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
【摘要】目的探討腹部超聲對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90例黃疸患者行腹部超聲檢驗, 總結診斷與鑒別效果。結果無膽管系統擴張中沒有誤診病例出現, 膽管擴張漏診率均為0.88%。結論在黃疸性疾病患者的診斷與鑒別中腹部超聲診斷漏診率低, 是臨床值得廣泛推廣的診斷與鑒別手段。
【關鍵詞】腹部超聲;黃疸;診斷;肝內膽管擴張
黃疸是醫學上包括肝細胞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梗阻性黃疸等種類繁多的一大類疾病的總稱。本文以腹部超聲對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分析為研究對象,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 以2011年1月~2013年1月的90例黃疸患者為對象, 分析腹部超聲檢驗在黃疸疾病中診斷與鑒別效果,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的90例黃疸患者, 男71例, 女19例, 患者年齡為22~78歲, 平均年齡57.9~66.74歲, 患者的黃疸病理均得到醫院的臨床驗證。根據有無肝內膽管擴張將90例患者分為兩類, 無膽管擴張63例, 有膽管擴張27例。
1. 2方法腹部超聲檢驗主要是使用美國產GE200腹部超聲儀器, 腹部超聲儀器探頭頻率設定為3.5 MHz。在檢驗前, 患者首先禁食8~12 h, 進行常規檢查。在腹部超聲儀器檢查過程中, 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舒適度, 選擇平臥位、直立位、半臥位或是左側臥位[1]。
1. 3判斷標準判斷膽管系統有無擴張的主要標準在于肝內膽管內徑、肝總管內徑和膽總管內徑。當肝內膽管內徑>3 mm、肝總管內徑>6 mm、膽總管內徑>8 mm時即為膽管系統擴張。
1. 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進行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腹部超聲診斷結果通過腹部超聲診斷與檢驗, 診斷結果見表1所示。
表1腹部超聲診斷與檢驗結果分析
病理 例數 擴張特征
無膽管擴張 慢性活動性肝炎 8 無
急性肝炎 44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 3
肝硬化伴肝癌 2
急性細菌性膽管炎 1
肝硬化伴腹水 5
有膽管擴張 膽總管結石 11 病變部位和性質不同, 膽管擴張程度不一, 最小擴張10 mm, 最大擴張21 mm, 肝內膽管根據擴張程度輕重表現為平行管征和多管征。1例胰頭局限性炎癥病例出現漏診。
膽管癌 4
胰頭癌 7
壺腹癌 2
胰頭局限性炎癥 2
2. 2診斷準確率對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的90例黃疸患者進行腹部超聲檢驗及肝功檢查診斷, 以患者腹部超聲檢驗及肝功檢查診斷的最終確診結果為依據, 判斷腹部超聲診斷與檢驗的準確率。檢驗結果中, 63例無膽管系統擴張中沒有出現誤診病例和漏診病例, 誤診率為0;27例膽管擴張患者中有1例患者胰頭局限性炎癥病例出現漏診, 漏診率均為0.88%。
3討論
黃疸的種類多, 不同黃疸類型產生的原因也不盡相同, 因此, 醫學界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檢測方法, 快速、準確地確定患者的病因和黃疸性質, 并及時作出鑒別診斷[2, 3]。利用腹部超聲技術能夠清楚地看到患者膽囊的大小、形狀甚至是腫瘤等異常情況。對于胰臟來說, 能夠將其大小形狀、有無腫瘤及炎癥、有無胰管擴張、腫瘤大小以及其周圍情況顯示出來[4]。對于由胰頭癌所引起黃疸也能夠進行診斷。作為一種安全、可靠、安全、便捷的臨床檢測方式, 腹部超聲在臨床檢查和鑒別中能夠重復使用。與此同時, 在黃疸的檢查和鑒別中, 腹部超聲的地位也不斷提升, 得到醫學界的認可, 成為黃疸檢驗和診斷的首要工具[5]。
本文對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的90例黃疸患者進行腹部超聲檢查診斷進行回顧性分析, 檢查結果表明: 無膽管系統擴張中沒有誤診病例出現, 膽管擴張漏診率均為0.88%, 有1例患者出現漏診。由此可知, 在黃疸患者的檢測和診斷中腹部超聲誤診率、漏診率非常低, 診斷準確率高。
綜上所述, 在黃疸性疾病患者的診斷與鑒別中腹部超聲診斷具有較高的準確率, 是值得臨床廣泛推廣的診斷手段。
參考文獻
[1] 于昊.超聲對黃疸疾病診斷與鑒別診斷的應用價值.吉林醫學, 2009, 11(3):21.
[2] 何勝英.腹部超聲對8例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分析.中外醫療, 2013(10):170-172
[3] 柴常運.腹部超聲對35例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分析.大家健康, 2013,10(7):1-2
[4] 蔣卓晉, 陸常春, 郭鵬.腹部超聲在黃疸疾病中的診斷價值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3(7):126-127.
[5] 徐宏偉.腹部超聲對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中國實用醫藥, 2011, 6(23):59-60.
