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芬++++李曉麗
[摘要] 目的 探究護理干預對手術室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患者12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方法分成兩組,每組64例,對照組予常規護理,研究組予護理干預,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切口愈合和切口感染情況。 結果 予不同護理方案后,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為96.88%,明顯高于照組79.6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手術切口的甲級愈合率為81.25%,明顯高于對照組60.9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研究組手術切口發生感染3.12%,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手術室應用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療效和切口愈合,降低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和研究價值。
[關鍵詞] 護理干預;手術室;切口;感染;預防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21-0070-04
患者手術后切口感染屬于臨床外科的常見院內感染,可對患者預后恢復和醫院造成嚴重影響。為了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發生,加強并重視相關預防及控制一直屬于醫院研究的重要課題。加強手術室的護理管理,包括嚴格管理環境、嚴格控制無菌操作、合理應用手術期間的抗菌藥物等,對手術室的切口感染預防具有重要意義[1]。本文主要對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64例患者予手術室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患者128例,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方法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64例。研究組男34例,女30例,年齡18~59歲,平均(29±6.38)歲,其中闌尾炎手術14例,胃部手術12例,膽道手術11例,腹部手術10例,腸道手術8例,甲狀腺手術9例;對照組男33例,女31例,年齡19~58歲,平均(28±6.76)歲,其中闌尾炎手術13例,胃部手術10例,膽道手術12例,腹部手術11例,腸道手術9例,甲狀腺手術9例,排除其他感染因素。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手術種類等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年齡>18歲且<60歲者;均符合手術治療相關征象;均簽署治療和護理方案的知情同意書;無手術及應用麻醉藥物的禁忌證[2]。排除標準:嚴重的心肝腎臟等內科疾??;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痪窈托睦砑膊≌?;理解和意識不清晰者;不配合治療和護理方案者。
1.3方法
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方法分成兩組,每組64例,對照組予以手術室常規護理,研究組予以手術室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3.1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結合臨床手術室情況,分析患者出現手術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包括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殺菌意識觀念比較薄弱、患者皮膚消毒不嚴格、室內空氣感染和手術室器材的消毒不嚴格,進而造成患者切口感染[3]。
1.3.2護理干預方法 強化護理人員的殺菌意識手術室屬于臨床重要科室,消毒殺菌質量直接對患者的健康產生影響,所以手術室需要強化護理人員殺菌和消毒的意識以及加強醫生無菌手術觀念。實際管理中可以通過定期思想教育和操作指導進行規范,并建立專門的監督小組,進行制度完善。切口感染相關診斷標準依據衛生部《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執行,結合患者切口的感染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干預。①手術前護理干預,針對患者皮膚的消毒不合格造成的切口感染問題,臨床需要采取的措施分為術前皮膚消毒和清潔,減少皮膚的細菌量。針對需要除去毛發的手術部位,去除的時間需近手術時間,最佳時間為手術前一天或當天;并且注意患者皮膚表皮的疼痛、損傷和刮痕造成患者切口的感染發生。②手術室護理干預,首先需要嚴格加強手術室的空氣質量,空氣質量可造成空中細菌、顆粒進入切口進而機體感染發生。護理人員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擦拭和空氣凈化,且對于手術室的臨床應用器械需要進行定期的手術室消毒。手術室的醫護人員需要嚴格進行無菌操作,并進行手術室人數的限制,降低細菌量。針對手術室的器械,護理人員需要進行每次的定期氧氣的濕化瓶、器械等消毒,并加強器械管理和檢查,從而降低患者切口感染[4]。手術縫皮嚴格按照《外科學》手術操作要領執行操作,手術室術后護理、換藥用具的消毒滅菌,會直接影響到患者切口愈合。因此手術換藥可予以單一包裝換藥包和拆線包。醫生和護士人員需要嚴格洗手和消毒,應用一次性擦手紙,且換藥時需要每人一擦手,換藥主要由醫生操作,護士在旁邊協助換藥。重視病房的空氣潔凈、消毒,并保持各物表面與地面的清潔。病室需要每日定時通風,換藥前的空氣予以紫外線的消毒,并予以地面消毒,廢棄物定時處理,換藥需要專人負責,并嚴格進行無菌操作。同時重視切口和引流管的護理干預,予以無菌紗布,此外,更換敷料應固定好,注意防止應用引流管患者的流液倒流,進而有效避免感染。
1.4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計分析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手術切口的愈合以及切口的感染發生情況。
1.5療效標準
