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翼超 易珂葦 李娜
摘 要 目的:考察美沙拉嗪對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炎癥相關因子和血小板計數的影響。方法:將89例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分為觀察組(美沙拉嗪腸溶片治療,45例)和對照組(柳氮磺胺吡啶治療,44例),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70.45%),而觀察組炎癥指標(IL-6、IL-1、TNF-α)和血小板計數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全部患者治療后的上述指標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具有顯著性(P<0.05);治療過程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美沙拉嗪對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具有確切的治療效果,可明顯降低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和抑制血小板活化狀態。
關鍵詞 美沙拉嗪 潰瘍性結腸炎 炎癥因子 血小板
中圖分類號:R971.1; R574.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533(2014)15-0025-03
Observ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esalazine on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LIU Yichao**, YI Kewei, LI Na
(Xiangya Mine Cooperation Hospital of Pingxiang, Jiangxi Province, Pingxiang 33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salazine on inflammation-associated cytokines and platelet count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 Eighty-nine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were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mesalazine tablets, n=45) and a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sulfasalazine, n=44) and th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3.33%)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70.45%), and the inflammation markers such as IL-6, IL-1, TNF- α and the platelet cou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moreover, index levels above-mentioned in all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a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5). Adverse re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during treatment. Conclusion: Mesalazine has a good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and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inhibit the activation of platelet in patients.
KEY WORDS mesalazine; ulcerative colitis; inflammatory factor; platelet
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是指處于活動期的結直腸非特異性慢性炎癥性腸道疾病,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臨床常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療動性潰瘍性結腸炎,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部分患者對磺胺類藥物過敏[1]。研究表明,美沙拉嗪對非特異性慢性炎癥性腸道疾病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且藥物副作用低[2]。血小板計數與炎癥因子水平在評價潰瘍性結腸炎活動程度和預后中具有重要價值,但目前關于美沙拉嗪對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炎癥相關因子和血小板計數影響的報道較少,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臨床資料
入選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消化內科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89例,全部患者符合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標準[3],患者以反復發作性腹痛、腹瀉為主要臨床癥狀,以黏液膿血便為主要體征,經腸鏡檢查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排除心肺功能不全、肝、腎功能衰竭、血液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消化道腫瘤、消化道切除術史、精神病和孕婦或哺乳期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美沙拉嗪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40.23±4.39)歲,其中初發型1例、復發型40例、持續型4例;對照組(柳氮磺胺吡啶組,44例):男20例,女24例,年齡19~69歲,平均年齡(41.01±4.52)歲,其中初發型2例、復發型38例、持續型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
治療方法
觀察組給予美沙拉嗪腸溶片(安潔莎,東盛醫藥公司,批號H20020211)0.8 g/次,口服,每日3次,療程8周。對照組給予柳氮磺胺吡啶腸溶片(上海福達制藥公司,批號H31020840)1.0 g/次,口服,每日3次,療程8周。
