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獻春
【關鍵詞】留守兒童 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6A-0061-01
在農村學校,隨著留守兒童的增多,留守兒童的生活問題、教育問題、心理問題、道德行為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近年來,由于父母疏于照顧、監護人缺乏防范意識、兒童防護能力弱,留守兒童意外傷害事件時有發生,例如,2011年6月,阜陽潁上2歲男童被狗咬傷險遭截肢;2011年8月,安徽滁州留守兒童突遭車禍;2012年11月貴州畢節七星關區5名留守兒童在垃圾箱內意外中毒死亡。此外,留守兒童甚至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對象。如何對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避免意外傷害事件的發生,讓留守兒童開心、快樂、健康地成長,這是擺在我們每一位農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課題。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談談農村學校留守兒童的安全管理問題。
一、將留守兒童安全管理工作作為德育工作和安全工作的重點,常抓不懈
健全組織機構,強化領導,這是確保留守兒童得到科學有效的管理,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保證。近年來,筆者所在的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和政教處主任為副組長,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思想品德科任教師為成員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該工作領導小組結合本校實際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方案,把留守兒童安全管理工作作為學校德育和學校安全工作的重點。此外,學校還要求教師簽訂留守兒童安全責任狀,實行責任追究制,將留守兒童安全工作納入教師的績效考核,并作為教師評優評先、職稱評定、崗位晉升的重要依據,對在留守兒童安全工作中具有顯著成績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對組織管理不善、工作任務不落實、發生留守兒童安全責任事故的教師,視情節輕重予以通報批評或紀律處分。由于學校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留守兒童安全工作得到了保障。
二、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兒童的安全防范意識
為了做好留守兒童安全管理工作,增強留守兒童自我保護意識,筆者所在的學校采取了以下幾個措施。第一,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比如,學校分別制定了《消防安全制度》《學校周邊環境安全治理制度》《集會、會操安全管理制度》《門衛安全防范工作制度》等40多項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預案,使學校安全工作有章可循。第二,充分利用每周的班會課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強留守兒童的安全意識、防護意識和法制觀念。第三,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手抄報、學習園地等,加大安全教育宣傳力度。第四,定期開展防火、防騙、防拐、防溺水、防震等安全演練,教給留守兒童應對突發事件的技巧,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三、加大學?;A設施建設力度,為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住宿條件
為了保證留守兒童能夠安心地在學校讀書,筆者所在的學校興建了學生宿舍,方便留守兒童在校住宿。留守兒童住進學校后,學校落實專人負責,由學校領導、班主任對留守兒童進行24小時監管,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此外,為了解決留守兒童在校住宿遇到的生活困難,學校還開展了各種類型的“一對一、一對多”結對幫扶活動,解決住校留守兒童的吃、穿、住等問題。
四、學校要加強與家庭、社區的聯系,構建留守兒童安全教育新格局
首先,學校加強了家校聯系,如定期舉辦家長培訓班,學校利用家長會、學校開放日和家長座談會等,對留守兒童的父母或監護人進行培訓,特別是安全防護的教育培訓,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其次,警民共建,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形式。學校在加強家校聯系的同時,還積極爭取當地公安機關和社區、村屯的支持與配合。例如,定期邀請公安民警和社區干部到校給學生作安全教育講座,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對校園周邊的治安進行整頓,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學生離校時,學校積極配合當地派出所、運輸管理部門,對學生搭乘的班車進行排查,對違規超載的現象予以嚴肅查處,確保學生的乘車安全。
留守兒童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學校和教師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創新安全管理工作機制,規范落實各項安全管理措施,扎實有效地開展各類安全教育活動,為留守兒童創造一個平安、和諧的校園。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