1.5.1臨床療效標準 依據相關臨床標準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分為痊愈、有效和無效[5]。痊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且傷口愈合為甲級;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且傷口愈合乙級;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明顯變化,傷口丙級愈合或出現不愈。
1.5.2手術切口愈合標準 依據相關臨床標準將患者的手術后的切口愈合程度分甲級、乙級和丙級[6]。甲級愈合表示手術以后患者的切口沒有出現不良反應;乙級愈合表示患者的手術切口的愈合效果欠佳,并存在積液、血腫和皮膚的壞死等癥狀,但是沒有存在化膿;丙級愈合表示患者的切口存在化膿癥狀,并且需敞開切口,或切口需引流。endprint
1.6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8.0軟件包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
予以不同護理方案后,研究組有效62例,有效率為96.88%,對照組有效51例,有效率為79.6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n(%)]
注: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數之和)/組例數×100%;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兩組患者的手術切口愈合情況
予以不同護理方案后,研究組患者手術切口的甲級愈合人數52例,愈合率為81.25%,對照組患者甲級愈合人數39例,愈合率為60.94%;研究組丙級愈合人數2例,愈合率為3.12%,對照組患者丙級愈合人數12例,愈合率為18.75%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乙級愈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手術切口愈合情況[n(%)]
2.3兩組患者手術切口相關感染情況
予以不同護理方案后,研究組患者手術切口發生感染3.12%,對照組患者手術切口發生感染18.75%,兩組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手術切口相關感染情況[n(%)]
3 討論
在臨床中,手術后出現切口感染的情況時常發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臨床療效和預后恢復的生活質量。大量臨床研究文獻顯示,手術室管理與切口感染具有密切相關性,其中手術器械、空氣、醫護人員的操作和患者體質等因素,均可造成患者切口感染。加強并重視手術室各環節護理干預工作,這對患者切口感染、術后并發癥的降低以及提高醫療質量與護理質量均具有重要臨床意義。當患者出現手術切口感染時,可造成切口的延期愈合,甚至是裂開,進而對患者后期的治療產生影響,因此,手術室需要重視患者術后切口感染和預防護理工作,才能夠有效提升患者預后恢復。本研究中主要對手術患者予以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得出予以不同護理方案后,研究組效果有效率96.88%,比對照組的79.69%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本研究結果表明,對手術治療患者予以手術室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療效,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針對患者手術后發生切口感染的多種因素,手術室護理干預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從細節處管理,減少各類可造成感染的原因。因此,需要加強手術室的護理干預,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醫護工作者抗感染意識的樹立,強化無菌操作的觀念,有效降低手術室的細菌微生物,保證手術室空氣和器械的定期殺菌,從而有效降低患者術后感染,最終提升患者療效和預后恢復的生活質量[7,8]。在手術室護理干預措施中,護理人員需結合可能造成術后切口感染原因,制定相應的護理干預方案,并隨病情的進展進行修改和完善。護理人員術后需嚴格控制患者其他疾病的預防和發生,并予以患者針對性的飲食護理。提倡患者食用高維生素、低脂肪和高蛋白等食物,保持足夠營養攝入,提升機體的免疫力,進而有效抵抗細菌感染的發生,同時手術預后注意抗生素的嚴格合理應用[9]。
近年來,臨床相關手術室應用護理干預在切口感染預防效果的研究文獻比較多。在王素佳等[10]研究中,通過設立分組分別予以常規護理和護理干預,得出護理干預后的手術室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顯比常規護理患者低,表明加強并重視患者手術室相關護理管理及重視,對患者切口感染率降低具有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通過對患者設立分組予以不同護理方案,并分析患者切口愈合情況,得出研究組患者手術切口的甲級愈合率為81.25%,比對照組的60.94%高,差異具統計學意義。本研究結果與臨床相關文獻的研究結果相符合,進一步證實了手術室護理干預在切口愈合中的有效可行性[11]。同時,本研究對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研究組患者的手術切口感染率為3.12%,明顯低于對照組18.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關于手術室護理干預在臨床手術后感染預防中的深入價值,需要以后臨床進一步研究證實[12-17]。
綜上所述,手術室應用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療效和切口愈合,降低術后切口感染的發生,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和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 孫濤,袁敏. 手術室防止手術部位切口感染的護理干預[J]. 醫藥前沿,2012,29(17):234-238.
[2] 白巖峰. 手術室切口感染預防的護理干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34(21):362-364.
[3] SilviaMunoz-Price,L.Birnbach,D.J.Lubarsky,et al. Decreasing operating room environmental pathogen contamination through improved cleaning practice[J]. 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12,23(9):467-469.
