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海洲 賈雷娜
田間地頭踐行群眾路線
文/郭海洲 賈雷娜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韓城市農業局開展“服務面對面、建功在一線”主題活動,組織農技干部走出機關,走進田間地頭,面對面服務、心貼心解憂、實打實幫困,在服務群眾中受教育、轉作風、長才干、建功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農業生產季節性很強,我們要把以往農民有求才去服務的被動狀態,轉變為根據季節性特點隨時服務農民的主動作為。”農業局局長王文俊說。
為此,農業局成立5個區域農業技術推廣站,充實了12個鎮辦畜牧獸醫站技術指導隊伍,健全了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全系統119名農技干部常年工作、生活、吃住在鎮辦,確保在第一時間受理群眾訴求,打通了農技服務“最后一公里”。
從今年初開始,除少數同志在機關處理日常事務外,農業局把全市農村分為西部山區、南部山區、城區、川道、北部山區五個片區,數百名干部職工深入275個行政村進行走訪調研,詳細了解各類示范戶情況,廣聽農民意見建議,梳理歸類后,主動出擊,為群眾提供即時服務。
針對初夏小麥和果樹易發病蟲害、果樹套袋正當時的實際,農業局印制了彩色宣傳單,利用村干部會議、鎮村集會宣傳相關知識,走進田間地頭現場給農民教授果樹套袋技術;針對農業服務跟不上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農業局主動與聯通公司協商對接,積極建立了“手機信息直通服務”新模式,把全市1200多名農業科技示范戶和職業農民、技術能手信息錄入信息庫,聘請了15名農技專家,利用手機短信隨時向農民發送農業技術、農情和市場行情等信息。今年9月份遭遇連陰雨天氣,農業局及時將低溫寡照天氣下設施蔬菜的生產技術要點發送到農民朋友手中,最大限度地幫助農民減少損失。
“農業局想群眾之所想,把服務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高效、便捷的服務,讓我們嘗到了農技服務的甜頭。”新城辦五星村設施蔬菜示范點負責人薛建權說。
今年春季,設施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王純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里,一個菜農帶著哭腔說:“王師,我的西紅柿都蔫啦,你快來給我看一下!”
王純放下電話,立馬騎自行車趕赴現場。進溫室一看,整棚的西紅柿,果實累累,植株上部的枝葉卻開始萎蔫。王純知道,若不及時搶救,菜農幾個月的心血就將化為烏有。他一面安慰該菜農,一面開始動手,邊做邊向菜農傳授補救技術,整整忙活了一天多。
一周后,菜農又打來電話,高興地說:“王師,好啦,西紅柿都緩過來了,謝謝你呀!”
聽到電話,王純的臉上綻放出開心的笑容。這樣的事情,他和同事們經常碰到。記不清多少個周六和周日,基地的菜農打電話:“菜得病啦!”他們騎上自行車,現場診斷指導,解決了菜農的技術難題。一些菜農心里過意不去,送菜表示感謝,都被他們婉言謝絕。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先后建成了五星、謝村、王村等10多個設施蔬菜和食用菌示范基地,個個基地如今生機勃勃。
農技人員堅持把服務群眾和方便群眾擺在首位,心向下想,身向下沉,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努力做到與群眾心貼心。農民夸贊說:“農技干部服務群眾多了,了解群眾深了,距離群眾近了,干部作風轉變了。”
“太好了,我們又吃上干凈的水了!”陣陣掌聲在桑樹坪鎮張家溝村這個小山村響起。4月初,農業局總農藝師權麻玉了解到該村兩眼機井因柴油機年久失修已停機停水。情況報告到農業局黨組,局黨組隨即幫助購置2臺柴油機,并派人安裝調試,解決了張家溝670名村民的吃水問題。
為了幫助解決群眾的困難,農業局推行“一聯三包”的幫困服務模式,即每名技術干部至少聯系1戶(種養殖大戶、家庭農場等)對接服務,推行局領導包園(示范園)、基層單位領導包點(農社企、專業合作社等)、科技干部包戶(種養殖戶、家庭農場等)的責任服務模式。局領導班子成員每人包聯1-2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包聯幫扶9個村,全局500多名黨員干部職工共包聯農業科技示范戶1235戶。
4月17日,農業局副局長柳樹斌在西莊鎮泡泉村調研時,發現全村沼氣池利用率不高。他隨即利用休息日,組織沼氣服務隊深入泡泉村農戶家中,逐一維修指導,同時在全村開展了沼氣池日常管護指導培訓,使全村沼氣池恢復了正常使用。
“去年底以來,禽、蛋、肉價一直下跌,虧大了,都有點兜不住底了,真難啊!”韓城市宏陽現代農業科技公司老板無奈地說。農業局迅速將情況報告市政府有關領導,市政府緊急安排畜牧發展資金150萬元,用于專項扶持生豬、家禽產業養殖戶,保證了畜牧業生產得以持續發展。
農業局還把觸角延伸到幫助農村低保戶、殘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自身造血上。龍亭鎮福星牧業專業合作社是農民致富能手田雪維創辦的養兔專業組織,種兔優良,肉兔不愁銷路,收益可觀。農業局領導和科技人員幾番考察后,認為養兔投入低,農村遍地食草,用勞費時少,獲益見效快,是農村弱勢群體脫貧的較好途徑。農業局同市慈善協會協商,首批為該鎮三甲村20戶弱勢家庭每戶免費送種兔6只,把村停辦的小學作為兔舍,同時簽訂了合作社+農戶合作生產協議書。農業局計劃通過這20戶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推廣,爭取讓更多農村弱勢群體通過這種方式改變貧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