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晶
趙金憲
馮麗媛
呂中志
孫桂芝
(黑龍江科技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哈爾濱150022)
高校是社會市場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高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對學生學習情況有著最直接的影響。而年齡在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是學校教學骨干的后備軍,是高校教學任務開展的主要工作者,也是推進教育改革、更新教育方法的一線帶頭人。在高校招生競爭壓力日益凸顯的今天,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關系著學校的整體競爭力。
青年教師學歷較高,接受和掌握新知識的能力較好,對于現代化教學技術工具的使用情況掌握較好,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有活力、有激情在教學能力上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青年教師的教學綜合能力不夠均衡,專業經驗不夠豐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不夠透徹,這些是其中不足的地方。從高校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情況來看,很多高校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忽視了教師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需要,而高效往往更注重對教師的制度化管理。在新時期,如何更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培養他們積極工作、樂于奉獻的精神是高校教師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
高校教學團隊是基于各學科(專業)的具體情況,以教研室、研究所、實驗室、教學基地、實訓基地等為建設單位,在多年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以系列課程或專業為建設平臺,具有明確的發展目標、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隊結構,老中青搭配、職稱和知識結構合理,在指導和激勵中青年教師提高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方面效果顯著的團隊。
2.1 團隊建設是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 高校青年教師團隊建設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培養優秀的高校人才。在當今科學技術變革日益加速的今天,高校教育一定要緊緊把握時代進步變革主流趨勢,與時俱進,提高教學內容的應用性。教學質量是高校競爭力的核心體現,高校在培養青年教師團隊的工作過程中,要堅持以人文本的理念,注重不同學科教學內容的差異,考慮不同教師之間在學識、經驗方面的差異性,發揮每一位教師的特色優勢,區別對待,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融合團隊成員,為高校培養大量優秀青年教師。
2.2 團隊建設要以異質性成員為結構 團隊的成員,要求包含不同知識水平、年齡結構的教師,提高教師的異質性,異質性高的團隊,其教學效果也會呈現出多樣性。相關的科學研究表明,異質性高的教師團隊,更有利于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提高教師的主動創造精神,團隊成員的差異還可以促進成員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良性競爭中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2.3 團隊建設要以構建和諧集體為依托 青年教師團隊建設,要注意維護好集體的團結性,高校教師是學校知識、思想、文化傳播的主要推動者,在自身團隊建設方面一定要注意維護好自身的形象,高校教師的團隊精神文化,對學生在大學期間的成長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和諧團結的青年教師團隊對于激發教師之間的良性競爭有著關鍵的作用。
2.4 教學團隊的建設要以學術交流、教學經驗分享為宗旨 在高校的各種組織團體之中,教學團隊是其中最主要的教育教學團隊,負責著學校的整體授課,在團體的組織活動過程中,要注意遵循團隊活動的宗旨,教學團隊充分給予教師自由交流經驗的自由,在團隊中,注意發揮每一位教師的個人價值,提高學術交流、實際教學經驗的討論程度,教師之間要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提高。
提出“人事相宜”的隊伍建設理念,通過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體現教學改革與團隊建設的協同發展。專業基礎課程教師不能局限于基礎課程教學,而應該依托基礎課程,延伸到專業教育,融入到學科建設,集課程建設、專業建設、學科建設于一體。按照“三個結合”開展隊伍建設。
3.1 教學研究與科學研究相結合 教學與科研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促進的兩個方面。要讓科研與教學形成良性互動,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教師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不斷提高學術造詣和教學水平??蒲行枰碚摰闹笇А⒎椒ǖ囊I、科學的假設,而這些正是青年教師比較缺乏的。團隊教師則可通過互相聽課、評課,客觀提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共同討論解決辦法,借助集體智慧解決個人困惑,最終形成的解決辦法為所有教師共享。教學研究側重的是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更多知識,而科學研究側重于如何開發研制新型產品,如何研發新型技術,促進產品的升級換代,這二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研究要同科學研究保持聯系,將先進的科學研究技術納入到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掌握專業領域前沿的科學研究動態。
