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云
足月妊娠合并羊水過少的臨床觀察
張海云
目的 探討足月妊娠合并羊水過少對母嬰結局的影響, 進一步指導臨床。方法 選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進行住院分娩合并羊水過少的80例產婦作為觀察組, 與同期羊水正常足月妊娠分娩的80例產婦作為對照組, 觀察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和其并發癥。結果 觀察組的剖宮產率和陰道助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自然分娩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胎兒窘迫以及胎兒發育不良等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羊水過少增加了分娩并發癥的發生率, 選擇合適的妊娠分娩方式決定著產婦和新生兒的預后。
足月妊娠;羊水過少;母嬰結局;臨床觀察
羊水過少是指在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 ml, 其發生率為0.4%~4%, 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之一[1]。羊水過少主要與羊水產生減少或羊水吸收、外漏有關, 主要是以胎兒泌尿系統畸形為主。羊水過少嚴重影響著圍產兒和產婦的預后, 甚至可以造成圍產兒的死亡。近年來其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應引起足夠的重視[2]。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中醫院于2010年8月~2013年8月對住院分娩足月妊娠合并羊水過少的80例產婦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進行住院足月分娩合并羊水過少的80例產婦作為觀察組, 與同期羊水正常足月妊娠分娩的80例產婦作為對照組, 觀察組年齡在21~35歲之間, 平均為28歲, 孕周在38~41周, 平均為39.5周, 初產婦62例, 經產婦18例, 而對照組年齡在22~33歲之間, 平均為27.5歲, 孕周在38~40周, 平均為39周,初產婦65例, 經產婦1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孕產次等方面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診斷標準 依據第八版婦產科學教材羊水過少的診斷標準[3]:B型超聲檢查示, 妊娠晚期羊水最大暗區垂直深度(AFV)≤2 cm為羊水過少, ≤1 cm為嚴重羊水過少。羊水指數(AFI)≤8 cm為羊水偏少, ≤5 cm診斷為羊水過少;陰道分娩或剖宮產術中收集羊水總量≤300 ml即可診斷為羊水過少。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妊娠分娩對母嬰結局的影響,妊娠合并癥的發生情況, 以及對分娩方式進行回顧性的分析。
1. 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剖宮產率和陰道助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自然分娩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胎兒窘迫以及胎兒發育不良等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妊娠分娩方式和母嬰結局對比分析
羊水過少是婦產科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羊水量是通過羊水的吸收以及產生之間的平衡來進行調節[4]。主要是由胎兒的吞咽和尿液的排出來調節, 當胎兒泌尿系統出現畸形、胎盤功能減退、羊膜病變、孕婦患有某些疾病導致血容量不足時, 均可導致羊水的產生減少。羊水主要起到保護胎兒和保護母體的作用。羊水過少時圍產兒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增高, 容易導致新生兒窒息和胎兒窘迫的發生, 胎膜與胎體粘連造成胎兒發育不良, 甚至肢體短缺;子宮外力直接作用于胎兒, 引起胎兒肌肉骨骼出現畸形。對產婦來講, 羊水過少導致宮縮不協調, 延長了產程時間, 從而增加了產后出血、剖宮產率以及引產率 。
本組研究表明, 足月妊娠合并羊水過少與正常妊娠分娩相比, 剖宮產率和陰道助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胎兒窘迫以及胎兒發育不良等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 要早預防,做好產前篩查工作,孕3個月建卡進行定期系統保健檢查,孕37~40周計劃分娩減少羊水過少的發生率, 及時發現羊水過少,適時終止妊娠,時刻關注母嬰的情況, 有利于圍產兒和產婦的預后。
[1] 樂杰.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128.
[2] 曹偉琴.妊娠合并羊水過少50例臨床觀察.中國醫藥指南, 2012,10(27):473-474.
[3] 胡紅梅,王碧俠.85例羊水過少產婦分娩結局的臨床觀察.數理醫藥學雜志, 2013,26(3):299-300.
[4] 王雷,董九偉.足月妊娠期并羊水過少對母嬰結局的影響及處理.現代醫藥衛生, 2010,26(5):714-715.
718500 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中醫院