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雄
摘 要:我國目前正處在深化改革的社會轉型時期,各種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了劇烈的碰撞,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世界觀、道德觀和價值觀,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毋庸置疑,記者在傳播信息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傳遞公平與正義、揭露社會的陰暗面,被人稱之為“無冕之王”,然而近年來卻發生了不少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缺失的事情,令人咋舌。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出現錯位,就容易造成整個社會的混亂,嚴重的影響到社會進步的發展。當下我國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的記者隊伍十分龐大,加強記者的職業道德建設,提高記者素質修養,促進行業自律已是勢在必行。
關鍵詞:新聞;記者;職業道德
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愛崗敬業是從業人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敬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在職業崗位上盡職盡責,確立強烈的職業責任感,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作為新聞記者只有嚴格按照這個基本要求,才能盡忠職守,肩負起使命。如果新聞從業者不認同自己職業的價值和意義,就不可能敬業樂業。在個人發展同事業發展之間,在實現人生價值的目的與手段之間,完全可以在愛崗敬業中統一起來。敬業也就是自愛自強,是主人翁意識和為人民服務精神的統一。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核心,也是新聞記者的工作宗旨和出發點。
綜觀我黨新聞事業的發展,從延安時期一直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許許多多的新聞工作者,為了民族的解放、社會主義的建設無不恪守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奉獻著自己的一腔熱血。有在采訪過程中舍己救人的;有不畏權貴硬是把貪官老虎拉下馬的;有為貧困地區捐款捐物并呼吁社會各界扶危濟困的;有為揭露社會陰暗面而不怕打擊報復的。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新聞記者愛崗敬業的職業素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新聞記者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傳播者,他們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和公正性。新聞記者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就是職業道德的淪喪。沒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也就談不上愛崗敬業了。
誠信守法、清正廉潔是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的行為規范
誠信守法是職業態度的起碼要求。在記者的職業中,只有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清正廉潔才能實現崇高的職業理想和人生境界,才能促進事業的興旺發達。新聞記者如缺失了這種行為規范,就沒有了新聞的真實性,就沒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境界,就不能報實情、說真話,就可能從個人和小團體利益出發,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作不公正的報道,違反新聞報道的真實、客觀的原則,甚至違紀違法。
2013年10月18日,廣州《新快報》記者陳永洲因受人指使收人錢財,連續發表針對中聯重科的大量失實報道,被長沙警方跨省刑事拘留。根據這一事件,新華社發表評論說:法律是社會行為的準繩,無論是記者還是媒體,其社會活動都必須在法律準繩下,這種利益熏心、圖名為利背叛職業操守的記者必須受到嚴懲。
新聞記者通過新聞手段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反映大眾的訴求,代表人民群眾進行輿論監督。在這過程中,新聞工作者必需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而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以權謀私、巧立名目索取錢財等不正之風,都是新聞記者職業道德所禁止的。遵紀守法,清正廉潔不僅是體現從業者對國家、對人民以及對職業利益的尊重與保護,更是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的行為規范。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是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的準則
新聞媒體服務于黨,服務于社會主義、服務于人民,這是我國新聞事業的明確定位。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是我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準則。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就是從實際出發,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及時傳播黨的主張,反映人民的呼聲,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這就要求新聞記者要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在新聞報道中要弘揚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動員和團結全國人民投身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來。新聞報道中不得宣傳格調低劣有害于人民身心健康的內容,更不能詆毀或否定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這是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重要體現。
1960年2月7日,新華社記者穆青等三人,在《人民日報》發表了《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長篇通訊,極大地激發了人們戰勝困難、艱苦奮斗的精神,引發了全國學習焦裕祿的熱潮。時至今日,焦裕祿的精神仍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江澤民提出:“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由此可見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意義重大。
維護新聞真實性是新聞記者必須講究的職業道德
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報道講究真實性和客觀性,不能為追求轟動效應去捏造歪曲事實。只有從職業道德的角度去認識新聞必須真實,才能提高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素養。
近年來由于一些記者受到各種利益驅使以及新聞監管力度不夠,虛假新聞時有發生,其中有些人為奪人眼球的不實報道甚至一度造成社會的惶恐。比如,某城市電視臺報道的“紙餡包子”事件。又如,某省報在新聞報道中向受眾傳達了“西安市已經被確定為國家第五個直轄市”的虛假消息,引起了社會輿論嘩然。
維護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記者職業道德中重要內容之一。任何虛假的報道都是對人民群眾的欺騙和愚弄,都是違反新聞職業的行為;而作虛假新聞及不實的報道,不僅使新聞記者的聲譽受損,也令媒體自身的公信力深受影響。新聞記者肩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其所發出的每條消息都牽動著千家萬戶。因此,要把維護新聞真實性,上升到職業道德的高度來認識。
在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進程中,離不開記者的鼓與呼。而作為這一偉大事業的傳播者和宣傳者,更應提高自身的品行修養,忠于職守、清正廉潔,恪守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發揚團結協作精神,遵守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將革命先驅李大釗 “鐵肩挑道義,妙手著文章” 的至理名言時刻銘記于心,肩負起時代賦予新聞記者的歷史使命,為圓中國夢作出應有的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