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華
摘 要:新聞標題的藝術性決定了這個標題在讀者印象中存在的時間。制作新聞標題,其實就是對新聞報道進行二度創作,對報道內容進行深度提煉。從內容中提煉出來的標題應該是簡單、有味、有意境,能瞬間抓住讀者眼球,應該是耐人尋味的。這既是對新聞報道內容的再提煉,也是創造新聞標題美感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新聞標題;審美;內容;意境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3-0126-02
無論曾經是怎樣轟動的新聞,經過時間的沉淀,最后都要成為舊聞,甚至很快被淡忘。有趣的是,隨著內容的被人遺忘,一些經典的新聞標題卻能擁有長久不褪的光澤。
例如20世紀80年代,著名記者、作家梁衡寫過一篇通訊,報道的主要內容是:“北京地質學院一個班31位同學于20世紀50年代初被分配到大西北地質部門工作,他們一起在戈壁灘和祁連山的風沙冰雪中奮斗了25年。”幾年、幾十年之后,報道內容基本只剩下了懷舊的意義和資料的作用,但是,很多人卻記住了這個條新聞報道的標題:“三十一位同窗友,二十五年祁連月。”讀了這個標題的讀者未必會對報道內容感興趣,但是都會對標題發出由衷的贊嘆。
新聞標題之所以能夠經得起時間的沉淀,主要是因為它擁有藝術的魅力。新聞雖然短暫,但是藝術卻是永恒的,即使是那些隨時間匆匆而去的標題,它們也許只是真正符合新聞和藝術的規律,但是,或多或少都會給讀者帶來審美上的愉悅。
讀者讀到標題時的感受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實用、稔熟、會心、驚喜。實用產生利益感,稔熟產生親切感,會心產生高妙感,驚喜產生升華感。實用,就是獲得需要的信息,包括新聞事實、編輯的評價等。因此,標題必須充實、準確,而且要讓人只用掃視即能認得清,讀得懂。稔熟,就是標題內容為讀者所關心的,表達方式符合讀者的閱讀和欣賞習慣,讀者能與編輯溝通和交流。會心,讀者對報道內容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概括和評論,往往找不到恰當的語言,這時,標題如果能幫助其表達自己想說又說不出的話,就會產生一種知己和信任的快感。驚喜是新的境界、新的精神突然展現在面前,讓人驚訝和愉快。會心是自己言所不及,驚喜則是思所不及。筆者認為,一個好的新聞標題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1 簡單
一個好的新聞標題應由若干要素構成。從審美的角度來評價,好標題首先要簡單。這里所說的簡單是美學范疇,簡單與簡潔、簡明、簡要、簡練相似,但又有自己的特殊內涵。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簡單”這個概念,不妨引用科學美學的解釋。科學美學認為,自然現象因復雜而美,而自然規律卻是最簡單、最優化的最美。
制作新聞標題就是在新聞報道的基礎上進行二度創作,新聞標題是對報道內容進行提煉。報道到標題是從豐富的美到簡單的美。標題提煉報道內容,但不能完全替代報道正文。報道有了標題之后,仍然存在于版面,這樣讀者就可以體會報道與標題不同的美帶給讀者的不同感受。標題的簡單并非要把豐富的內容弄單調,而是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來表達盡可能多的內容。例如,第八屆全國運動會賽事剛剛開始,就不斷有新紀錄產生。《人民日報》為這條新聞作的標題是“未及金風過,已是桔橙黃”。該標題內涵豐富,文字精妙,令人拍案叫絕。這是一種濃縮的美、簡約的美。標題經過錘煉,直至不能再減一字,稱得上是至真至純。這樣的標題就不僅是能敘述一件事情或表達一種思想、抒發一種情感,而是能夠像詩一樣,形成一種氣象,生成一種意境。
2 有味
新聞標題的上乘之作應該食之有味。味,也一種審美感受,它是內在的,可以細細體會,是所謂玩味、品味;它又是外溢的,具體可感,正所謂撲面而來。審美感受的第一層次是感官的快適,即人們常說的悅耳、悅目。例如音樂與噪聲的基本區別就在于前者悅耳,后者令人不適。同理,一個好標題肯定會給讀者帶來視覺快適。人們讀新聞標題是為了了解新聞,一個好標題最重要的是要讓人看懂,并在產生審美的同時建立起想了解內容的沖動。所以,一個好的標題一定也要便于閱讀和理解。
在《報紙編輯學》一書就有這樣兩個實例能說明問題:
例一:兩千多年前魯國都城遺址,勘探發掘工作基本結束。
例二:兩千年前魯國都城相當繁華。
勘探結果表明,都城面積近40 km2,有十幾座城門,城內有8條交通干道,并有多種作坊遺址。
兩個標題不同的處理區別在于:主題繁雜與簡潔;主題內涵的單薄與豐富。第一個標題有20個字,雖然排成雙行,但實際是一個長句子,堆砌了這么多字,內容卻很貧乏,只例行公事地敘述了工作進程。第二個標題簡明扼要,一行主題不過12個字,干凈利落,暢達明快。它的精妙還在于以簡潔的文字概括了豐富的內容,能夠得出兩千年前魯國都城“相當繁華”這個結論,這說明發掘工作基本結束。“相當繁華”這個結論又是對發掘結果的形象描述,與第一個標題相比,顯然它是節約的、簡單的,更是有味的。
