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軍偉
摘 要:營改增是我國稅收領域的一場重大改革,因此也是對國民收入分配的一次小范圍的調整,所以它必然會對市場主體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產生影響,本文試圖結合營改增試點的現實結果,來探討營改增給企業這一市場經濟主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把握機遇,應對挑戰的對策。
關鍵詞:營改增;市場主體;企業;機遇挑戰
營改增是從2012年開始進行的一場聲勢浩大的稅收領域的改革,而最近幾天,電信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再次讓其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稅收是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一個重要部分,而營改增在對稅負分攤進行調整的同時,也必定會對初次分配涉及的主體產生一定的影響,企業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主體之一。
營改增涉及的企業主體主要是稅法中規定的應繳納營業稅的幾大行業,包括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等。 從整體上來說,營改增是為了降低企業的總稅負,避免營業稅的重復征稅,保證稅收的公平性,為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提供一個契機。但由于各個行業所處的地位以及各個企業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有所不同,所以,具體到各個行業、各個企業卻是風險與機遇并存。
一、機遇
營業稅的稅率是5%或者3%,而改革后的增值稅的稅率,小規模那納稅人基本上是3%,一般納稅人稅率在原來17%和13%兩檔的基礎上新增了11%和6%兩檔稅率。不難看出,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來說,稅率變動是有利的。原來適用3%營業稅的企業稅率沒有變化,而原來適用5%營業稅率的企業現在降為3%,所以總體來說,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會明顯降低。
對一般納稅人來說,營改增之后的稅率會有或多或少的增加。這似乎與營改增的初衷不相符合,但要考慮到一點,對一般納稅人來說,增值稅是可以抵扣的。也就是說只要企業的財務制度健全,納稅申報及時合規,營業額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增值稅是可以用進項稅抵扣掉的,企業最終繳納的只是增值部分的稅收。所以,對大部分一般納稅人來說,營改增最終會使企業的稅負有所減輕。
二、挑戰
(一) 短期來講,部分企業稅負可能增加
理論上講營改增應該能夠降低企業的稅負,但在試點過程中卻發現有些企業的稅負不降反升,比如交通運輸業。分析可知,這是交通運輸業特殊的行業性質和試點范圍的有限性造成的。交通運輸業的主要業務就是實現人員和物資的地域間流動,這就決定其業務活動所涉及的地域范圍非常之廣。而目前的營改增還處于試點階段,只有試點區域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抵扣,其他區域則不行,這就造成交通運輸業無法進行全部抵扣,從而使其稅負增加。
但是,從分析可以得知,這應該是改革試點過程中出現的短期現象。長期來看,隨著各個環節和區域完成改革,抵扣鏈條更加健全,企業的稅負最終會下降。不過,短期內的稅負增加也需要相關企業采取措施加以應對。
(二) 財務制度不健全,無法充分享受改革紅利
在交營業稅體制下,由于納稅程序相對簡單,因此部分企業對財務制度的完善不甚重視。而在改交增值稅后,企業需要進行增值稅納稅申報和抵扣認證,這就對企業財務人員的素質和財務制度的健全性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不然的話,企業可能由于缺乏相關的憑證材料而無法進行抵扣,從而無法從改革中獲取最大收益。另外,也可能因不熟悉新的適用法規而違反相關規定招致不必要的損失,從而對企業的經營業績產生沖擊,甚至影響企業現有的市場地位。
三、對策
企業為了減輕改革對自身造成的不利影響,最大程度的享受改革紅利,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 及時了解掌握最新政策動態,與主管稅務機關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
企業要實時關注最新的政策動態及實施條例,及時了解掌握改革試點的相關政策,強化企業涉稅事項管理。營改增政策剛剛推出不久,與之相關的政策、實施辦法也陸續公布實施。因此,企業要與稅務部門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及時獲得相關信息,充分利用稅務機關的各種資源與力量,以幫助企業解決涉稅事項管理過程中的各種實際問題,為企業合法納稅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及基礎。
(二) 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應納稅額的計算及會計核算的變化等給會計人員帶來新的考驗,因此企業要組織安排會計和涉稅人員參加相關稅務知識的輔導培訓,認真及時研究新政策的規定并熟悉相關業務處理,做好企業會計核算和納稅管理工作,盡量降低企業涉稅風險,以保證企業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避免不必要的成本發生,提高企業競爭力。
(三) 建立和完善企業財務制度,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應該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財務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確保不相容職務的分離,加大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收到發票時要嚴格審查,確保其填制的合法性;對外開具發票時,也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填寫,嚴防舞弊現象的發生,保證憑證資料的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從而為依法進行增值稅納稅申報抵扣提供保證,避免因違法違規帶來的無謂損失,確保改革真正給企業帶來稅負的減輕。
四、總結
營改增是我國稅收領域的一項重大改革,涉及面很廣,影響范圍很大,其中受影響最直接,程度最深的市場經濟參與者就是企業。在營改增的過程中,企業既面臨著機遇,也迎接著挑戰。但通過營改增這一環的改革,帶動企業財務制度和其他方面的聯動改革,能夠對我國宏觀經濟進行一次內部優化,從而改善我國整體經濟環境,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參考文獻:
[1]程雙華. 淺談營改增對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 財務與管理,2013年6月
[2]劉尚希. 營改增風險何在[J]. 西部大開發, 2014,(4)
[3]青山. 解讀營改增[J]. 現代商業, 2013,(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