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
摘要 目前,隨著濕地公園的快速發展和水景在園林項目中的廣泛應用,水生花卉作為一種既有景觀效果又具有生態功能的植物材料,在景觀水體的保護和生態園林的建設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由此,結合多年實踐經驗,總結出水生花卉在園林造景中,都要根據濕地的立地條件,以植物生態習性為基礎,通過滿足濕地環境的各種功能和審美要求來創造出具有地方風格、且豐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
關鍵詞 水生花卉;園林景觀;應用
中圖分類號:S682.3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5-0-03
水生花卉以其特有的形態美和意境美在園林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近幾年隨著城市人工濕地公園的快速發展、水景在園林項目中的廣泛應用和城市河道的生態修復與景觀構建,水生花卉在園林中的應用已經成為城市生態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應用水生花卉,充分發揮出其在園林中的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就顯得尤為重要。
1 類型及其常用品種
水生植物是指那些能夠長期在水中正常生活的植物。它們常年生活在水中,形成了一套適應水生環境的本領。
1.1 挺水植物
挺水植物的植株高大,花色艷麗,絕大多數有莖、葉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扎入泥中生長,上部植株挺出水面。品種繁多,常見有:蒲草、荸薺、蓮、水芹、茭白荀、荷花、香蒲。
1.2 浮葉植物
浮葉植物的根狀莖發達,花大色艷,無明顯的地上莖或莖細弱不能直立,葉片漂浮于水面上。常見的品種有睡蓮、野菱、王蓮、芡實、莼菜、荸薺等。
1.3 浮水植物
浮水植物以觀葉為主,其根生于水中,植株漂浮于水面之上可隨水漂移,位置不易控制。如:鳳眼蓮、大漂、紫萍、浮萍等。
1.4 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的根生長于泥土中,莖葉全部生長在水中,主要用于觀賞魚池的水底裝飾。如:金魚藻、網草、苦菜等。
2 在水景中的作用
2.1 造景作用
2.1.1 豐富園林的景觀效果
水生植物多用來觀花賞葉,還能用來欣賞它們在水中的倒影。水常給人以明凈、清澈、近人、開懷的感受,是構成景觀的重要因素,也稱為園林的靈魂,所以古今中外的園林對水體和水生植物的運用是非常重視的,常常通過水生植物的姿態和色彩來點綴水面和堤岸,從而豐富水體的景觀和加強水體的美感。如西方某些國家的園林中提倡野趣園,就是通過種植蘆葦、慈姑、香蒲、浮萍、眼子菜、黑藻等野生水生植物來使水景體現出野趣橫生的景觀效果。又如細細體會“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波明存葉顫,風熱萍花香”,“離離水上蒲,結水為散珠”等詩句,也能領悟到景致中的水生植物給人一種清新、舒暢之感。
2.1.2 創造園林意境
水生植物在中國園林中也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如杭州西湖的“曲院風荷”在全園的布局上通過荷葉的碧、荷花的紅、熏風的香和環境的涼來突出 “碧、紅、香、涼”的意境美,但在植物材料的選擇上又與西湖景區的自然特點和歷史古跡緊密結合起來,大面積栽種西湖紅蓮和各色芙蓉,使夏日呈現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觀。這種水景意境獨特、耐人尋味,成功之處在于立意時含意深遂,讓人們從欣賞水生植物景觀的形態美升華到意境美,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2.2 水生花卉的生態作用
2.2.1 保存生物多樣性
水生植物群落為親水的水鳥、昆蟲和其他野生動物提供食物來源和棲居場所。水生動植物以及非生物物質的相互作用和循環往復,使得水體成為具有生命活力的水生生態環境,從而保存了水生環境的生物多樣性。
2.2.2 凈化水質
水生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能吸收環境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在固碳釋氧的同時,水生植物還會吸收水體中許多有害元素,如氮、磷,重金屬及有機污染物,從而消除污染,凈化水質,改善水體質量,恢復水體生態功能。近年來興起的人工濕地系統不僅成為城市中極富自然情趣的景觀,而且,還在凈化城市水體方面表現突出,充分體現了水生植物生態價值。
2.2.3 固坡護岸
水生植物的生長蔓延繁殖,增加了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提高了土壤的持水性,改善了土壤的結構與性能。另外,水生地被植物栽于水陸交界之處,其發達根系較強的扭結力,能減少地表徑流,防止水的侵蝕和沖刷。
3 配置的基本原則
3.1 因地制宜
3.1.1 根據立地條件選擇
如在靜水環境下選擇浮葉植物,而流水環境下選擇挺水植物。又如在肥水條件較好的土壤中可栽種喜肥的水生花卉,相反則只有選擇那些耐貧瘠的品種。
3.1.2 根據地域環境選擇
鄉土品種豐富,且對水質的耐受程度比園藝品種強,在大面積河道沿岸帶生態恢復和景觀構建中應較多采用。
3.1.3 根據水位深度選擇