檢測方法
清晨空腹采集患者肘靜脈血液標本,檢測血清白介素(IL-6、IL-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炎癥相關因子水平和血小板計數(BPC)。
療效評定[4]
根據患者癥狀、體征、腸鏡下表現評定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患者癥狀體征消失,大便常規陰性,腸鏡下發現腸道黏膜大致正常,潰瘍和糜爛創面消失;有效:患者癥狀體征消失,大便常規陰性,腸鏡下發現腸道黏膜呈輕度炎癥狀態。無效:患者癥狀體征無好轉,腸鏡下腸道黏膜無明顯變化。
統計學處理
研究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兩組間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s)表示,兩組間的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提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和血小板計數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炎癥指標和血小板計數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炎癥指標(IL-6、IL-1、TNF-α)和血小板計數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且全部患者治療前后的上述指標水平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討論
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多累及乙狀結腸和直腸,甚至累及到全結腸和降結腸,臨床表現主要為反復性發作的腹痛、腹瀉,大便常規檢測發現黏液膿血便。多項研究證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與患者的感染、免疫和遺傳等因素密切相關。自身免疫性缺陷是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的關鍵原因,遺傳因素是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的基礎原因,而過敏、感染等是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的主要誘因[5]。機體存在的炎癥因子和抗炎癥因子的平衡紊亂是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由單核巨噬細胞產生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IL-6、IL-1)在慢性炎癥過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炎癥相關因子可用于評估患者病情程度和治療效果[6-7]。目前,為了提高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控制其發病頻次,應避免使用糖皮質激素緩解患者的癥狀,以促進患者機體腸道黏膜愈合,降低患者的手術率和防止癌前病變和結腸炎合并癥出現,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保持腸道黏膜的正常生理或解剖功能[8]。美沙拉嗪是屬于5-氨基水楊酸(5-ASA)類制劑的常見抗炎癥藥物,其抑制炎癥的主要機制是通過干擾前列腺素、白三烯和花生四烯酸的合成或代謝;此外,美沙拉嗪還可抑制血小板活動因子的合成功能[9],是緩解患者癥狀的較有效的抗炎癥藥物。
本研究顯示,美沙拉嗪治療患者的臨床有效率較柳氮磺胺吡啶明顯增高,全部患者治療后的上述指標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而美沙拉嗪治療患者的炎癥指標(IL-6、IL-1、TNF-α)水平和血小板計數的降低程度更明顯,其不良反應發生率也明顯低于柳氮磺胺吡啶。研究結果表明:美沙拉嗪在降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小板計數和炎癥因子水平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對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具有確切的治療效果,與文獻報道結果相一致[10]。
參考文獻
宋敏, 吳杰, 王萍. 老年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特點[J]. 臨床消化病雜志, 2012, 24(6): 335-336.
張錦春. 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療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 山東醫藥, 2011, 51(25): 81-82.
薛林云, 歐陽欽. 世界胃腸病組織推薦的IBD全球實踐指南[J]. 國際消化病雜志, 2010, 30(4): 195-199, 209.
朱衛全. 潰結散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 江西醫藥, 2013, 48(9): 802-803.
韋紅, 苗新普, 黃詠東, 等.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小板計數及凝血功能檢測的臨床意義[J]. 臨床內科雜志, 2011, 28(11): 752-754.
倪廣婷, 陳詩華. 錫類散灌腸聯合美沙拉嗪腸溶片口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觀察[J]. 江西醫藥, 2011, 46(10): 923-924.
陳強妹. 美沙拉嗪緩釋顆粒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清 IL-6、TNF-α影響機制的研究[J]. 中國現代醫生, 2011, 49(36): 34-35.
Mashtoub S, Hoang BV, Vu M, et al. Clinical and structural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herbal preparation, iberogast, in a rat model of ulcerative colitis[J]. J Evid Based Complementary Altern Med, 2014, 19(1): 10-19.
肖修玲.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道菌群與血TNF-α、內毒素水平的關系[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2, 11(17): 1364-1365, 1368.
黃奪夏, 陸翠欽, 何張平. 美沙拉嗪與康復新液聯合治療老年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及對血清炎癥細胞因子、凝血指標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15): 3769-3770.
