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丹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網絡的普及,檔案信息化也深入開展起來,人們越來越習慣于利用數字檔案來獲取信息,然而數字檔案的長期安全保存問題也表現的越來越突出,成為不可忽視、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以數字檔案為著眼點,從多方面探討了確保數字檔案長期安全保存問題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數字檔案;特性;長期安全保存
1 數字檔案的特性介紹
數字檔案具有依賴性、非人工識讀性、多樣性、高密度性、易改性、不穩定性、分離性、脆弱性、網絡共享性等多種特性。數字檔案必須通過計算機和相關設備才能生成、移交、歸檔、管理和利用,并且其識別與讀取必須依賴于計算機設備。數字檔案以數碼方式記錄于載體上,以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形態存在。經壓縮處理,數字檔案具有海量數據存儲的特性,并且可以隨時隨地、不留任何痕跡地被修改、刪除、復制。數字檔案的內容與存儲介質可以分離,內容可以在任何載體上重新生成,并且可以在網絡中生成、傳輸和利用。數字檔案的存儲介質具有不穩定性,如果存儲環境和管理與之不適應,則很容易被破壞。
2 數字檔案長期安全保存問題的成因探討
2.1 數字檔案長期安全“存取”問題的形成原因
數字檔案的長期安全存取問題,即能夠長時間安全地存儲數字檔案信息內容,并能保證人們長時間獲取和利用。因為數字檔案具有脆弱性和高密度性的特點,所以存儲介質穩定性較差,導致存儲時間短、容易損傷變形和劃傷,此外,介質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溫度、濕度、磁場等,如果存儲介質處于不合適的存儲環境或者管理出現問題時,將會導致存儲介質破碎。數字檔案具有依賴性和非人工識讀性,這就決定了數字檔案無法脫離計算機和計算設備而獨立存在。面對著鋪天蓋地的病毒和無法預見的自然災害,計算機設備損毀、系統癱瘓、信息失真、信息丟失等現象時有發生,對數字檔案來說是毀滅性的事故,更加談不上數字檔案的長期安全存取。另外,隨著計算機的快速更新,使得電子檔案形成時所應用的計算機軟硬件技術,也以很快的速度被淘汰,新舊軟硬件之間的兼容性通常較差,從而導致新的軟硬件沒有辦法對原先存儲的數據進行讀取操作,格式的轉換也是一大難題,非常不利于數字檔案的長期安全存取。
2.2 數字檔案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有用性問題的形成原因
數字檔案的真實、完整、有用性,即數字檔案所記錄的內容能夠真實地、完整地反映當時活動形成時以及過程中所表達的信息,用戶在獲取數字檔案后,只要遵循法律法規的要求,并且依照利益平衡的原則,就可以方便有效的使用。眾所周知,數字檔案由電子檔案和數字化檔案組成。電子檔案是通過電子文件歸檔后形成的,在其生成、處理、壓縮、積累、存儲、分類保管、傳遞和利用的過程中,信息內容的修改、復制、刪除、粘貼和重新編輯等無法被發現。數字化檔案是由傳統載體轉換生成的,在紙質檔案數字化掃描加工的過程中,極有可能造成轉換失真。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與發展,數字檔案的形式也越來越變得多樣化、復雜化,因此,對于系統的安全性、兼容性要求也越來越高。數字檔案的多樣性,指的是數字檔案有著很多種格式和內容,并且通過多種技術有機的融合,也就是說,并非“單一”形式的多樣性,而是由多種媒體信息,如文字、圖形、聲音、影像等,組合在一起的“多樣性”。正是因為數字檔案的這種多樣性的特征,如果載體處于脫機保存狀態,容易導致數據混亂。另外,計算機病毒的存在對于數字檔案的安全是一個極大的威脅,盡管殺毒軟件在不斷的升級,病毒庫也逐漸的擴大,然而與之對應的,病毒也變得越來越頑固。一旦計算機被病毒入侵,就會對數字檔案造成巨大的損害,數字檔案被惡意篡改、丟失。
2.3 計算機系統安全性問題的形成原因
計算機系統的安全,即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和應用安全。計算機系統的更新速度越來越頻繁,這就使數字檔案的版本老化問題顯現出來,格式轉化困難,存貯介質易損壞,或者由于硬件損壞、火災等原因引起的數據丟失等,這就給數據安全帶來了威脅。數字檔案在進行存儲、備份、格式的轉換的過程中都可能引起數據的改變或丟失,而且很難被發現,數字檔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其真實性和完整性,如果這一點無法得到保障,就失去了數字檔案的意義,更談不上數字檔案的長期安全保存。
數字檔案除了要安全保存,還要便于人們使用,因此計算機網絡成為數字檔案不可或缺的載體。與數字檔案相關的網絡系統安全包括很多方面、多個環節,如網絡基礎建設、相關的設備、環境、通信線路等,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對數字檔案產生影響。因此,必須對計算機系統的網絡安全加以重視。
系統的應用安全,即數字檔案管理系統在實際應用操作的過程中所應保證的安全。當前的計算機系統,在自身安全和自我保護方面,功能比較欠缺,數字檔案很容易被篡改、泄露、盜取和非法授權等。此外,計算機系統是由許多部分組成的,其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很容易被計算機病毒入侵,目前的計算機病毒幾乎無孔不入,而且非常頑固,更新速度也極快。在自身保護能力低和病毒虎視眈眈的不利因素下,數字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可靠性受到了極大的考驗。
2.4 系統的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問題的形成原因
數字檔案是基于計算機而存在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特性決定了,并不是由單一的管理和單一的用戶對計算機進行操作,除了遭到黑客攻擊造成的數據被越權訪問、刪除等安全隱患,管理員意外刪除、覆蓋等疏忽現象也時有發生。目前,我國計算機系統安全技術還沒有針對這種隱患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尤其安全技術相對滯后,總是在不安全因素發生后,安全技術才得到發展,無法做到事前預防,不能穩定地對數字檔案進行長期安全保存。另一方面,不僅要健全與完善數字檔案管理的法律、制度、機制,還要全面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必須制定嚴格、規范的程序管理機制,對于檔案信息數字化過程、電子文件的形成到歸檔、保存和利用加以控制。必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和業務管理制度,規范數字檔案信息的存儲和利用。只有做到這些,才可以保證數據、應用程序與應用系統具有最長的技術使用壽命,才便于數字檔案在新、舊數字平臺問的轉換等。檔案管理人員是數字檔案的直接管理者、操作者,只有切實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自覺的加強數字檔案的保護,才能長期安全的保存數字檔案。然而目前現狀是,我國相關的制度、法律、標準和安全管理機制并不完善,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安全技術與安全管理機制滯后問題依然存在。數字檔案長期安全保存問題依然無法徹底解決。
文章經過仔細的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數字檔案長期安全保存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安全隱患,歸根結底都是數字檔案本身特性引起的,因此,針對數字檔案的特性采取相應的措施是解決安全技術與管理滯后問題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數字檔案的長期安全保存。
參考文獻
[1]樊如霞.影響數字檔案信息安全的因素與對策[J].檔案學通訊,2007(6).
[2]魏招秀.談電子檔案的長期保存[J].蘭臺世界,2010(12).
[3]林麗群.數字檔案信息長期保存的策略研究[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