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卓祥
摘 要:作為英國18世紀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代表,《魯濱遜漂流記》不僅僅在英國文學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影響力甚至可以說波及了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其作者丹尼爾·笛福更是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因此,研究《魯濱遜漂流記》的寫作手法與藝術特色對于提高中學生的寫作水平與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顯著的顯示作用,本文將從該文的寫作手法入手,分析該作品所表現出的藝術特色,來為讀者更好的理解這部作品提供一條較為合理的思路。
關鍵詞:《魯濱遜漂流記》 ;藝術特色;現實主義
一、 《魯濱遜漂流記》的創作背景及內容概述
《魯濱遜漂流記》是作者丹尼爾·笛福在晚年時創作的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原名被稱作《魯濱遜·克魯索》,在30年代由我國翻譯家徐霞村引入中國時定名為《魯濱遜漂流記》。該作品在文章中塑造了一個堅韌不拔、勤勞勇敢、聰明和充滿智慧的水手,通過這個水手在被困荒島時的種種作為,我們可以看到資本主義處于發展時期的各個階層所體現出的探索、開拓進取和不屈不饒向上發展的精神狀況,極為出色的概括出了時代特色。作者在創作中,結合現實情況以及自身對于當時英國國內各個階級的現實情況的理解,結合大英帝國當時處于殖民主義的文化背景,成功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資產階級奮斗史,而魯濱遜也成功的成為了作者理想中的英國中產階級的代表人物,青史留名,歐洲文學史上第一個具有正面形象意義的資產階級主人公形象也就此誕生于丹尼爾·笛福的筆下。小說一經出版就在整個英國社會引起了巨大社會轟動效果,就此開創了英國文學的新篇章。
二、 《魯濱遜漂流記》的藝術特色簡要分析
1、 “荒島文學”的創作模式
每個國家、地區或民族的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因為地理環境、自然風貌等現實情況的影響都會產生一種屬于自身所獨有的文化形式,而“荒島文學”就是屬于英國所獨有的一種文學創作形式。英國獨立于歐洲大陸之外,本身是個島國卻又與歐洲大陸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些地理條件為英國“荒島文學”這一獨特文學形式的出現奠定了地理基礎。另一方面,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英國地理環境,使得生活在英國這片大陸上的人民生性彪悍,民族性格呈現著向外擴張的趨勢,具體來說就是愛冒險、愛探索,而大西洋廣闊的邊際也為這種性格提供了展示的舞臺。丹尼爾·笛福筆下的魯濱遜就是繼承了這種國民性格的人,魯濱遜不安于安逸的生活現狀,窮其一生挑戰著未知的世界,不斷開拓著自己的視野,哪怕受到再大的挫折也不能讓他放棄。在小說發生的主題地理背景中,魯濱遜被置于一個荒無人煙、遠離航線的孤僻小島上,營造出了一個十分真實的遠離現實社會的生存環境。通過描寫魯濱遜在這個孤島上求生存的事例,形象的勾勒出了魯濱遜的人物性格,以及其心理不斷變化的過程,隱喻了資本主義上升期普通民眾的迷茫、困惑以及堅持。
2、 第一人稱的講述方式
《魯濱遜漂流記》最為突出的一個藝術特色就是全篇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這種敘述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讓讀者產生一種代入感,以一種“我”的視角體會主人公所經歷的一切,對于作者表達其意圖以及讀者體會文章的主旨大意具有十分顯著的突出效果。通過使用這種第一人稱視角的講述方式,一個引人入勝的傳奇歷險故事躍然紙上,整部小說充滿了現實主義的“自傳體”風格印記,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增加了作品的主管抒情性以及藝術描寫的逼真性。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種敘事技巧也可以幫助作者拉近讀者與作品之間的距離,讓讀者能夠有一個“身歷其境”的主觀情感體驗。文章中大量出現的主人公自我獨白使得讀者在把握主人公思想演變、心理體會、情感醞釀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次,這種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還有一個是十分強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對任務性格進行一種細致入微的深刻描寫,從而使得一個本身虛構的故事能夠更加生動、飽滿,閱讀起來毫無維和之感,極大的增強了故事本身的的真實度以及可信賴的程度,讀者不會因為作品的虛假而產生一種隔閡感。
3、 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
《魯濱遜漂流記》作為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開山之作,在分析其藝術特色時就不得不提到其本身所具有的濃厚的現實主義創作傾向。作為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寫作特征的歷險小說,丹尼爾·笛福為了凸顯這篇文章的真實性在這篇文章中的序言部分反復的向讀者提到:“編者相信,這部自述小說源于對真實事件的忠實記錄,其中絕無虛假之處……”正是因為丹尼爾·笛福這種具有主觀傾向的現實現實主義描寫,使得整片小說中的人物不再是虛幻的二次元產物,而變成了栩栩如生的立體形象,具體的時間地點刻畫也言之有物,尤其是對于環境的細節描寫也格外逼真,從整體上為讀者營造出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結語:通過生活化的語言描寫、細致入微的環境描寫丹尼爾·笛福為讀者講述了一個資產階級上升時期小人物的傳奇冒險故事,整篇文章真實可信,具有自身的語言文章特色。《魯濱遜漂流記》足以稱的上是英國文學史上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一部不朽的傳世巨作。
[參考文獻]
[1] 王娟 淺論啟蒙運動和英國文學[J]. 新課程學習(中). 2011(01).
[2] 高夕照 以后殖民主義批判的思維——重讀《魯濱遜漂流記》[J]. 林區教學. 2008(11).
[3] 張橋英 《魯濱遜漂流記》與笛福的敘事真實觀[J]. 名作欣賞. 2009(12).
[4] 胡凡 英國作家笛福文學作品中的“荒島文學”藝術特色[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0(02).
[5] 蘇艷齋 《魯賓遜漂流記》藝術手法淺探[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7(29).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湖南 長沙 410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