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琳琳
摘 要 對影響農業面源污染的農戶經營情況進行了分析,分析了農業污染和農戶經營行為的關系,主要有農藥過量噴施導致農業污染、化肥過量施用導致農業污染、農膜過度使用導致農業污染等幾個方面。可以認為,農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取利益,在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了氮肥、磷肥等化學肥料,而使用有機肥的用量非常低,造成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土地肥力不足。因此,在農戶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妥善處理好農業污染的問題。
關鍵詞 農戶;經營行為;農業污染;關系
中圖分類號:F3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5-0-03
農業污染是指在進行農業生產時產生的污染,通過農作物的灌溉過程或排水等操作,讓其滲漏到地下,導致對水源的污染。農業污染的主要特點有隨機性大、分布廣、位置,途徑,數量都不確定等。農業污染的來源,主要有2個重要的方面,第1個就是來自于居民的生活垃圾;第2個就是在農業的生產過程中個所產生的一些廢棄物,如農業化肥袋、農藥包裝等,還包括一些處理不適當的畜禽糞便以及有毒氣體等,同時,一些不科學的方式下進行的水產養殖所造成的水污染等。
1 影響農業面源污染的農戶經營情況分析
農業污染的主要制造者是農戶本身,所以,只有通過對農戶進行分析,才能夠解決污染的根本問題。首先,需要對農戶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分析,弄清楚了污染和農戶生產經營活動之間的聯系,才能夠通過有效政策來約束農戶的行為,從而,在根本上解決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下面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1 農產品商品化程度
我國農業經濟基本上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只有在農產品產量非常高的時候,才將其當作商品出售。但是,如果將農產品大量地當作商品出售,就會造成農業生產者為提高效益和收入,從而擴大規模進行生產。所以,將農產品商品化對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最終導致農業的污染更加嚴重。
1.2 農業勞動力投入
在農業生產中,勞動力投入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到農戶的經營狀況,最終會影響到環境的污染程度。從理論上分析,如果一個家庭的勞動力越多,那么其生產規模一定會相應地增大,所以,在投入的農藥化肥或者是禽畜養殖的規模都會增加,農業面源污染程度就越高。而且家庭勞動力的質量也會對農業的污染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勞動力的質量越高,他們就能夠進行較高效率的勞動生產,這樣就會產生更大的生產投入,相應地就加大了農業的污染。但是,如果這些高質量勞動力都懂得利用綠色環保技術進行勞動生產,那么產生綠色環保的概率也會增加,所以,需要進行相關的證實。
1.3 農業種植結構
從對土地的利用上進行分析,農產品的結構情況也會是導致污染量增加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大量種植同一種經濟作物,就會導致土地的嚴重缺肥,同時,會導致蟲害,但是,如果進行混合種植就能夠有效地對蟲害進行控制,提高經濟效益,減少蟲害和環境污染,對生態平衡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2 農業污染和農戶經營行為的關系
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國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農業的政策,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些政策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使得農民的收入得到了增長,但是,由于在強調收入和收益的同時將環境的問題忽略了,所以,導致了農業污染的問題日益嚴重。主要有農藥化肥用量過大;農產品的種植結構不合理;農業用膜量不斷的增加,而可降解農膜的比例低,農膜回收率低;農作物的枝干和一些生活垃圾沒有得到有效地處理,畜禽的產業發展比較快,導致大量的排泄物產生。
2.1 農藥過量噴施導致農業污染
在農戶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為了減輕蟲害,經年來,農藥的使用次數逐年增加,通過調查,小麥噴灑農藥的次數一般在2~5次,玉米噴灑農藥的次數一般是2~4次,并且,為方便除草,每年還需要噴灑除草劑2~3次,為更好地防止蟲害的發生,還需要進行6~12次的農藥噴灑,并且棉花和蔬菜等農業經濟作物的農藥噴灑次數更多,這樣就會嚴重地影響產品的質量,并造成比較嚴重的污染。有些農藥以氣體的形式存在于空氣中,一旦遇到下雨的情況,就會跟著雨水降落在地表面并滲透到土壤中,進入地下水源,最后導致水資源的破壞。
2.2 化肥過量施用導致農業污染
為能夠增加農作物的產量,農戶在生產過程中,普遍使用化肥進行施肥,化肥的用量逐年增加。通過調查,每年使用的化肥總量都在不斷地增加,且單位耕地面積內的化肥用量也在逐年增加。有些地區在進行農業生產時,對于化肥的使用出現了不合理的使用,為某種現象進行施肥導致施肥比例失調。并且隨著逐年化肥用量的增加,土壤肥力出現了失衡的現象。由于化肥見效快,所以出現了重化肥,輕有機肥料的現象,使得土壤肥力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2.3 農膜過度使用導致農業污染
用農膜進行生產活動,必然能夠給農作物帶來更大的生產,但是,農膜很難進行降解,殘留在土壤中,對土壤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通過有關數據顯示,農膜已經成為了農業生產中非常嚴重的農業污染物之一,從某些角度來講,農膜的危害甚至比農藥化肥對農業環境造成的污染更加嚴重,由于農膜的可講解程度低,埋在土壤中,對農作物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每年對會用掉50萬 t的農膜,在這些農膜當中,有40%的農膜被殘留在土壤中,就算是將它們從土壤中挑出來也不容易被降解,只能是將其燒掉。第二,如果將農膜進行焚燒就會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在800℃以下的溫度焚燒農膜,就會產生一種叫做二惡英的致癌物質,這種物質的存在時間很長,可以存在150 a之久,所以,危害非常嚴重。農膜的生產方式有利有弊,一方面它能夠為人類創造出廉價的實物,但是由于其特性,所以,將會造成比較嚴重的污染。第三,使得對土壤造成嚴重的影響。這些農膜無法降解,如果被混在土壤中,就會造成土壤的不透氣性,這將會影響到土壤的使用,這是我國農業生產的一大隱患。第四,引起病害蔓延。在冬天用農膜進行生產會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但是,如果在夏天這將對種植物產生不利的影響。第五,對農村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威脅。如果大量的農膜被丟棄在田間或者是街道上,這將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威脅。由于大量地使用農膜進行生產,使得土壤的性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使得土壤中的含水量減少,并使得植物的根系發育收到影響,導致農產品質量的下降,并對農村地區的生活環境造成了危害。
3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農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取利益,在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了氮肥、磷肥等化學肥料,而使用有機肥的用量非常低,造成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土地肥力不足;并且,為了減少蟲害而大量使用農藥,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農戶為提高經濟作物的產出而大量使用了農膜,這種物質大量地殘留在土壤中,難以降解;而農戶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后,曾經用做燃料的農作物枝干,現在許多都隨意丟棄在田中或路邊或焚燒在田中,加上生活垃圾的隨處傾倒,嚴重影響到了農村的生態平衡。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