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琨
摘 要:十六大以來,在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建設得到迅速發展,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加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二是不斷強化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三是依托新經濟新社會組織建立黨組織,四是不斷創新理論學習形式,強化黨員主體意識。
關鍵詞:十六大;基層黨組織建設;發展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黨的十六大在北京勝利召開。在十六大的報告中,江澤民總書記總結了十條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這就是說,要把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就必須切實做好基層黨建工作,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因此,總結十六大以來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寶貴經驗,對于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 加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黨的十八大強調“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這為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建設指明了方向和定位。
當前,由于經濟轉軌、企業轉制、社會轉型的實際情況,決定了基層黨組織做好工作的有效途徑是“服務”,以服務促發展、聚人心、保穩定。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點在于服務,服務的主體是黨員和干部。“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一貫思想,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應該落腳在“為人民服務”這個根本宗旨上,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推進黨組織建設的轉型就是要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強化服務上來,加快由行政型向服務型、封閉型向開放型、家長型向民主型轉變,通過提升服務能力來提高黨在基層的執政能力。而建設強有力的服務型黨組織,關鍵要加強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牢記黨的宗旨,牢固樹立執政為民意識、服務也是生產力意識、廉潔從政意識,進一步提升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
只要是有關群眾的事就沒有小事,服務群眾關鍵在于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中,黨組織和黨員要把服務群眾的每件小事都當成工作的大事,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一切工作是否落實、服務是否到位的標準。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對待、全力以赴,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送到群眾心上。黨員只有付出真情才能換來群眾的真心信賴,大量社會矛盾才能得以化解。因此,服務群眾不是空口號、虛任務、軟指標,必須從身邊的每一件具體小事做起,辦好小事匯集起來就是辦好了民生大事,就能鞏固我們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二、提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使各級黨組織成為學習型黨組織、各級領導班子成為學習型領導班子”。基層黨組織要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需要創新學習教育機制。一是要樹立先進的學習理念。基層黨組織的學習教育不能僅僅限于一般的個體學習和組織學習,要更新學習理念,在黨員中宣傳“主動學習”、“團隊學習”、“終身學習”等理念,培養主動學習的動機、態度及能力,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二是要健全持續的學習制度。制訂年度學習計劃,做出階段性學習安排,規定個人學習的必讀書目,定期組織黨員進行集中學習等研討活動。要嚴格執行學習考勤制度、通報制度、經驗交流制度,確保各項學習任務要落到實處。三是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把組織學習、檢查學習、考核學習、評價學習等作為黨組織開展日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對黨組織及其成員每學期進行考評,并將考評結果與年終評優結合起來。
三、 依托新經濟新社會組織建立黨組織,實現黨的建設與經濟發展的相互融動。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總書記著重提出了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其中包括要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合作經濟,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等目標要求。其實,進入到21世紀后,中國就開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各地都在積極探索依托新經濟、新社會組織設置黨組織。支部的組織形式也應根據形勢的變化進行不斷調整,具體說來就是根據各行業的特征、產業鏈的地域分布幅度而確定支部的形式。如江蘇射陽地區就采取了黨支部+合作社的形式建立黨組織;四川南江地區采取了支部+協會的形式建立了黨組織。這樣,通過“依托建”黨組織的形式,不僅擴大了黨組織的覆蓋面,而且實現了黨建與富民的相互融動、保障了黨對這些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
四、拓展多元化載體,探索具有時代特征的黨建工作的新路子。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領域、對象、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迫切需要在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路、模式、方法上適應這些變化,以發展的眼光,特別是需要用科學發展的眼光不斷推動基層黨建工作。為此,我們要主動迎接信息化、網絡化給黨的建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積極探索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來創造、構建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載體,積極推進黨建信息化, 建設網上的馬克思主義陣地,使網上教育的覆蓋面越來越大,影響力越來越強,通過開展網上黨建理論研究、黨建論壇等活動,宣傳主流意識形態, 提高黨員的思想覺悟、理論水平、工作能力和活動能力,以多樣化的載體推動黨建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現代多媒體技術,拓展網絡教育平臺。例如可以創設黨員學習交流園地、充分“聽取”黨員的意見和建議,進行網上公示等活動,極力拓寬黨組織活動方式的新途徑。也可以創辦“網上黨校”,將經典著作及黨的各種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講話等文獻資料傳到網上,形成網上強有力的主流意識形態,為廣大干部群眾提供理論思想武器。也可以創辦網上“黨員之家”,保持網上溝通聯系,關心黨員的生活、工作及學習。
其次,建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系統,創新黨員干部教育的手段和內容。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了提高黨員干部的素質,經中央批準,中組部印發了《關于擴大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決定在部分省(區)進行擴大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的試點工作,為每個村級黨組織配備了遠程教育和電化教育設備。2006年以來,由于實施了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計劃,全國各地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網站陸續開通,通過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對農民黨員群眾和干部開進行黨的政策理論、法律法規、實用技術的培訓教育,為提高農村黨員干部和群眾的素質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05.
[2]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曾慶紅.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理論和實踐創新——關于十六大以來黨中央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承發展[J].求是, 2007, (6).
[4]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 [G].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6]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中國浦東干部學院 教研部,上海 2004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