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谷

“放棄年薪60萬元的工作,回到家鄉養魚,費神費力還費錢,很多人認為這是‘犯傻'。”重慶酉陽縣年過四旬的李強放棄優厚待遇,決心回鄉創業,走一條不同于傳統養殖方式的生態發展路子。
日前,筆者一路輾轉尋訪重慶酉陽興隆鎮積谷壩村,找到了鄉親們口中的“傻人”李強。今年42歲的李強說話爽朗、干脆果斷,曾是全村第一個本科大學生,畢業后進入云南銅業(集團)公司任職,月工資數千元。但一心想創業的他沒幾年便辭去工作,回鄉建起一家苕粉廠,可由于經營不善、工廠效益低下,最終破產。
李強再度四處求職。2003年,憑著過硬的專業技術,李強獲聘進入新加坡彩虹礦業(集團)公司擔任總工程師職務,前往南非負責一家控股子公司的金礦開采技術指導,年薪折合人民幣60萬元。
2013年,骨子里天生有一股創業沖動的他認為時機成熟,便作出了讓所有親友瞠目結舌的決定:辭去高收入工作返回酉陽,在涂市鄉鐘嶺村建起了養魚場。
“寧愿當5元錢的老板,也不想當5元錢的打工仔!”李強告訴筆者,回到家鄉后,他應酉陽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招商邀請,成立了酉陽農佳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在涂市鄉鐘嶺村流轉土地100畝,挖掘魚塘,養殖清波、虹鱒、金鱒、中華鱘等冷水魚和亞冷水魚。
筆者跟隨李強來到養殖場,場地三面環山,樹木繁茂,飛蛾數量巨大。“走生態發展之路,正是漁業養殖的發展趨勢。當初看到這一環境優勢,便買來12盞紫外線燈,安裝在一口口魚塘上方。到了晚上,燈一打開,數以萬計的各類飛蛾趨光而來,最后掉落水面,成為魚兒的美食。”李強一邊說著,一邊往池子里撒谷芽。
“當然,喂飛蛾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魚飼料問題。我現在喂的是稻谷芽,是純天然農產品,不含生長激素之類的添加劑。魚吃這個長得慢些,卻屬于真正的高品質生態魚。”摸索一個多月后,李強還發現,除了虹鱒,其他幾個品種的魚都適合飼喂稻谷芽。
近段時間,李強的魚已經開始批量上市,目前主要供應酉陽縣城。由于這些魚總體上屬高端產品,虹鱒售價40元/斤,清波30元/斤,中華鱘40元/斤。但和外地市場相比,這個價格定得稍低,李強主要是考慮到本地市場接受能力偏小,高端魚在酉陽打開市場需要一個過程。
“盡管如此,經濟效益仍然相當可觀。從目前銷售情況看,今年至少能售出虹鱒、清波和中華鱘累計5萬斤,收入150萬元以上?!崩顝娬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