頁。

[6]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01頁。

[7]可暫舉一例:山西侯馬上馬村墓地M15∶20,鋒刃底部作坡形,扁平莖后端殘,殘長32厘米(詳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筆者認為,從形制及“鋒刃底部作坡形,扁平莖后端殘”的描述來看,此器為銅劍折斷后改制而成的可能性較大。

[8]廉海萍,譚德睿:《東周青銅復合劍制作技術研究》,《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第14卷增刊,上海博物館,2002年,第319—320頁。

[9]鐘少異:《龍泉霜雪——古劍的歷史和傳說》,三聯書店,1998年,第125頁。

〔責任編輯:許潞梅〕

猜你喜歡
改制
改制后農商銀行內部審計監督機制管理探討
財會學習(2017年13期)2017-07-17 13:12:02
國有企業改制的政策性與法律性思考
對國有企業改制調賬有關問題探析
財會學習(2016年19期)2016-11-10 04:31:08
事業單位改制后業績評價指標體系分析
事業單位改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探析
中國市場(2016年21期)2016-06-06 04:39:51
社會資本參與公立醫院改制模式解析
商(2016年3期)2016-03-11 10:13:12
淺談企業改制發展歷程中的文化轉型
淺談物業管理企業的改制與持續發展
企業導報(2015年20期)2015-11-30 22:08:07
“文化改制”后的戲劇院團路向何方?
戲劇之家(2015年13期)2015-08-07 17:35:55
克拉瑪依市油田改制企業績效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91亚洲视频下载|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网站|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青草精品视频|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 999精品在线视频| 欧美福利在线|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久看视频|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 欧美第二区|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干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色综合网|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美女被操91视频| 色成人亚洲| 在线欧美a|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网|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色AV色 综合网站|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毛片在线播放a| 国产在线日本|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导航在线|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yxsp| 深爱婷婷激情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日韩av在线直播|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国产综合网站|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三级韩国三级理|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91偷拍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