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紅
企業工會是職工的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不僅擔負著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也承擔著服務企業大局、協調企業與職工利益關系的責任。當前,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傳統的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發展,必須對其進行改善和補充,才能更好地發揮工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一、工會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一)有利于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導向
新《工會法》的頒布進一步明確了我國工會具有固有的政治性、鮮明的階級性以及廣泛的群眾性。現階段,企業經濟效益發展不平衡,行業間收入差距較大,人們思想活躍。在此情況下,工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以為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為廣大職工提供正確的思想政治導向,引導廣大職工樹立社會主義理想,深刻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本質、規律和趨勢。
(二)有利于推進職工的全面發展
職工的全面發展的核心和關鍵是職工素質的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質是人的素質的核心和靈魂,這就決定了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引導職工的全面發展。工會可以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培養職工的進取心和責任感,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盡量滿足職工合理的物質文化需求。
(三)有利于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的一項系統工程,它的形成、建設和完善需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和改進。工會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了企業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對企業文化具有導向作用;推動了職工的自我意識覺醒和自身修養的提高,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思想保證;還可以通過說服教育和疏導化解企業文化建設中的矛盾和阻力,有利于企業文化建設落到實處。
二、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管理模式滯后、思想認識不足
現在我國很多企業思想仍然采用傳統的工作模式,與現代企業的發展不適應,部分工會干部還不能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經常脫離企業的實際需要,也不能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轉化為企業的具體要求,造成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說教化,不能為職工群眾所接受。
(二)思想政治教育職能受限
我國現行的工會干部工資制度、工會經費的撥繳方式和人事制度損害了工會的獨立性,導致工會維權受到嚴重制約。
第一,工會的會員資格界定不準確。按照新《工會法》的規定,企業高層管理者也可以加入工會。然而,高層管理者的利益更多的與企業所有者相關。當雇主與職工之間發生沖突時,他們是不可能真正站在職工的立場上為維護雇員的利益而與雇主抗爭的。
第二,工會在經濟上不具有獨立性。工會經費的主要來源是企業本身。這種撥繳方式,使得工會在經濟上嚴重依附于企業,從而喪失了獨立性。
第三,工會人事制度影響其獨立性。當前我國工會領導人一般是由上級行政機關任命的。這樣會導致工會領導人在代表職工維護利益時可能從行政方面考慮自己的利益是否會受到損害。
(三)相應法規不健全
由于工會立法的不完善,工會還不能完全發揮有效的作用。新《工會法》規定了工會有權“要求糾正”、“提出意見”、“要求重新研究處理”等,然而該法中并沒有任何追究企業責任的條款。工會有對企業的要求權和對政府的請求處理權,這些權利的規定卻過于籠統,缺乏可操作性。
(四)聯系實際不緊密
長期以來,我國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具有片面化傾向。一方面表現為內容的隨意變化,造成缺乏重點,容易導致職工思想上的迷茫。另一方面表現為對傳統和外國外優秀的思想資源的摒棄。
三、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一)更新觀念,樹立“四種意識”
第一,樹立“責任”意識。工會干部在實際工作中要發揚踏實的工作作風和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堅持從實際出發的精神,主動深入了解真實情況和想法,有針對性的工作。
第二,樹立“全局”意識。隨著工會工作的范圍的不斷擴大和工作重要性的增強,工會干部善于用全局的眼光去思考和處理新問題和新情況,時刻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鮮活性,增強工作的創造性和主動性。
第三,樹立“服務”意識。工會全心全意的為職工服務,把滿足基層職工的需要作為核心工作,才能確保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得到全體職工的認同。
第四,樹立“創新”意識。要積極探索適合職工現狀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積極研究適于職工思想變化方向的新辦法和新措施,保證工作的持續性。
(二)切實加強工會的獨立性
第一,明確確定工會會員入會的標準確定只有雇主相對人方可加入工會。所以不屬于雇主相對人的雇主及其代表人或代理人就不應具有工會會員資格,如:公司董事、高級經理、外資企業的代表人等。
第二,盡快澄清工會會費的主要來源是由工會會員支付的客觀事實。企業向工會撥繳的是企業稅前支出,計入成本,而不是企業的利潤。這筆錢的實質是勞動者工資中的社會組織費用,是勞動者支付給工會的。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撥繳工會經費的做法,容易造成企業出錢養活工會的假象。
(三)大力完善法規制度建設
細化企業侵害工會的法律責任及其處罰措施,加大企業違法的成本。明確指出違反《工會法》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違法行為人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處罰,確保工會法的全面實施。
四、進一步豐富教育內容和方式
豐富工會教育內容必須適應形勢需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一方面用科學發展觀去批判吸收中國傳統的教育內容,使之在當今社會發揮積極作用;另一方面,用科學發展觀分析并吸收西方優秀的文明成果,尤其是其中與市場經濟相匹配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等等。豐富工會的教育內容,使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貼近市場經濟的現實。
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各項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不僅要繼承傳統工作方法中那些宣傳性好、實效性佳的方法,還要采取各種豐富多彩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增強教育工作的吸引性。可以通過開展文藝、體育等活動,讓更多的職工參與到其中來,使職工在娛樂和放松中不經意間就接受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