(收稿日期:2014-05-23)
方法
治療方法
觀察組給予美沙拉嗪腸溶片(安潔莎,東盛醫藥公司,批號H20020211)0.8 g/次,口服,每日3次,療程8周。對照組給予柳氮磺胺吡啶腸溶片(上海福達制藥公司,批號H31020840)1.0 g/次,口服,每日3次,療程8周。
檢測方法
清晨空腹采集患者肘靜脈血液標本,檢測血清白介素(IL-6、IL-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炎癥相關因子水平和血小板計數(BPC)。
療效評定[4]
根據患者癥狀、體征、腸鏡下表現評定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患者癥狀體征消失,大便常規陰性,腸鏡下發現腸道黏膜大致正常,潰瘍和糜爛創面消失;有效:患者癥狀體征消失,大便常規陰性,腸鏡下發現腸道黏膜呈輕度炎癥狀態。無效:患者癥狀體征無好轉,腸鏡下腸道黏膜無明顯變化。
統計學處理
研究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兩組間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s)表示,兩組間的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提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和血小板計數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炎癥指標和血小板計數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炎癥指標(IL-6、IL-1、TNF-α)和血小板計數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且全部患者治療前后的上述指標水平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討論
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多累及乙狀結腸和直腸,甚至累及到全結腸和降結腸,臨床表現主要為反復性發作的腹痛、腹瀉,大便常規檢測發現黏液膿血便。多項研究證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與患者的感染、免疫和遺傳等因素密切相關。自身免疫性缺陷是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的關鍵原因,遺傳因素是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的基礎原因,而過敏、感染等是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的主要誘因[5]。機體存在的炎癥因子和抗炎癥因子的平衡紊亂是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由單核巨噬細胞產生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IL-6、IL-1)在慢性炎癥過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炎癥相關因子可用于評估患者病情程度和治療效果[6-7]。目前,為了提高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控制其發病頻次,應避免使用糖皮質激素緩解患者的癥狀,以促進患者機體腸道黏膜愈合,降低患者的手術率和防止癌前病變和結腸炎合并癥出現,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保持腸道黏膜的正常生理或解剖功能[8]。美沙拉嗪是屬于5-氨基水楊酸(5-ASA)類制劑的常見抗炎癥藥物,其抑制炎癥的主要機制是通過干擾前列腺素、白三烯和花生四烯酸的合成或代謝;此外,美沙拉嗪還可抑制血小板活動因子的合成功能[9],是緩解患者癥狀的較有效的抗炎癥藥物。
本研究顯示,美沙拉嗪治療患者的臨床有效率較柳氮磺胺吡啶明顯增高,全部患者治療后的上述指標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而美沙拉嗪治療患者的炎癥指標(IL-6、IL-1、TNF-α)水平和血小板計數的降低程度更明顯,其不良反應發生率也明顯低于柳氮磺胺吡啶。研究結果表明:美沙拉嗪在降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小板計數和炎癥因子水平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對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具有確切的治療效果,與文獻報道結果相一致[10]。
參考文獻
宋敏, 吳杰, 王萍. 老年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特點[J]. 臨床消化病雜志, 2012, 24(6): 335-336.
張錦春. 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療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 山東醫藥, 2011, 51(25): 81-82.
薛林云, 歐陽欽. 世界胃腸病組織推薦的IBD全球實踐指南[J]. 國際消化病雜志, 2010, 30(4): 195-199, 209.
朱衛全. 潰結散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 江西醫藥, 2013, 48(9): 802-803.
韋紅, 苗新普, 黃詠東, 等.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小板計數及凝血功能檢測的臨床意義[J]. 臨床內科雜志, 2011, 28(11): 752-754.
倪廣婷, 陳詩華. 錫類散灌腸聯合美沙拉嗪腸溶片口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觀察[J]. 江西醫藥, 2011, 46(10): 923-924.
陳強妹. 美沙拉嗪緩釋顆粒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清 IL-6、TNF-α影響機制的研究[J]. 中國現代醫生, 2011, 49(36): 34-35.
Mashtoub S, Hoang BV, Vu M, et al. Clinical and structural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herbal preparation, iberogast, in a rat model of ulcerative colitis[J]. J Evid Based Complementary Altern Med, 2014, 19(1): 10-19.
肖修玲.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道菌群與血TNF-α、內毒素水平的關系[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2, 11(17): 1364-1365, 1368.
黃奪夏, 陸翠欽, 何張平. 美沙拉嗪與康復新液聯合治療老年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及對血清炎癥細胞因子、凝血指標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15): 3769-3770.
