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吉
(重慶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重慶 401121)
對于橋梁結構設計而言,一方面需要設計人員有較為豐富扎實的理論知識,并且還需要有著一定的工程經驗,任何主觀方面的偏差都將會導致使設計的準確性受到影響。目前我國橋梁設計過程中,十分重視結構強度。但是,結構的耐久性卻遭受到了忽視,耐久性的影響因素短時間內無法觀察出來,然而一旦出了問題,就可能會出現人員生命和財產損失,并且需要龐大的維護資金,進行修復重建。
在我國,橋梁設計理論以及結構構造方面仍然不夠完善,在橋梁的設計領域特別是在施工過程中、后期的使用安全性問題還有這很多的地方需要改進。在設計時,結構設計最主要的就是要選擇出一套經濟合理的方案。在對結構設計是,設計過程中的每個因素都必須要符合規范要求,并且要遵守著安全管理制度,以此來保證結構的安全,這對于橋梁設計時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在設計過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項:
我國橋梁的設計經過了很多的理論研究和工程中的實踐,并且在結構設計這方面也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是,這些研究只是在材料以及統計分析方面所出發,忽略了對橋梁設計中耐久性的提高,在實際的橋梁工程中,由于很多的因素影響,耐久性這個問題已經是橋梁設計過程中重點的問題,并且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耐久性也會由于施工的不規程從而降低。在長期以來,設計人員只是對計算方面進行了重點的研究,卻把結構構造的細節方面忽略不計。在常規的設計過程中,對于問題的解決通常是一蹴而就的解決,但是對于耐久性方面的問題,要考慮到時間的因素。橋梁的耐久性關系到橋梁在日后的使用以及維護方面的問題,必須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在橋梁中由于自身的用途以及所在的地點不同,主要的承載力就是風荷力以及車輛的荷載,這兩種的荷載軍都是動荷載。橋梁在動荷載的作用下將會使內部產生循環的應力,這些循環應力在橋梁內部的反復循環將會導致橋梁不斷的積累疲勞損失。在橋梁施工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從而無法使內部材料能夠均勻以及連續,在這里面存在著很多細小的缺陷。這些細小的缺陷在動荷載的作用下不斷放大,從而形成了較大的損傷,一旦這些損傷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一些肉眼可見的裂紋。隨著這些裂紋不斷的增加,將會在以后的某個時間內發生災難性的脆性斷裂,導致十分嚴重的后果。所以,要想更好的是這些災難避免發生,就必須要提前做好疲勞損傷的防治工作,并且要對其足夠的正式,把一切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之中。
在橋梁設計時,必須要在滿足正常使用的基礎上作為前提。但是,在橋梁的實際運營過程中,其荷載力并不都是在設計的允許范圍之內。所以,在對橋梁的荷載力進行選取過程中,首先所要考慮的就是超載的防治措施。超載將會使動荷載應力增大,將會使損傷的現象加劇發生。如果荷載的損傷一旦比正常設計的要求要高的話,那么,損傷的即便是荷載消失之后也是沒有辦法恢復。如果超載過于嚴重的話那么將會導致橋梁結構的破壞,甚至是引發事故的發生。超載這個問題將會對橋梁的安全以及耐久性影響,所以,對于橋梁的超載問題必須要加以研究。
在地震區的橋梁結構,由于地震作用的過程中,會對橋梁產生一定的破壞,并且在對橋梁結構設計的過程中,對橋梁的動荷載的作用進行了充分的考慮,所以在對鞏固動荷載的有效措施的基礎上,一定要對橋梁結構的抗震性能進行充分的考慮,并將兩者進行合二為一。對橋梁結構的抗震性一定要進行嚴格的要求,進一步保證橋梁的在施工過程中的質量,不能對任何細節方面進行疏忽,這樣都會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隱患,例如:在改進操作工藝的過程中,對結構內部材料的整體連續性進行加強;不僅要對強橋梁支座的錨固進行加強,還要進一步的提高墩臺強度,同時也要對基礎結構的連接強度進行提高;要科學合理的增加配筋,這樣才能使結構具有更好的延性。
在橋梁設計過程中,為了避免使橋梁結構質量發生問題,相關的設計人員必須根據實際的情況來進行設計,避免樁基位置較低的現象發生,從而能夠使橋梁的質量得到保證,在橋梁標高也能夠準確。
在對地基上帶基樁的混凝土壓力考慮過程時,要從深層方面進行考慮。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是,很多的普通橡膠支座都是設立在伸縮縫當中,這么做是十分危險的,而橡膠的支座是必須要設立在橋梁的結構上面,如果設立在伸縮縫中,那么在長久的車輛荷載作用之下就導致裂縫拉斷的現象發生,由此可知,橡膠支座在橋梁當中的作用,將會直接影響著橋梁的結構安全以及長久性。所以,相關部門一旦發現此問題必須及時改正,保證橋梁結構不出現問題。
在橋梁設計時,最好要保證橋梁的設計能夠和線路形成正交的形式,這樣能夠有效的減少橋梁的長度,并且還要在橋梁的適當位置處設立伸縮縫,通過伸縮縫來使受拉區的長度有效的縮短,從而能夠減小橋梁收縮變形現象,以此來控制橋梁的傾向裂縫發生。
在對橋梁結構進行設計過程中,不僅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并且又極其系統的工程,為了使橋梁工程不出現問題,需要相關的設計人員要有這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及經驗,以此來更好的保證橋梁工程不出現問題。
[1]吳海軍.橋梁結構耐久性設計方法研究[D].同濟大學.2007,12(24):132-136
[2]徐徉.橋梁結構設計問題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2(24):162-167
[3]白瑾.關于橋梁結構設計問題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2(24):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