[4] Lucki M.M,Napier D.E,Wagner C. Preoperative car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s during the wait time between emergency department discharge and operating room admission for surgical repair[J]. Orthopaedic nursing,2012,32(5):342-346.endprint
[5] Emuna J,Kisner D.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nitiative: Implementations and observations[J]. Journal of Vascular Nursing,2011,29(1):516-521.
[6] 龔喜雪,盧梅芳. 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分析與手術室護理干預[J]. 中國醫藥導報,2011,8(3):91-92.
[7] 張小霞,舒光雅. 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預防消化道手術患者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 34(5):726-732.
[8] 李小霞,古秀清,陳小瓊.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骨科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3,36(11):519-523.
[9] 史玉華. 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及手術室護理干預分析[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12):1796-1797.
[10] 王素佳,路艷. 護理干預在手術室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觀察[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5):871-872.
[11] 吳海英,全日紅,蔡亞娜.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效果觀察[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9(3):328-332.
[12] 李映敏. 手術室切口感染防止的護理干預結果分析[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34(9):718-722.
[13] 劉瑩瑩,高健,周娟. 防止手術室切口感染的護理干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2):303-304.
[14] 文傳鳳,李玲,孟增紅,等. 手術室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應對策略[J]. 中國現代醫生,2010,48(5):69-71.
[15] 黃靜,段麗麗,馮新瑋, 等. 手術室護理人員對患者術中壓瘡認知與防范行為培訓研究[J]. 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86-88.
[16] 王彩云,張穎. 手術室護理的??苹l展與展望[J]. 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5-8.
[17] 郭杰,王麗波,楊玉美,等. 手術室??谱o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 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20-23.
(收稿日期:2014-02-26)endprint
[5] Emuna J,Kisner D.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nitiative: Implementations and observations[J]. Journal of Vascular Nursing,2011,29(1):516-521.
[6] 龔喜雪,盧梅芳. 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分析與手術室護理干預[J]. 中國醫藥導報,2011,8(3):91-92.
[7] 張小霞,舒光雅. 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預防消化道手術患者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 34(5):726-732.
[8] 李小霞,古秀清,陳小瓊.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骨科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3,36(11):519-523.
[9] 史玉華. 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及手術室護理干預分析[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12):1796-1797.
[10] 王素佳,路艷. 護理干預在手術室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觀察[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5):871-872.
[11] 吳海英,全日紅,蔡亞娜.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效果觀察[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9(3):328-332.
[12] 李映敏. 手術室切口感染防止的護理干預結果分析[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34(9):718-722.
[13] 劉瑩瑩,高健,周娟. 防止手術室切口感染的護理干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2):303-304.
[14] 文傳鳳,李玲,孟增紅,等. 手術室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應對策略[J]. 中國現代醫生,2010,48(5):69-71.
[15] 黃靜,段麗麗,馮新瑋, 等. 手術室護理人員對患者術中壓瘡認知與防范行為培訓研究[J]. 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86-88.
[16] 王彩云,張穎. 手術室護理的??苹l展與展望[J]. 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5-8.
[17] 郭杰,王麗波,楊玉美,等. 手術室專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 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20-23.
(收稿日期:2014-02-26)endprint
[5] Emuna J,Kisner D.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nitiative: Implementations and observations[J]. Journal of Vascular Nursing,2011,29(1):516-521.
[6] 龔喜雪,盧梅芳. 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分析與手術室護理干預[J]. 中國醫藥導報,2011,8(3):91-92.
[7] 張小霞,舒光雅. 手術室護理干預在預防消化道手術患者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 34(5):726-732.
[8] 李小霞,古秀清,陳小瓊.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骨科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3,36(11):519-523.
[9] 史玉華. 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及手術室護理干預分析[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12):1796-1797.
[10] 王素佳,路艷. 護理干預在手術室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觀察[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5):871-872.
[11] 吳海英,全日紅,蔡亞娜.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預防胃腸道手術切口感染效果觀察[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9(3):328-332.
[12] 李映敏. 手術室切口感染防止的護理干預結果分析[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34(9):718-722.
[13] 劉瑩瑩,高健,周娟. 防止手術室切口感染的護理干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2):303-304.
[14] 文傳鳳,李玲,孟增紅,等. 手術室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應對策略[J]. 中國現代醫生,2010,48(5):69-71.
[15] 黃靜,段麗麗,馮新瑋, 等. 手術室護理人員對患者術中壓瘡認知與防范行為培訓研究[J]. 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86-88.
[16] 王彩云,張穎. 手術室護理的??苹l展與展望[J]. 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5-8.
[17] 郭杰,王麗波,楊玉美,等. 手術室專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 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20-23.
(收稿日期:2014-02-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