3.2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高校青年教師往往缺乏實踐教學經驗,他們受認識水平與價值觀念等的局限,對教育實踐的理解水平也有限,自然在教學實踐中的教學能力不盡人意。因此,青年教師需要團隊中有經驗的教師幫助,才能確保青年教師教學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老教師可通過實踐教學能力發展理論的系統培訓、舉辦相關的學術講座以及公開課等形式的訓練和指導,給青年教師提供幫助。在團隊建設中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融合,有利于教師在理論教學時教學案例和素材更加豐富,實踐教學時理論指導更加清晰,也有利于教師自身的全面成長。
3.3 課程建設與專業建設相結合 每個主干課程群(理論課程、實驗課程、實踐課程)都設置有相對穩定的課程組,以保證課程建設的持續性。課程教學面向全院開放,鼓勵專業教師和基礎教師共同講授一門課程,以吸收學科領域的優秀教師參與課程教學與改革。不同學科背景的高水平教師積極參與基礎課程教學與教材建設,優化師資隊伍?,F代高校很多教材比較陳舊滯后,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這個知識快速更新的時代,高校教材的更新建設一定要跟上社會進步的節奏,提高教材的時效性、應用性,優秀的教材是保證學生掌握好專業知識的基礎。
教學團隊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提高教師個人素質方面,優秀的教學團隊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團隊內部各個學科的帶頭人,對各小組教師的日常授課進行考評,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正意見,提高對教師的激勵監督效果。教師在團隊負責人的帶領下,有了具體的教學任務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4.1 教學團隊提高青年教師新知識學習水平 在高校教學中,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很多高校教師的教學內容已經遠遠滯后于時代的進步,不少教師的教學案例已經不符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教師及時補充新知識,但有時因教學任務繁重,無暇顧及。教學團隊每隔一定時期進行學術交流,將不同教師整理好的優質教學資源相互分享,節約重復備課時間,提高新知識的學習效果。
4.2 教學團隊提高青年教師教學研究能力 教學團隊定期開展“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效果”等提高教學能力相關內容的座談或講座。教師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學習其他教師優秀的教學經驗,豐富充實自己。團隊具有階梯型,有的成員工程項目多,故具有豐富的實踐能力,在團隊活動中,應多開展以如何將工程項目引入課堂授課內容為主題的團隊活動,既將實際的工程實踐與書本上的理論進行融合,又能更好地讓學生理解知識的應用場所,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更激發了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
4.3 教學團隊在促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發展方面具有高效性和實效性 在教學團隊的日常運行過程中,團隊成員有著一致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各個成員在教學時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既分享了優質的教學資源,又節約了不必要的重復人力、物力投入。在涉及跨學科的科研課題時,可以充分發揮各學科教師的特色優勢,形成團隊合力優勢,提高教學的時效性。
4.4 教學團隊激發教師之間的良性競爭,提高教師的授課質量 教師在團隊中可以擴大自己的交往范圍,擴展自身的知識面,不斷接受別人的教學經驗沖擊,在團隊小組的比賽中,可以有效激發小組成員之間的良性競爭,各個老師一方面通過深入發掘教學資源,充分備課,提高教學內容的知識性、趣味性,增加課堂討論的比重,在提高教師個人教學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教師的授課質量在相互借鑒、學習模仿、競爭中不斷提高。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加速發展,高學歷的青年教師已逐漸成為教學的中堅力量。加強青年教師培養,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職業素質,是新時期高校改革的主要目標。構建合理的教學團隊,使青年教師找到了歸屬感,都能夠在教學團隊這個實踐平臺上發揮所長,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1]徐玲.以提升本科教學質量為目標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建設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11(27):263-264.
[2]袁凌.組織行為學[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123.
[3]楊明波,曾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的措施與成效[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8,22(2):157-160.
[4]李秀麗,高桂蘭,管傳金,王靜榮.淺談教學團隊建設在青年教師培養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4).
[5]宋廣文,魏淑華.論教師專業發展[J].教育研究,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