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榮
【摘 要】以“生活教育”為理念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早年創辦幼稚園提出的教育思想,他建立了一整套生活教育課程。《幼兒園管理綱要》也明確提出:幼兒園的課程應該是生活的——生活是人們的綜合性活動。幼兒的身心特點決定著現實生活必須灌輸在幼兒的一日生活當中。本文作者結合自己一線幼兒教學實踐闡述了生活是幼兒的“常青樹”,幼兒只有在現實中才能得到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 生活 教育 成長
在幼兒實際教學的大討論中,我們一致贊同:幼兒的課程應該是生活的。生活是幼兒園課程設計和實施的現實背景,閉門教育、書本說教等不可能適合兒童的學習特點,也不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美好的課程理想如果脫離了現實生活的大背景,是難以產生教育效果的。
現代教育專家指出:遠離幼兒生活背景的內容難以讓幼兒真正感受和領悟,難以進入幼兒的認知結構之中。只有讓幼兒園的課程真正與現實生活背景緊密聯系,幼兒才能感知和理解。
幼兒離不開生活,幼兒屬于社會的,幼兒從家庭走向幼兒園都是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洗禮。
走進生活可以說是現代幼兒園課程實施的重要手段,生活是動態的,幼兒也是無時無刻都在運動的,生活是變數的,幼兒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實現價值取向,才能引發學習的興趣和發展內在的潛能。
如何讓幼兒從說教中還原到現實生活中,真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幼兒教育的時間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論述。
一、從一片樹葉的漂泊去認識偉大的發明家
2013年秋季,我和主任教師王毅一起帶幼兒來到幼兒園外的百里河畔,這時正是大豆、玉米收獲的季節 ,河床兩面的白楊樹的葉子已經變黃。當幼兒們一字排開觀察清靈靈的河水時,由于水波動蕩,幼兒們沒有發現浮動游蕩的小魚,而是在一陣秋風中看到堤岸上和白楊樹叉間一片植物葉子和樹葉飄到了水面,風兒吹拂,落葉一陣狂歡,順著河水水流而下,很像一只只自由飄蕩的小船,幼兒們高興地排起了小手。
回到課堂,我和王老師一起將事先準備好的課件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展示到幼兒眼前:《魯班是怎么發明木船的?》。
當老師提問幼兒“大船為什么會在水上飄呀?”一些幼兒爭先回答“是大風吹的!”大家都笑了!
另外的小朋友說“大船像河里的樹葉”“大船就是玉米葉做成的!”
老師針對幼兒的想象力和走進百里河時看到的情景能夠通過現實生活進行復述一些物質形態感到很欣慰。
于是老師開始講解新課:魯班是怎么發明木船的?
這堂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真實效果,可見幼兒教學要想達到真正的素質教育,讓幼兒走進現實生活勢在必行。這也是成功實現教學的典型范例。
二、一雙小小手的展示教育幼兒養成衛生好習慣
上學期結束前,我們開展了一場衛生大檢查,在檢查之前我們組織幼兒參觀了勸寶超市里外的兩個大金店。老師布置幼兒兩個任務,第一,觀察阿姨在工作時的表情,對顧客的服務態度,穿著情況;第二,觀察柜臺阿姨的一雙手,再看看自己的一雙小小手。
當孩子們走出校車來到自己的座位做好后,我和王老師開始準備好事先約好的衛生教育課:看看阿姨看看我。
當老師問及幼兒們在大金地等金店都看到了什么時,幼兒們當時熱鬧發言,當老師指出一個個舉手示意發言時,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
當課程進行的關鍵時刻,老師說:誰能走上講臺讓老師看看你的一雙小小手?首先是白凈的幼兒陳函洋舉起了小手,老師說,陳函洋來到老師跟前,讓老師和小朋友們看看你的一手小小手。
陳函洋小朋友給老師、給小朋友們亮出了一雙白凈的小手,老師說:你把手指都伸直讓老師和小朋友們看看你的指甲怎么樣?幼兒立即就把十個指甲伸了出來,大家一看,指甲很干凈。老師說:指甲怎么這么好看又干凈啊?幼兒說:動畫片說,勤剪指甲講衛生,我要和金店阿姨一樣講衛生。
老師說:陳函洋小朋友說得好不好啊?大家立即拍響小手:好!
老師說:讓老師聞聞小手香不香啊?老師又說:洋洋的一雙小手真香啊。于是陳函洋小朋友就有了表率和成就感了。
當第二個舉手的是男孩賈亞飛時,老師也讓他走向講臺:當賈亞飛給小朋友們展示一雙小小手時,大家都笑了,因為賈亞飛的一雙小小手實在是不干凈。
老師問:賈亞飛,你的小小手怎么了?幼兒答:在家和小弟一起玩土,挖地道游戲。
老實說:賈亞飛加油,明天小手一定也會很香!
老師說完:小朋友們都喊起了——賈亞飛加油、賈亞飛加油!
當老師展開第二個主題:和金店阿姨比整齊時,小朋友們都展示了自己干凈的衣服,少數不干凈的幼兒都得到了教育,第二天,全班幼兒都穿出了很干凈的衣服;指甲全是干干凈凈了。
通過這次走進現實生活,教育孩子懂得了如何講衛生的好習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