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 臧宇家
淺談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
趙艷 臧宇家
目的 探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 通過對11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實施安全有效的護理措施, 避免了精神科護理安全風險, 減少護理差錯, 從而保證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結果 無重大差錯事故的發生。結論 加強護理安全管理, 能降低護理風險、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 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精神病患者;安全管理;護理措施
護理安全管理是醫院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制約著醫院綜合發展, 尤其是在精神科病區, 精神患者分為開放和封閉兩種管理辦法, 重癥精神患者在封閉療區往往更具有危險性, 由于癥狀的支配會出現精神、行為異常, 住院過程中常因病情急性發作引起患者有自殺、攻擊他人、受傷、出走等意外傾向。因此, 精神科對住院精神病患者通過入院即評估、對高危人員采取及時有效的護理安全措施, 保證實施安全、有效的治療及護理, 從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是非常必要的。現將詳細措施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年2~8月在本科住院的116例患者,男68例, 女48例。其中20~30歲22例, 31~40歲48例, 41~50歲37例, 51~60歲7例, 60歲以上2例。患者按病種為類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障礙、智力障礙類患者。
1.2 護理措施
1.2.1 心理護理 患者入院時, 護士要主動熱情接待患者及家屬, 首先自我介紹并詳細評估患者, 針對患者病情, 介紹精神疾病相關知識, 告知注意事項。針對抑郁的患者, 開展心理輔導及醒脈通行為干預治療, 了解其心態和需求, 進行心理護理, 使其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配合醫生治療。治好病是治標, 讓精神患者適應社會、鞏固病情、樹立信心、才是標本兼治。
1.2.2 入院即評估及明確高危患者 接診新入院患者時,護士都要認真進行護理評估, 根據重型精神病患者的危險分級進行護理評估, 詢問患者本人或家屬病情、既往史、家族史等, 協助醫生檢查患者是否攜帶危險用品, 包括剪刀、打火機、繩子等。仔細檢查患者的皮膚是否完整, 有無受傷或壓瘡, 并詳細記錄。查看患者意識及精神狀態情況, 并測量生命體征, 據實填寫各項評估單。
1.2.3 對高危患者做好安全管理 對于精神病患者在急性發作期的患者或治療效果較差的患者, 護理人員應確認評定為高危患者, 并及時向家屬或本人宣教安全措施, 避免危險發生。特別在住院過程中的主要時段要重點查看, 包括早晨、起床、發藥、治療、外出檢查、節假日醫護人員較少時。另外還要注重護理人員中的重點員工, 指新護士、進修實習護士、近期身邊發生重大特殊事件的護士, 這些人往往對工作流程不熟悉或思想不集中、經驗少容易發生意外事件, 如患者私自出走, 或發生過激行為。因此更要做好在這些重點環節護理安全管理, 在這些時段實施彈性排班, 保證新老護士搭配加強防范。
1.2.4 加強監督管理, 消除安全隱患 每月定期進行安全檢查, 包括病區門窗、設備儀器、水電等有無損壞, 及時報修。另外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按數進行交接查對, 如數目不符應及時查明原因, 嚴防患者取走引起不良事件。患者在外出檢查、或探視后要及時查看患者是否攜帶危險品, 發現后及時處理、妥善保存。患者服藥時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送藥到人、服藥到口, 保證患者的安全。本院使用精神科大樓以來,更加重視精神科安全護理工作, 對開放和封閉療實行分開管理, 封閉式療區采用監控錄像設備, 有專用的電梯和會客室、一級躁動護理病室, 一級護理患者佩戴紅色手腕帶進行區分,明確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性, 容易發生不安全的誘因, 不斷的對工作中護理安全差錯進行改進, 提高護士的安全防范意識, 杜絕安全隱患發生。
1.2.5 加強護士的專業培訓 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及培訓,對護士按工作年限、級別分層次的培訓, 提高專業素養。本院針對全院護士的不同層次實施不同的培訓方案, 按護士、護師、主管護師等劃分為N0、N1、N2、N3等四個層次, 尤其新護士重點培訓, 精神科護士除了基礎理論知識外, 還需要有精神專科熟練的護理技術, 同時還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品德。每月考核一次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操作, 實行末位淘汰制。組織專家和老師每月進行一次精神科講座, 針對專科醫院急診急救相對薄弱的環節, 經常在病區內開展新醫療、新技術的學習和探討, 還狠抓護理查房, 護理文件書寫質量, 都已初見效應。
1.2.6 完善護理安全管理制度 本院成立護理安全管理委員會, 由護理部主任、科室護士長及科室安全管理小組共同組成了三級安全管理網絡。完善制定了《住院患者自殺、出走應急預案》、《護理不良事件處理及上報制度》、《護理安全防范措施》、《護理安全討論記錄本》、《護理安全質控記錄本》等等 , 針對患者可能發生的常見事件都制定了相應的應急預案, 并重點針對新入、外出、返院患者著重進行安全檢查。另外每天利用晨晚間交接班、治療處置時間, 對患者的環境進行安全檢查, 如查看會客室、洗浴室、衛生間等, 患者的床鋪下有無銳器等, 如有發現即刻收繳;平時由主管護士負責檢查病房的設施、設備有無安全隱患, 由專人登記, 每月科室進行安全質量控制會議, 分析隱患、查找自身原因, 提出并落實整改措施。對護理安全實施持續質量管理, 逐步提高護理質量。
1.2.7 按級別巡視, 嚴防意外發生 精神科病房管理應該進行分級管理措施, 針對精神病患者的分級護理, 進行職責劃分, 責任明確, 分類有序, 督促有力, 及時巡視病房是護士觀察患者病情的有效措施, 更是杜絕意外事故發生的關鍵。這要求值班護士要堅守崗位、履行職責、提高警惕, 按病情及護理級別經常巡視病房, 及早發現問題, 報告醫生進行處理。對科室高危、病情變化的重點患者要嚴密觀察, 預防意外。
通過對本科住院精神病患者安全有效地護理管理措施,降低了精神科護理安全風險誘因, 使患者接受安全有效的治療及護理, 規避護理差錯。116例患者中, 有3例患者有自殺傾向, 及時給予制止和疏導, 無重大差錯事故的發生。
護理安全是精神科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是護理精神患者的重要環節。因此, 有效地安全保障措施必不可少,不僅能降低護理風險發生率, 更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促進患者康復。
2014-05-09]
136000 吉林省第三人民醫院(趙艷);四平市中心醫院疼痛科(臧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