[收稿日期:2014-03-25]
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討腹部超聲對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90例黃疸患者行腹部超聲檢驗, 總結診斷與鑒別效果。結果無膽管系統擴張中沒有誤診病例出現, 膽管擴張漏診率均為0.88%。結論在黃疸性疾病患者的診斷與鑒別中腹部超聲診斷漏診率低, 是臨床值得廣泛推廣的診斷與鑒別手段。
【關鍵詞】腹部超聲;黃疸;診斷;肝內膽管擴張
黃疸是醫學上包括肝細胞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梗阻性黃疸等種類繁多的一大類疾病的總稱。本文以腹部超聲對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分析為研究對象,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 以2011年1月~2013年1月的90例黃疸患者為對象, 分析腹部超聲檢驗在黃疸疾病中診斷與鑒別效果,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的90例黃疸患者, 男71例, 女19例, 患者年齡為22~78歲, 平均年齡57.9~66.74歲, 患者的黃疸病理均得到醫院的臨床驗證。根據有無肝內膽管擴張將90例患者分為兩類, 無膽管擴張63例, 有膽管擴張27例。
1. 2方法腹部超聲檢驗主要是使用美國產GE200腹部超聲儀器, 腹部超聲儀器探頭頻率設定為3.5 MHz。在檢驗前, 患者首先禁食8~12 h, 進行常規檢查。在腹部超聲儀器檢查過程中, 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舒適度, 選擇平臥位、直立位、半臥位或是左側臥位[1]。
1. 3判斷標準判斷膽管系統有無擴張的主要標準在于肝內膽管內徑、肝總管內徑和膽總管內徑。當肝內膽管內徑>3 mm、肝總管內徑>6 mm、膽總管內徑>8 mm時即為膽管系統擴張。
1. 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進行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腹部超聲診斷結果通過腹部超聲診斷與檢驗, 診斷結果見表1所示。
表1腹部超聲診斷與檢驗結果分析
病理 例數 擴張特征
無膽管擴張 慢性活動性肝炎 8 無
急性肝炎 44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 3
肝硬化伴肝癌 2
急性細菌性膽管炎 1
肝硬化伴腹水 5
有膽管擴張 膽總管結石 11 病變部位和性質不同, 膽管擴張程度不一, 最小擴張10 mm, 最大擴張21 mm, 肝內膽管根據擴張程度輕重表現為平行管征和多管征。1例胰頭局限性炎癥病例出現漏診。
膽管癌 4
胰頭癌 7
壺腹癌 2
胰頭局限性炎癥 2
2. 2診斷準確率對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的90例黃疸患者進行腹部超聲檢驗及肝功檢查診斷, 以患者腹部超聲檢驗及肝功檢查診斷的最終確診結果為依據, 判斷腹部超聲診斷與檢驗的準確率。檢驗結果中, 63例無膽管系統擴張中沒有出現誤診病例和漏診病例, 誤診率為0;27例膽管擴張患者中有1例患者胰頭局限性炎癥病例出現漏診, 漏診率均為0.88%。
3討論
黃疸的種類多, 不同黃疸類型產生的原因也不盡相同, 因此, 醫學界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檢測方法, 快速、準確地確定患者的病因和黃疸性質, 并及時作出鑒別診斷[2, 3]。利用腹部超聲技術能夠清楚地看到患者膽囊的大小、形狀甚至是腫瘤等異常情況。對于胰臟來說, 能夠將其大小形狀、有無腫瘤及炎癥、有無胰管擴張、腫瘤大小以及其周圍情況顯示出來[4]。對于由胰頭癌所引起黃疸也能夠進行診斷。作為一種安全、可靠、安全、便捷的臨床檢測方式, 腹部超聲在臨床檢查和鑒別中能夠重復使用。與此同時, 在黃疸的檢查和鑒別中, 腹部超聲的地位也不斷提升, 得到醫學界的認可, 成為黃疸檢驗和診斷的首要工具[5]。
本文對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的90例黃疸患者進行腹部超聲檢查診斷進行回顧性分析, 檢查結果表明: 無膽管系統擴張中沒有誤診病例出現, 膽管擴張漏診率均為0.88%, 有1例患者出現漏診。由此可知, 在黃疸患者的檢測和診斷中腹部超聲誤診率、漏診率非常低, 診斷準確率高。
綜上所述, 在黃疸性疾病患者的診斷與鑒別中腹部超聲診斷具有較高的準確率, 是值得臨床廣泛推廣的診斷手段。
參考文獻
[1] 于昊.超聲對黃疸疾病診斷與鑒別診斷的應用價值.吉林醫學, 2009, 11(3):21.
[2] 何勝英.腹部超聲對8例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分析.中外醫療, 2013(10):170-172
[3] 柴常運.腹部超聲對35例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分析.大家健康, 2013,10(7):1-2
[4] 蔣卓晉, 陸常春, 郭鵬.腹部超聲在黃疸疾病中的診斷價值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3(7):126-127.
[5] 徐宏偉.腹部超聲對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中國實用醫藥, 2011, 6(23):59-60.
