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信


摘 要:步法的變換在散打實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些教練在訓練中對步法不夠重視,將訓練重點放在拳腳的練習上,部分運動員在比賽中因步法的失誤,造成整局的敗北,而遺憾收場。本文針對這一情況,加以研究,為中國散打事業做一點綿薄之力。
關鍵詞:散打;實戰;步法
前言
從1979年發展至今武術散打不斷的同世界各國進行交流,中泰對抗賽、中美對抗賽、中日對抗賽等,國際中的各種搏擊對抗賽基本上都能看到中國散打運動員的身影,可以說武術散打以基本發展成熟。經過長時間的對外交流與實戰,交流對抗中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往往一個因為一個小小步法不夠靈活、快速而遭對方反攻得手,以至于最后的失利。武術散打步法作為散打訓練中最基本、最簡單的技術,也是散打訓練、比賽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武術言語說的好“打拳容易走步難”,如果步法不夠靈活的話,打拳必然生亂,如果步法不夠快速的話,那么打拳的速度也必然慢了下來。
1.武術散打步法的概述
武術言語“先看一步走,后看一伸手”。步法往往在拳法和腿法之前,步法是拳法和腿法的準備工作。武術散打步法分為了上步、撤步、滑步、交叉步、閃步五種步法。這五種不都是練習散打的基礎,做起來也比較簡單,但真正的在實戰中靈活的運用起來就很難了。往往運動員在實戰運動中由于內心的緊張,在加上平時的訓練不足或者訓練不科學,“造成了步法凌亂或者步法表現單一被對手抓住時
機”[1],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武術散打實戰中,步法與拳法、腿法的協調發力,步法在前進或后退過程中沒有很好的銜接好拳法或腿法導致對方得分。因此,步法的練習和訓練應該充分重視起來。
2.武術散打步法的影響因素
“散打步法在行進間要求要快速、輕盈靈活、判斷準確、落地穩當重心沒有前后左右晃動。”[2]步法的快速這就要求腰部、髖肌、大腿側肌、大腿骨骼肌、小腿脛肌等肌肉橫截面積大,有很好地爆發力。要做到輕盈靈活,不僅要求全身肌肉骨骼能夠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指揮下各個器官組織間的協調配合,還要要求膝關節及踝關節有很好地彈性。判斷準確、落地穩當,這就要求自己的主觀動能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指揮下協調各個肌肉組織及器官的能力,及運動員對自己身體的空間感、位移感、時間感和重心的把控能力。
另外一方面運動員的心理因素,搏擊項目講究上場要表現出敢斗性、必勝的信念。運動員在散打實戰中,如果非常緊張,那就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短路,肌肉組織間的協調配合不起來,肌肉組織間的沾粘性增大,步法的移動必然不協調起來,或者即使步法能夠快速移動,接下來的步法與拳法、腿法或摔法的配合也不能很好地配合起來。散打講究有進必有攻,有退必有防,如果僅是單純的步法,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所以散打運動員的心理因素也是影響武術散打實戰步法不可忽略的因素。
3.步法技術在武術散打實戰中的分析
3.1散打步法的重要性
步法是練習散打的基礎,也是散打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散打實戰中各種有效的進攻和防守都離不開步法的配合。步法的靈活多變,才能掌握了場上的主動權。