濕地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不同的植物品種在生長中對水位的深度要求也不相同。在確定選用植物時,我們應把握 “栽種后的平均水深不能淹沒植株的第一分枝或心葉”和“一片新葉或一個新稍的出水時間不能超過4 d”這2個基本原則。這里說的出水時間是新葉或新稍從顯芽到葉片完全長出水面的時間,尤其是在透明度低,水質較肥的環境里更應該注意。
3.1.4 根據栽植季節選擇
植物種植成活的關鍵是植物體的水分平衡,一般喬灌木的種植季節以休眠期為最佳,而多數水生植物可在生長期種植。
3.2 合理構圖
在進行水生花卉配置時要從園林構圖的角度出發,主要體現在遵循以下原則。
3.2.1 變化與統一
不同類型的水生植物搭配在一起,會增強層次感,使景觀變得豐富,但在應用的時候要注意事物的統一性,如在選擇水生花卉的品種時就要考慮怎樣通過植物的形體、體量、色彩、線條、形式、風格等表現出事物的規律性。endprint
3.2.2 對稱與均衡
水在自然界中是流動體、往往給人一種自由、活潑的感覺,所以在配置水生植物的時候應注意植物與水體的均衡,否則完全對稱的配置就會使人顯得呆板。
3.2.3 對比與調和
水生植物造景應注重水生植物之間、水生植物與環境之間的和諧協調,給人產生柔和舒適的美感。
3.2.4 韻律與節奏
水生花卉葉和花的大小、疏密、高低等在不同的景觀中都能使人產生不同的韻律感和節奏感,使人感到十分有趣。同時,水生植物和岸邊植物及建筑等進行合理配植也能產生各種不同的韻律感和節奏感。
3.3 重視生態平衡
植物都存在著種間競爭,在配置時要從保護生態平衡的角度出發,科學處理好植物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以及個體、群體與環境之間的各種關系,要充分發揮每一種植物在濕地環境中的作用,來維持或創造出各種持久而穩定的植物群落景觀,造就和諧優美、平衡發展的濕地生態系統,并達到融游賞娛樂于一體的目的。
4 不同水體的植物造景技術
4.1 不同水位區域的植物配置技術
⑴深水區,要從生態的角度出發,將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進行組合。
⑵淺水區,要以營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觀為主,多將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進行組合。
⑶濱水區,多用挺水植物進行片植、叢植或散植于水邊,形成倒影而增強野趣。如用線性葉為主的禾本科植物和再力花等。
⑷沼澤區,方式較為靈活,有的是把池杉、水杉等高大濕生喬木種成樹陣;有的是把蘆葦等沼生植物進行片植;還有的是將喬木、沼生植物和挺水植物進行高低錯落地組合,形成層次分明的濕地景觀效果。
⑸陸地區,濕地區域也有部分陸地,如濕地公園里面的休息小廣場、防護林帶、游樂區、林陰道、科普教育館以及服務設施綠化區等多種場所。在植物配置時要結合現場的實際,堅持“實用、經濟、美觀”的原則從使用性、觀賞性和生態性進行綜合考慮,如場地的性質不同配置方式也不同,在設施服務區和科普教育館等周邊主要是將喬木和灌木進行組合形成半封閉空間;防護林帶、服務設施區和休閑廣場等周邊可將喬木、灌木、藤本、地被或草皮組合在一起形成封閉空間;休息小廣場和游樂區就要形成明亮、簡單的視覺景觀效果和良好的透景線,多種植喬木和地被或草皮;而濕地公園的入口處、科普教育館以及服務設施區多種植灌木和地被,形成半開敞的空間。
4.2 不同水域的植物配置方式
4.2.1 水域寬闊處
在配置時主要考慮遠觀效果,應注重整體大而連續的效果,多通過片植黃菖蒲、荷花、睡蓮、干屈菜或多種水生植物群落組合等來以量取勝,給人一種壯觀的視角感受,以營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觀。
4.2.2 水域面積較小處
在配置時要注重植物的單體效果,對植物的姿態、色彩和高度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要運用細膩手法去突出近觀效果和水面的鏡面作用。多把黃菖蒲、水蔥等小片疏落有致地栽種于池岸,水面上再適當點植睡蓮等浮水植物形成自然野趣,豐富景觀效果。配置時水面上的浮葉及漂浮植物與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當,一般水生植物占水體面積的比例不宜超過1/3;否則易產生水體面積縮小的不良視角效果,更無倒影可言。對生長過于擁擠繁盛的浮葉、挺水植物,應及時采取措施控制其蔓延。水緣植物應間斷種埴,留出大小不同的缺口,以供游人親水及隔岸觀景。
4.3 不同流域的植物配置方式
4.3.1 自然河流
自然河流呈帶狀,兩岸的水生植物種植切忌處于同一水平線上,可以選擇溪菘、黃菖蒲、菖蒲、再力花、花葉蘆竹、蘆葦、蒲葦、美人蕉及干屈菜等植物進行組團,在組團的時候講究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充分體現節奏與韻律。
4.3.2 人工溪流
人工溪流水體的寬窄和深淺是植物配置時重點考慮的因素。人工溪流的寬度、深淺一般都比自然河流小,多在池底上常鋪設卵石或少量種植土。一般應選擇株高較低的水生植物與之協調,如選用水蠟燭、菖蒲、石菖蒲或海壽花等幾株一叢點綴于水緣石旁,且量不宜過大,種類不宜過多,只起點綴作用。對于完全硬質池底的人工溪流,水生植物的種植一般采用盆栽形式,將盆嵌入河床中,盡可能減少人工痕跡,體現水生植物的自然之美。
5 總結
水生植物是營造園林水體景觀的重要植物材料,也是建立和諧優美水景的關鍵因素。所以,應加強對水生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習性與生長環境的研究,遵循“因地制宜”和“生態優先”的基本原則對水生植物進行廣泛應用與推廣,為人類生存的環境創造出一處處層次明顯有立體感的水生植物景觀,同時具有良好的生態效果。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