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靈 計進
現就本院心臟導管室常用藥品配置管理及制度管理情況報告如下。
心臟導管室藥品常包括對比劑、麻醉藥品、口服用藥、靜脈用藥、急救用藥五大類。在導管室設立麻醉藥品柜、手術藥品柜、搶救藥品和對比劑專用柜, 將藥品分類放置, 區別管理。
1.1 對比劑的配置 心臟導管室常規配置的常用造影劑非離子型低滲造影劑:優維顯(碘普魯胺) 、歐乃派克(碘海醇)、碘維索爾(碘佛醇);等滲造影劑:威視派克(碘克沙醇)等;離子型造影劑(復方泛影葡胺)等。心臟介入醫師根據臨床情況個體化選擇對比劑, 術前常規行碘過敏試驗, 術中、術后密切觀察有無過敏反應及不良反應。
1.2 麻醉藥品的配置 心臟導管室最常用局麻藥是利多卡因, 同時也需要常規配備嗎啡、哌替啶等, 放置在專用毒麻藥柜中, 雙柜、雙鎖保管, 建立嚴格的麻醉藥品貯存、使用及交接班制度, 對麻醉藥品的管理必須嚴格按照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執行, 每日各班雙人清點并登記, 使用時雙人核對, 使用后及時登記藥品使用情況, 憑麻醉處方領取。
1.3 常用口服藥品的配置 心臟導管室應常規準備心內科常用口服藥, 如: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伐盧定);抗心絞痛藥物(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美托洛爾、地爾硫卓、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調脂藥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控制血壓藥物(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藥物統一貼標簽分類, 標簽上注明藥品名稱、劑量、有效期, 必要時由介入護士遵醫囑協助患者口服, 每日清點,使用后需24 h內補齊。
1.4 常用注射藥品的配置 心臟導管室常用注射藥品如肝素等抗凝藥物、替羅非班等抗血小板藥物、尼可剎米等興奮呼吸藥物、腎上腺素等升壓藥物、阿托品等提升心率藥物、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藥物、硝酸甘油等控制血壓藥物、呋塞米抗力心衰竭藥物、地塞米松等抗過敏藥物、地西泮鎮痛鎮靜藥物、魚精蛋白等止血藥物等。常用液體有0.9%氯化鈉,5%葡萄糖, 25%葡萄糖, 5%碳酸氫鈉、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根據患者病情需要, 心臟導管室護士遵醫囑用藥, 需要精確劑量給藥(靜脈輸液或靜脈泵入)。
1.5 搶救車藥品的配置 搶救車藥品是心臟導管室必須配置的, 急救藥品應齊全, 且放置集中, 位置、數量相對固定,是急救成功的有效保障[1]。常規藥品配備如下:利多卡因、胺碘酮、異丙腎上腺素、阿托品、去甲腎上腺素、魚精蛋白等。搶救藥品做到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時查對、定量供應、定期補充, 各班查對數量、效期并簽名, 確保藥品品種齊全、數量充足、隨時備用。
心臟導管室指派1名熟悉心臟病介入手術的護理人員專職管理, 介入護士既是藥物的保管者、藥物治療執行者還是用藥前后的監護者。術前做好所需藥品的準備, 術后及時核對收費信息, 并對消耗的藥品進行及時補充[2]。有序存儲,根據不同用途分類擺放, 確保每臺手術的順利、安全進行。依照藥品領取、使用、儲存、保管四環節執行, 嚴格落實“三查八對”;藥品分類定位放置, 熟悉藥品擺放位置以便用藥迅速、準確、及時;所有藥品依照“先進先出、易變先出”的原則使用;基數藥品、搶救車藥品以及毒麻藥品必須每日各班清點登記;了解藥品的用途、劑量、用法、常規配制方法及不良反應。藥品種類齊全、數量正確、質量安全、應用合理是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3]。通過規范和合理的配備心臟導管室藥品, 嚴格的制度科學管理心臟導管室藥品,才能保證心臟介入治療用藥的安全, 確保心臟介入手術和搶救的成功。
[1]李玲霞.心臟導管室藥品規范化管理體會.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3, 5 (4):425.
[2]葉虹.心臟導管室藥物的管理體會.心腦血管病防治, 2013, 11(5):414-415.
[3]楊瓊.手術室藥品的種類及管理.全科護理, 2011, 9 (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