據統計,我國十運會進入1/4決賽中,步法應用依次是滑步43%、上步30%、撤步17%、交叉步和閃步分別為4.90%和5.10%。滑步在五種步法中排在第一位。雖然滑步練習難度較大,但它的突襲性較好,能夠在對手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襲擊,然后連接拳法、腿法或摔法,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交叉步和閃步他們分別占了4.90%和5.10%他們屬于應用的較少的步法,交叉步和閃步,交叉步主要是應用快速的接近對手,迅速的使用摔法或腿法。交叉步應用時要快,但使用交叉步時往往都有預兆,很容易被人識破,即使使用了也很難達到很好的效果,反而給對手擊打自己的時機,所以優秀運動員之間對戰時很少應用交叉步。閃步雖然能躲避對手的直線性進攻,練習起來也比較簡單,但是要真正要在實戰中是很難施展的。因為閃步的應用前提是自己要有很好地洞察力,看出對方要施展直線性進攻意圖時,才能及時躲開。小級別的散打運動員身材瘦小、精悍,身體的協調性要相對好一些,運用交叉步和閃步時預兆小、能夠快速連貫的連接拳腳組合。所以小級別的散打運動員在交叉步和閃步上運用的要比大級別的運動員多一些。
3.2散打步法在實戰中的不足
本文通過對十運會進入1/4決賽的24名運動員的視頻分析,目前的散打比賽中存在著以下不足之處。①散打的基本步法在實戰中存在著動作單一進攻過程中僅有上步、滑步,防守過程中,主要是以撤步為主,其他步法運用較少,②散打步法在于拳、腿、摔的過程中出現的不完整性與組合動作的結構單一性。十運會進入1/4決賽的24名散打精英比賽中,步法中滑步動作用的最多占43%,下面我們把進入1/4決賽的24名運動員的決賽中首場12場比賽的滑步動作組合做以數據分析如表1。
我們從表1可以看出,滑步技術動作組合中,滑步連接直拳的組合頻數最高,所占的百分比為38,滑步連接后鞭腿的出現頻數次之為百分比為24.9.究其原因滑步和直拳組合,兩個直線性動作連接起來,具有一定的突然性、易操作、時間差較短,能讓對手猝不及防能夠有效的得分。滑步連接后鞭腿,直線性和弧線性組合,這是一種很好的進攻技術,能令對方防不勝防。后鞭腿起腿雖然時間差較長,但威力大,能給對手重創。所以滑步連接后鞭腿據第二位。我們從表1還可以看出,滑步組合動作中,成功率最高的是滑步連接直拳組合79.60%,還是主要表現在它的突然性、簡易型易操作性,所以使用次數和成功率都是排在首位。滑步連接前鞭腿次之,成功率為69.50%。滑步連接后鞭腿的成功率排在第三位為65.40%。前鞭腿雖然力量小,但它的速度要比后鞭腿快,所以成功率也要高。但我們還可看出,滑步在連接擺拳、勾拳和抱摔的所占百分比上很低,它們分別為11%、0.6%、4.6%。“散打是遠踢、近打、貼身摔”是踢打摔三者的充分結合,而表1所顯示出來的,我們的運動員僅在直拳和后鞭腿表現的優秀,其他方面有所欠缺,這就說明了我們的運動員在技術動作結構方面的單一。另外一個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運動員在滑步+前鞭腿+后直拳、滑步+直拳+前鞭腿、滑步+拳法+抱摔等復雜技術組合中,使用的頻數與成功率都較低,運動員技術動作的不完整性,造成了不敢使用復雜技術動作或成功率較低。
4.結論與建議
散打實戰離不開散打步法,擁有靈活的散打步法不僅不受制于人,還能掌握賽場上的主動權。但是在現實散打運動員訓練過程中,缺少明確科學的指導思想,這就造成了散打運動員步法動作技術的單一,步法與拳、腿、摔過程中,動作不夠完整、不夠連貫,不能持續發力。如何科學有效的練好散打的基本步法和步法連接動作,應當引起散打教練員的重視。
4.1加大基本步法的練習。根據運動員的自身特點,確保每個運動員熟練或精通三種或三種以上步法,及步法組合,真正做到對手有防招,我有新招,對手有攻招,我有反擊招。讓對手無從下手,把握場上的主動權。
4.2進一步的加強對傳統武術的研究。吸取并開發傳統武術技擊的精華,豐富武術步法的內容,將中國武術事業.6推向新的高潮。
4.3以科學為指導思想練習散打步法。現代社會是科學的社會,散打步法的練習應以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力學、生物化學等現在人體科學的前端為基礎,深入的對人體的肌肉、關節、骨骼等加以研究,找出最科學、最有效的練習手段。
4.4加大對外交流。做任何事情不能閉門造車,只有多對外交流,才能發現不足,加以改進和提高。散打及散打步法也是一樣,在交流中提高,在提高升華。
[參考文獻]
[1]趙國慶. 從現代散打步法存在的問題看競技散打的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09.
[2]楊祥全.散打武術教程[M].天津體育科技出版社2005.07.
(作者單位:云南省昌寧縣文體局業余少體校,云南 昌寧 67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