(收稿日期:2014-05-23)
方法
治療方法
觀察組給予美沙拉嗪腸溶片(安潔莎,東盛醫藥公司,批號H20020211)0.8 g/次,口服,每日3次,療程8周。對照組給予柳氮磺胺吡啶腸溶片(上海福達制藥公司,批號H31020840)1.0 g/次,口服,每日3次,療程8周。
檢測方法
清晨空腹采集患者肘靜脈血液標本,檢測血清白介素(IL-6、IL-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炎癥相關因子水平和血小板計數(BPC)。
療效評定[4]
根據患者癥狀、體征、腸鏡下表現評定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患者癥狀體征消失,大便常規陰性,腸鏡下發現腸道黏膜大致正常,潰瘍和糜爛創面消失;有效:患者癥狀體征消失,大便常規陰性,腸鏡下發現腸道黏膜呈輕度炎癥狀態。無效:患者癥狀體征無好轉,腸鏡下腸道黏膜無明顯變化。
統計學處理
研究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兩組間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s)表示,兩組間的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提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和血小板計數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炎癥指標和血小板計數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炎癥指標(IL-6、IL-1、TNF-α)和血小板計數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且全部患者治療前后的上述指標水平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討論
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多累及乙狀結腸和直腸,甚至累及到全結腸和降結腸,臨床表現主要為反復性發作的腹痛、腹瀉,大便常規檢測發現黏液膿血便。多項研究證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與患者的感染、免疫和遺傳等因素密切相關。自身免疫性缺陷是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的關鍵原因,遺傳因素是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的基礎原因,而過敏、感染等是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的主要誘因[5]。機體存在的炎癥因子和抗炎癥因子的平衡紊亂是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由單核巨噬細胞產生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IL-6、IL-1)在慢性炎癥過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炎癥相關因子可用于評估患者病情程度和治療效果[6-7]。目前,為了提高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控制其發病頻次,應避免使用糖皮質激素緩解患者的癥狀,以促進患者機體腸道黏膜愈合,降低患者的手術率和防止癌前病變和結腸炎合并癥出現,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保持腸道黏膜的正常生理或解剖功能[8]。美沙拉嗪是屬于5-氨基水楊酸(5-ASA)類制劑的常見抗炎癥藥物,其抑制炎癥的主要機制是通過干擾前列腺素、白三烯和花生四烯酸的合成或代謝;此外,美沙拉嗪還可抑制血小板活動因子的合成功能[9],是緩解患者癥狀的較有效的抗炎癥藥物。
本研究顯示,美沙拉嗪治療患者的臨床有效率較柳氮磺胺吡啶明顯增高,全部患者治療后的上述指標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而美沙拉嗪治療患者的炎癥指標(IL-6、IL-1、TNF-α)水平和血小板計數的降低程度更明顯,其不良反應發生率也明顯低于柳氮磺胺吡啶。研究結果表明:美沙拉嗪在降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小板計數和炎癥因子水平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對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具有確切的治療效果,與文獻報道結果相一致[10]。
參考文獻
宋敏, 吳杰, 王萍. 老年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特點[J]. 臨床消化病雜志, 2012, 24(6): 335-336.
張錦春. 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療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 山東醫藥, 2011, 51(25): 81-82.
薛林云, 歐陽欽. 世界胃腸病組織推薦的IBD全球實踐指南[J]. 國際消化病雜志, 2010, 30(4): 195-199, 209.
朱衛全. 潰結散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J]. 江西醫藥, 2013, 48(9): 802-803.
韋紅, 苗新普, 黃詠東, 等.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小板計數及凝血功能檢測的臨床意義[J]. 臨床內科雜志, 2011, 28(11): 752-754.
倪廣婷, 陳詩華. 錫類散灌腸聯合美沙拉嗪腸溶片口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觀察[J]. 江西醫藥, 2011, 46(10): 923-924.
陳強妹. 美沙拉嗪緩釋顆粒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血清 IL-6、TNF-α影響機制的研究[J]. 中國現代醫生, 2011, 49(36): 34-35.
Mashtoub S, Hoang BV, Vu M, et al. Clinical and structural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herbal preparation, iberogast, in a rat model of ulcerative colitis[J]. J Evid Based Complementary Altern Med, 2014, 19(1): 10-19.
肖修玲.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腸道菌群與血TNF-α、內毒素水平的關系[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2, 11(17): 1364-1365, 1368.
黃奪夏, 陸翠欽, 何張平. 美沙拉嗪與康復新液聯合治療老年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及對血清炎癥細胞因子、凝血指標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15): 3769-3770.
(收稿日期:201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