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冬蓮 尹八一 鄧淑蘭
小劑量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在超高齡老年患者下肢手術中的應用
閆冬蓮 尹八一 鄧淑蘭
目的 研究小劑量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在超高齡老年患者下肢手術中的應用。方法 28例超高齡老年患者對其進行小劑量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治療。結果 小劑量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具有發揮快, 用量小, 起效快, 肌松效果好, 對循環影響較小, 手術時間靈活, 為術后硬膜外止痛等提供了便利條件。結論 小劑量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在超高齡老年患者下肢手術中, 效果理想, 建議在臨床中推廣。
小劑量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高齡老人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增加, 越來越多的超高齡老年人因患外科疾病, 需要用手術進行治療。本文選取行下肢手術的超高齡老年患者28例, 采用小劑量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CSEA)的情況進行觀察、分析, 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8例超高齡老年患者, 男17例, 女11例, 年齡85~ 101歲, 體重35~80 kg。ASAⅢ, 均并存不同程度的心腦血管、呼吸及內分泌系統疾病。其中高血壓、冠心病15例, 陳舊性腦梗死并一側肢體功能障礙3例, 嚴重心肺功能不全并四肢水腫1例, 糖尿病9例。8例為陳舊性或新鮮股骨頸骨折, 其中行股骨頭置換術5例, 全髖置換術3例。2例為股骨粗隆間骨折行交鎖髓內釘(PFNA)內固定術, 其余18例為下肢其他部位骨折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1.2 方法與監測 手術前30 min根據情況肌內注射阿托品0.5 mg或肌內注射安定10 mg。入室后開放靜脈通道, 常規監測心電圖(ECG)、無創血壓(NIBP)、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 注入0.5%布比卡因重比重夜1.2~1.8 ml(配制: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1 ml)。將腰麻針退出, 硬膜外針口向頭置入硬膜外導管3 cm。在腰麻作用減弱患者略感疼痛或麻醉平面不足時經此導管追加1.5%~2%的利多卡因3~8 ml。為避免呼吸抑制和影響觀察, 本組患者均不使用鎮靜劑。術中若SBP<9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低于術前20%, 給予靜注麻黃堿6~10 mg, HR<50 bpm, 給予靜脈注射阿托品0.3~0.5 mg對癥處理, 將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行間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8例患者中均沒有通過硬膜外腔給藥的患者, 其中5例因手術時間較長, 在手術進行中從硬膜外導管追加局麻藥。患者血流動力學改變輕微, 只有2例血壓稍低給予小量麻黃堿調整, SpO2均高于麻醉前, 麻醉前、中、后的DBP、SBP、HR變化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術畢送回病房均吸氧2~3 L/min, 去枕平臥, 觀察72 h均無惡心嘔吐及頭疼等不良反應。

表1 麻醉前、中、后DBP、SBP、HR及SpO2變化( x-±s, n=28)
臨床上老年人腰麻阻滯平面較難控制, 患者心血管調節功能差, 并發癥多, 容易發生血壓波動的情況, 因此腰麻很少應用于老年人特別是高齡高年人中[1]。本文結果顯示小劑量0.5%布比卡因1.2~1.8 ml可用于高齡老年人蛛網膜下腔阻滯。高齡患者采用小劑量、低濃度, 下肢手術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 血壓、心率術前、術后變化較小。腰-硬聯合阻滯不但可以充分發揮腰麻和硬膜外各自的優點, 而且具有發揮快, 用量小, 起效快, 肌松效果好, 對循環影響較小,手術時間靈活, 為術后硬膜外止痛等提供了便利條件[2]。術后無頭疼發生與腰穿針(25 G)腦脊液外滲少有關。
[1] 劉俊杰, 趙俊.現代麻醉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4: 829.
[2] 林晃.腰-硬聯合麻醉時不同注藥速度對麻醉效果的影響.中國傷殘醫學, 2014(01):74.
2014-05-09]
116013 遼寧省大連市中醫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