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自律是自我廉潔的根本,從思想、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闡述了領導干部養成自律習慣的方法和途徑,從而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自覺抵御各種誘惑和腐蝕,有效防范和減少工作、生活中可能發生的違紀違法行為。
關鍵詞:領導干部;自律;養成
中圖分類號:D262.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21-0082-02
前言
“自律”一詞,來源于希臘語,其最初的含義是“法則由自己決定”。《辭海》中解釋為自我約束力。換言之,自律有高度的自覺性,是人對各種規章制度的自覺認知,是在沒有外在監督下的一種自覺主動行為。中國傳統文化更是把自律看作是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礎和根本。據《論語》中記載,子路問孔子:“怎樣才算得是一個君子?”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自律是自我廉潔的根本。古人將廉潔者分為三個層次:“見理明而不妄取者為上,尚名節而不茍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
自律是人們主動地、自覺地按社會行為準則去規范自己的行為,是以人的自覺養成為最終結果,是管理者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對于領導干部來說,自律不僅僅是一種道德觀念、價值尺度,更是一個行為規范、政治底線。一個領導干部的墮落,通常是從小節、小事開始的,從小節不保到大節淪喪是一些領導干部走向腐敗的普遍規律。現實生活中,領導干部不能以“下不為例”為自己開脫,不能抱著僥幸心理安慰自己,要始終銘記陳毅元帥《手莫伸》里的名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和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馬克思說過,自律是人類思想道德的基礎。自律不過硬,思想道德就難以純潔,也就沒有自覺的廉潔。
一、領導干部養成自律習慣的途徑
自律的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一點一滴養成的。打個比方,自律就像一塊肌肉,訓練它的時間越多,你就越強壯;反之訓練它的時間越少,你就越虛弱,抵抗能力越差。一個領導干部想在自己的崗位上始終堅持操守、兩袖清風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要做到小節之處不失守更難。因此,自律習慣的養成,應該從小事開始,從小節著眼,注重防微杜漸,以肩負的責任鞭策自己,以反面的典型警示自己,自覺將黨紀國法內化為道德信仰,外化為從政從業的行為規范。
領導干部如何養成自律習慣,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自律意識。
(一)思想上自律,要堅定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總閘門”。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歷來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前進的力量源泉。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深刻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是提高人生境界的保障。沒有理想信念,一個人的境界就會失去核心和靈魂。
理想在古代被稱為“志”,“夫志,氣之帥也”。歷代志士仁人都“志存高遠”。有位詩人曾經說過:“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理想信念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人們政治信仰和世界觀在奮斗目標上的具體體現。信教信佛的人,堅信上帝和佛祖,特別能“慎獨”,因為他們堅信“上帝和佛祖的眼睛時刻在盯著他們”。共產黨人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就是要信仰馬列主義,核心是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胡錦濤曾指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基礎之上的,是共產黨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強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保持先進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背棄了理想信念,共產黨員的政治生命也就終止了;淡化了理想信念,共產黨員就會落后于時代前進步伐。
鄧小平說過:“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凝聚力。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一切。我們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在不同歷史階段又有代表那個階段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奮斗綱領。”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激發人們產生崇高的人生追求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的保爾”吳運鐸說過,“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是一個人生命的動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靈魂”。一個人的理想信念越堅定,目標越遠大,追求越執著,就越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對社會的貢獻就越大。沒有遠大的理想,就不可能具有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沒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就不可能堅持用高尚的道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剖析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可以發現,一些領導干部之所以墮入貪腐深淵,正是從思想蛻變開始的。胡長清在《我的悔過書》中說:“回憶反省自己入黨30年,用共產主義的理想去戰勝非無產階級思想的侵蝕太差……正確的東西沒有去占領,錯誤消極的東西就乘虛而入,產生思想的大崩潰,猶如脫韁的野馬,一放不可收拾,最終動搖理想,喪失信念。”河北省國稅局原局長李真被判死刑后,反思自己的犯罪根源時說:“人可以沒有金錢,但不能沒有信念,喪失信念,就要毀滅一生。”可見,理想信念的動搖是最根本的動搖,也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的背叛,是最可怕的背叛。一個黨員干部如果沒有理想信念,就等于沒有靈魂,迷失方向,遲早會發生問題。我們黨員干部要避免自己不犯錯誤,首要的是思想上的高度自律,要牢固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權力觀,以嚴格的黨性要求自己,以所肩負的重要責任鞭策自己,牢記服務宗旨,做到情為民所系。
(二)工作上自律,要慎初慎微、防微杜漸
工作中自律,是自律的最終落腳點和重要實踐載體,核心就是正確對待和行使權力,促進工作,服務人民,要從內心深處尊重權力的人民性和法定性,要自覺按照法定或公認的權力運行規則辦事,充分用好權力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謀福祉。
