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晶
人性化護理在內科病房護理中的應用
孫晶
目的 探討人性化護理在內科病房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128例內科患者, 數字隨機化法分成兩組, 對照組(64例)治療過程中予以傳統護理, 觀察組(64例)治療過程中予以人性化護理,觀察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癥狀自評量表(SCL90)中的軀體化、焦慮、恐懼、抑郁、敵對5項指標的改善效果均明顯好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內科患者對本次護理滿意度為90.63%, 對照組為76.5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人性化護理對內科病房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的促進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人性化護理;內科病房;護理效果;滿意度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 醫療服務質量的改革隨之改變, 內科病房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 包括神經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等, 是容納患者較多的病房。隨著地球環境的惡化, 內科疾病的發病率呈現出上升趨勢[1], 僅僅依靠治療和傳統護理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 患者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人性化觀念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提出的, 它以人為本, 關心患者身心健康, 集創造性、整體性、個體性和服務性于一身的護理模式, 旨在減少治療過程中患者的不適, 提高其生活質量, 目前該護理模式逐漸推廣應用,本研究進一步探討了其在內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 現將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8例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 按照數字隨機化法將其分成兩組, 對照組64例, 男38例, 女26例, 年齡23~73歲, 平均年齡(54.6±8.6)歲。疾病類型:呼吸內科16例(25.0%), 心血管內科20例(31.25%), 消化內科12例(18.75%), 神經內科16例(25.0%);觀察組64例, 男40例, 女24例, 年齡21~72歲,平均年齡(53.8±7.8)歲。疾病類型:呼吸內科17例(26.56%),心血管內科18例(28.13%), 消化內科13例(20.31%), 神經內科16例(25.0%), 兩組基本資料如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兩組均自愿接受本研究, 簽署知情同意書, 且該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內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采取傳統護理, 具體包括熱情接待、入院指導、維護好病房環境、及時監測生命體征、飲食護理等;觀察組則采取人性化護理, 具體措施如下:①培養人性化護理觀念, 在院內定期安排專業人員, 組織人性化護理知識的培訓, 促進和提高醫護人員的人性化護理觀念, 要求醫護人員要以患者為中心, 形成良性的人文關懷, 真誠關心其身心健康和需要, 提供科學優質的護理服務。②營造舒適病房環境, 醫院要重視病房環境的管理, 加強設施改造, 清潔人員需要定時進行打掃, 保持病房衛生, 同時要定期對病房進行通風消毒, 保持清新空氣, 病房中還可以設置相應的宣傳板(內容主要涉及疾病的治療和保健), 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識, 防治電視播放娛樂節目, 調節患者心情。③加強溝通交流, 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 醫護人員要耐心、細心地同患者進行深入交流, 多為患者考慮,給予患者足夠的尊重, 了解其自身需要, 幫助患者解決合理的問題, 培養好醫患間的感情, 通過鼓勵性語言來幫助患者積極接受治療, 消除部分不良心理情緒。④加強心理護理,內科病房患者往往存在一些不良心理情緒, 如悲觀、焦慮、煩惱等, 這些給治療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因此臨床上需要進一步加強心理護理, 具體措施包括, 熱情接待、給予理解和同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安慰開導、針對性的緩解心理壓力等, 這些主要通過醫患溝通來達到緩解效果。⑤加強人性化服務, 醫護人員要嚴格護理操作程序, 在充分掌握了患者的基礎上實施相應護理, 如手腳不便的老年患者可適當協助其寬衣、檢查和講究衛生等, 重癥患者要做好陪護工作, 密切觀察病情, 方便及時處理, 手術患者術前要向其說明注意事項, 多安慰鼓勵, 做好隱私保護工作, 尊重患者的人格。
1.3 效果評價[2]研究參考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本次護理效果進行評價, 該量表主要涉及9大方面, 本研究主要了解的為5個方面, 分別是軀體化、焦慮、恐懼、抑郁、敵對,具體評分嚴格按照該量表規定。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 分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很滿意+滿意)/調查人次×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用%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癥狀自評量表(SCL90)中的軀體化、焦慮、恐懼、抑郁、敵對5項指標的改善效果均明顯好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見表1;觀察組內科患者對本次護理滿意度為90.63%(58例), 對照組為76.56%(49例), 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兩組的癥狀自評量表調查結果( x-±s, 分)
表2 兩組患者對本次護理的滿意度調查結果(n, %)
內科住院患者主要以慢性病為主, 且老年患者居多, 因此護理服務要求更加需要提高, 重醫療輕護理的傳統觀念應當改變, 人性化服務理念為醫院的護理服務提供了改革防線。已有的報道指出, 人性化護理不但是熱情接待或機械操作, 其核心是以人為本, 針對其實際需要, 以人文關懷為主題, 將醫護人員的愛心、責任感和同情心完全同于工作當中,從而為患者提高可靠的醫療保障。人性化護理模式目前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肯定, 作為全新的護理方式, 人性化護理能夠讓患者在病房中體會到人文關懷, 有一種家的感覺, 患者對醫護人員信任也會隨之加強, 這就保證了患者的依從性, 更好的為臨床治療服務, 換個說法就是人性化護理為臨床救治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礎[4]。通過人性化護理來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也是輔助治療的重點, 積極的心態利于治療和恢復, SCL90提示人性化護理后患者的焦慮、恐懼、抑郁、敵對明顯好轉, 對本次護理的滿意度也達到90%以上, 說明了此模式深受歡迎。
綜上所述, 人性化護理應用于內科病房的臨床效果良好,緩解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 提高了其身心健康, 為疾病的治療提供了身心基礎,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楊冬梅, 趙霄霞, 劉海英.人性化護理在內科中的實施及其效果分析.當代醫學, 2011, 17(4):11-12.
[2] 李娟.人性化護理在神經內科病房中的應用效果分析.中國保健營養, 2012, 14:442.
[3] 張清會.人性化護理在心內科病房中的應用及體會.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2, 6(8):134.
[4] 熱依汗·吐地, 張翠芝.綜合護理在內科病房護理中的應用體會.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2, 14 (13):391.
2014-04-09]
271608 山東省肥城礦業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