3 意境
制作標題與寫詩有相通之處,講究煉意、煉句、煉字。煉是由淺入深,由粗至精的創造過程。有的標題作來非常順利,信手拈來即成妙趣,但是,神來之筆看似容易,其實并非偶然。標題的簡單之美是精心錘煉的結果。制作一條標題,初始階段大都意境不夠鮮明、清晰,需要加工提煉,或者雖然鮮明、清晰,但失之于淺,失之于狹,需要深化和開拓。
制作標題強調煉意、煉句、煉字。煉意是意境的錘煉,所以有人說,煉字不如煉意。其實,任何文字都不可能離開煉意單獨煉字,煉字、煉句也是在煉意。標題之詩意,要用恰當的字、句去表達,沒有字、句意境就不復存在。同樣,只有字、句而無意境也不是好標題。這里所說的意境并不等同于嚴格意義上的詩的意境,它可以包括新聞的思想、新聞本質和對新聞的評價等。
制作標題時,對煉字、煉句的要求也比寫詩寬松得多。詩有詩的創作規律,制作標題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掌握了制作標題中煉意、煉句、煉字的規律,就能自如應對各種不同內容、不同風格的新聞報道,營造出意境。endprint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瞬間感覺到東西很多,但是,知覺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看一場音樂會,舞臺上有樂隊,樂隊有指揮,還有獨唱演員,盡管人們可以聽到樂隊的美妙伴奏,看到指揮優美的體態,但人們知覺最清晰的部分只是歌唱演員的表演。樂隊演奏員和指揮的形象也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但成為人們知覺的對象仍是處于突出地位的歌唱演員,其他人則是知覺對象的背景。一個版面有許多標題,成為讀者知覺對象的往往只是其中的幾個甚至一個。
標題是新聞的濃縮和概括,做出成功的標題關鍵是編輯對新聞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標題龐雜的原因往往在于對新聞研究不透,沒有抓住新聞。大多數新聞報道的內容最終都能提煉出一個重點在標題中做主題。有的消息內容比較集中,主題比較容易把握;有的消息寫得散亂或內容太多,更需要編輯深入挖掘。處理新聞稿件先要找到“新聞眼”,正如詠詩需明了詩意題旨一樣。標題內容確定之后就要推敲文字,盡可能剔去可有可無的字,直到字字有著落,缺一不可。
新聞標題的主題具有一定的語感跳躍性,有些助詞等句子成分可以省略。讀者讀標題主要是為了迅速了解新聞,大都粗線條地掃視,只注意最重要的文字,只要能意會,讀者會不自覺地把省略的部分彌補上去。或者可以說,讀者會自覺地忽略那些可省略的文字,直接把握實質。
標題與標題之間相互呼應,構成版面整體。標題與標題要協調,既要有變化又要內在統一。每個標題既要完整、精彩,又要服從于版面整體。如果一個標題的風格和調子游離于版面整體效果之外,與全局格格不入,那么即使它再有文采,也是失敗的。
另外,標題必須服從報紙的整體風格。一張成熟的報紙需要有自己的特殊風格,標題是構成報紙風格的主要因素。統一風格的標題日積月累也就成就了報紙的風格,而風格一旦形成又影響著標題的走向。不顧報紙的整體風格而單純琢磨某一個標題,往往勞而無功。
參考文獻
[1]蘇源熙.中國美學問題[M].卞東波,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2]劉曉璐.經典報紙板式設計[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
〔編輯:白潔〕
Abstract: News headlines artistry decided this title exists in the reader the impression that time. Making headlines, in fact, be the second creation of news reports on the refining depth report content. Extracted from the content out of the title should be simple, flavored with mood, readers can instantly grab attention, it should be interesting. This is not only the content of the news and then refined,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of creating headlines beauty.
Key words: news headlines; aesthetic; contents; mood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