工作中自律,時時以黨紀國法提醒自己,自覺地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通過增強用權行事的透明度,把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交往都置于黨和群眾的監督之下,對組織的告誡不能置若罔聞,對別人的奉承不能忘乎所以,要慎初慎微,防微杜漸。慎初,是指要珍惜、慎重人生的第一次。“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很多犯錯誤的領導干部都是因為沖破了“初”這第一道防線,由“小心”到“大膽”,由“擔心”到“放心”,經過量的積累到質的蛻變,最終滑向罪惡深淵。領導干部要時刻提醒自己,把握好自己,人生貴善始,要慎重對待人生中每個第一次。慎微,就是對“小事”和“小節”要謹慎。小事小節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不慮于微,始成大患;不妨于小,終虧大德”。領導干部一定要以“夙夜在公,寢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對待一職一責,以“螻蟻之穴,潰堤千里”的憂患之心對待一思一念;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之心對待一言一行。
(三)生活上自律,要時刻檢討警示自己
中央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講操守、重品行,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面對物質文化日益豐富的多彩生活,在追求自身生活和發展的道路上,少數領導干部深深陷入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泥潭,讓各種誘惑模糊了自己的眼睛,讓僥幸心理填滿了日益膨脹的內心,以權謀私、徇私枉法、欲壑難填,逐步滑向腐敗和墮落的深淵。
生活中自律,就是要合法合理合情地處理好八小時外的事情,就是要時刻提醒自己艱苦奮斗,抵制奢華,知足常樂,淡泊名利,就是要時刻牢記克己奉公,做多貢獻,情趣健康,遠離低俗,就是要時刻警示自己依法行事,正當謀利,堅持公正,恪守本色。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人格的高尚和純粹,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和黨的信任。領導干部要謹慎交友、擇善交友。孔子所謂“益者三友”,即友直、友諒、友多聞。要多與普通老百姓和困難群眾交朋友,多交一些有思想、有正氣、道德純潔、品質高尚的朋友;要艱苦奮斗,戒驕戒奢,始終牢記“兩個務必”,帶頭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四)學習上自律,要勤于學習,提高道德修養
學習是提高素質、增長才干的重要途徑,也是做好工作、干好事業的重要基礎。古人云:“立身百行,以學為基。”學習上自律能統領并有力促進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自律。自覺學習,真正把學習作為一種需要、一種責任、一種追求,牢固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不斷用新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陶冶自己,堅持做到“活到老,學到老”,切實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和思想覺悟,在不斷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提高領導水平和思想境界,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響與侵蝕。
黨歷來重視加強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學習。是非明于學習,境界升于修養,學習是腐敗的一道“防火墻”。只有注重學習提高,加強道德修養,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能讓黨信任、讓群眾信服;否則,思想上就會落后于形勢,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行為上就會犯錯誤,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毛澤東早就指出:“學習是我們注重的工作,特別是干部同志,學習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學習,就不能領導工作,不能改善工作與建設大黨。”鄧小平有句名言:“學習是前進的基礎。”習近平說,“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事業發展沒有止境,學習就沒有止境”。
大而言之,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不斷加快,有許多新事物需要我們去學習、去探索、去實踐,也有許多新問題等待我們去研究、去回答、去解決,因此對于我們的理論素養、工作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小而言之,隨著工作崗位的變化、職級的提高,現有的素質和能力與新崗位、新角色的需要之間可能會出現新的不適應,迫切需要通過學習盡快勝任新的工作。因此,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一定要加強學習上的自律,增強學習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真正把學習當作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追求,通過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工作能力和精神境界,更好地肩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
(五)自律離不開他律的原則和規范
實踐證明,自律和他律是防止領導干部腐敗墮落必不可少的兩種手段。自律是建立在理性認識基礎上的一種主動的自我監督、自我防范和自我約束,而他律是他人外在的監督、約束。自律要以他律作為約束和調整自己行為的原則和規范。沒有他律的原則和規范,就沒有自律的方向。有效的自律離不開好制度的約束、群眾的監督和黨的提醒教育。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健全制度,執行制度是懲治和預防腐敗的根本途徑。強化監督,嚴格監督是對領導干部真正的愛護和幫助,使人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及時打招呼、敲警鐘,幫助其總結經驗教訓,盡量把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加強反腐倡廉宣傳教育,讓反腐倡廉宣傳教育貫穿于領導干部的培養、選拔、管理和使用的方方面面,教育領導干部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自覺拒腐防變、防微杜漸,始終做到清正廉潔、忠于職守。
二、結語
美國暢銷作家杰克霍吉撰寫的《習慣的力量》一書中這樣描述習慣的力量——它是你的終身伴侶,它是你最好的幫手,它也可能成為你最大的負擔。它會推著你前進,也可以拖累你直至失敗。作為黨員干部,從工作伊始,就應該努力培養廉潔自律的習慣,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任何私利,防腐抗變,從培養行為習慣的小細節做起,積小流而成江海,廉潔自律一旦成為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將成為強大的內部驅動力,指引著黨員干部正確的前進方向。
讓廉潔自律成為一種習慣,可以為干部防腐抗變建立堅固的外部堡壘。當每位黨員干部都培養成了廉潔自律的好習慣,這種正直的風氣將最終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筑起堅固的外部堡壘,那么無論遇到怎樣的誘惑,我們都能淡然處之,潔身自好;無論身處怎樣的場合,我們都能牢記肩負的職責,廉潔從政。
參考文獻:
[1]袁浩.讓自律成為一種習慣[J].政策望,2011(7).
[2]李少蘭.領導干部如何增強自律意識[J].領導科學,2007(7).
[3]張雷.儒家廉政思想與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淺談[J].蚌埠黨校學報,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