[收稿日期:2014-03-25]
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討腹部超聲對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90例黃疸患者行腹部超聲檢驗, 總結診斷與鑒別效果。結果無膽管系統擴張中沒有誤診病例出現, 膽管擴張漏診率均為0.88%。結論在黃疸性疾病患者的診斷與鑒別中腹部超聲診斷漏診率低, 是臨床值得廣泛推廣的診斷與鑒別手段。
【關鍵詞】腹部超聲;黃疸;診斷;肝內膽管擴張
黃疸是醫學上包括肝細胞性黃疸、溶血性黃疸、梗阻性黃疸等種類繁多的一大類疾病的總稱。本文以腹部超聲對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分析為研究對象,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 以2011年1月~2013年1月的90例黃疸患者為對象, 分析腹部超聲檢驗在黃疸疾病中診斷與鑒別效果,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的90例黃疸患者, 男71例, 女19例, 患者年齡為22~78歲, 平均年齡57.9~66.74歲, 患者的黃疸病理均得到醫院的臨床驗證。根據有無肝內膽管擴張將90例患者分為兩類, 無膽管擴張63例, 有膽管擴張27例。
1. 2方法腹部超聲檢驗主要是使用美國產GE200腹部超聲儀器, 腹部超聲儀器探頭頻率設定為3.5 MHz。在檢驗前, 患者首先禁食8~12 h, 進行常規檢查。在腹部超聲儀器檢查過程中, 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舒適度, 選擇平臥位、直立位、半臥位或是左側臥位[1]。
1. 3判斷標準判斷膽管系統有無擴張的主要標準在于肝內膽管內徑、肝總管內徑和膽總管內徑。當肝內膽管內徑>3 mm、肝總管內徑>6 mm、膽總管內徑>8 mm時即為膽管系統擴張。
1. 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進行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腹部超聲診斷結果通過腹部超聲診斷與檢驗, 診斷結果見表1所示。
表1腹部超聲診斷與檢驗結果分析
病理 例數 擴張特征
無膽管擴張 慢性活動性肝炎 8 無
急性肝炎 44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 3
肝硬化伴肝癌 2
急性細菌性膽管炎 1
肝硬化伴腹水 5
有膽管擴張 膽總管結石 11 病變部位和性質不同, 膽管擴張程度不一, 最小擴張10 mm, 最大擴張21 mm, 肝內膽管根據擴張程度輕重表現為平行管征和多管征。1例胰頭局限性炎癥病例出現漏診。
膽管癌 4
胰頭癌 7
壺腹癌 2
胰頭局限性炎癥 2
2. 2診斷準確率對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的90例黃疸患者進行腹部超聲檢驗及肝功檢查診斷, 以患者腹部超聲檢驗及肝功檢查診斷的最終確診結果為依據, 判斷腹部超聲診斷與檢驗的準確率。檢驗結果中, 63例無膽管系統擴張中沒有出現誤診病例和漏診病例, 誤診率為0;27例膽管擴張患者中有1例患者胰頭局限性炎癥病例出現漏診, 漏診率均為0.88%。
3討論
黃疸的種類多, 不同黃疸類型產生的原因也不盡相同, 因此, 醫學界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檢測方法, 快速、準確地確定患者的病因和黃疸性質, 并及時作出鑒別診斷[2, 3]。利用腹部超聲技術能夠清楚地看到患者膽囊的大小、形狀甚至是腫瘤等異常情況。對于胰臟來說, 能夠將其大小形狀、有無腫瘤及炎癥、有無胰管擴張、腫瘤大小以及其周圍情況顯示出來[4]。對于由胰頭癌所引起黃疸也能夠進行診斷。作為一種安全、可靠、安全、便捷的臨床檢測方式, 腹部超聲在臨床檢查和鑒別中能夠重復使用。與此同時, 在黃疸的檢查和鑒別中, 腹部超聲的地位也不斷提升, 得到醫學界的認可, 成為黃疸檢驗和診斷的首要工具[5]。
本文對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的90例黃疸患者進行腹部超聲檢查診斷進行回顧性分析, 檢查結果表明: 無膽管系統擴張中沒有誤診病例出現, 膽管擴張漏診率均為0.88%, 有1例患者出現漏診。由此可知, 在黃疸患者的檢測和診斷中腹部超聲誤診率、漏診率非常低, 診斷準確率高。
綜上所述, 在黃疸性疾病患者的診斷與鑒別中腹部超聲診斷具有較高的準確率, 是值得臨床廣泛推廣的診斷手段。
參考文獻
[1] 于昊.超聲對黃疸疾病診斷與鑒別診斷的應用價值.吉林醫學, 2009, 11(3):21.
[2] 何勝英.腹部超聲對8例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分析.中外醫療, 2013(10):170-172
[3] 柴常運.腹部超聲對35例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分析.大家健康, 2013,10(7):1-2
[4] 蔣卓晉, 陸常春, 郭鵬.腹部超聲在黃疸疾病中的診斷價值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3(7):126-127.
[5] 徐宏偉.腹部超聲對黃疸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中國實用醫藥, 2011, 6(23):59-60.
[收稿日期:2014-03-25]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